除了上一篇我所說到的勸君上當一回蜀王砂鍋米線。

還有一個我覺得超級好吃的就是梅花糕,真的是百吃不膩。這一款我在北京也是沒有發現過,但是這個的範圍就大一些了,其他城市有的也是有賣的。
梅花糕最早是江南那邊傳過來的小吃,最早是在明朝時期發展起來的,到了清朝以後就變成了江南一帶的糕點類小吃、據說是因為乾隆皇帝在曾經下江南的時候,吃過之後覺得滋味甚是獨特,甜而不膩,外形猶如梅花,是以得名叫梅花糕。
我在老家吃到的梅花糕和前幾年相比,不知道是我的錯覺還是真的有所改變,材料上好像是少了一些,在梅花形狀的上端,材料都是有蜜棗,葵花籽,葡萄幹,果糕等。
下邊是像冰激淩一樣的圓筒裡所裝的是豆沙。一個一個吃的時候是要放在一次性的紙杯中的。好些年前上高中的時候吃是1元一個,現在是4元一個。梅花糕要剛剛拿出來趁熱的時候才好吃。
江南一帶的梅花糕,和我在老家吃到的基本沒什麼大的不同,要說有不一樣,那就是材料的多少吧。有小元宵,松子仁等。外邊脆裡邊嫩。用面粉和白糖,豆沙等專門的烘烤烤爐烤成的。
吃到嘴裡,最先咬到的是最上邊的小元宵,小元宵黏黏的,而下邊的豆沙又細又軟,吃到嘴裡又不會覺得很甜膩。每次回去必須都會帶回北京好幾個。雖然涼了,但是加熱之後還是在這裡都沒有的美味啊。那這梅花糕具體是怎麼制作的呢?
一:先拿面粉放到面盆中,然後加入溫水。拿筷子或者便于攪拌的東西攪拌均勻,放置5.6個小時,之後再加入一些面粉和溫水,攪拌均勻,往裡邊加入堿,然後放入容器中。再把豆油也加入到另一容器中。油中加入水,變成水油。
二:把燒制梅花糕的專用爐具放在爐子上開始加熱。用刷子沾上油把每一格的模具都刷上一遍,然後拿來裝有攪拌好的面漿的容器向模具中注入,隻加一小部分就可以,然後輕輕轉動模具,讓面漿都黏在模具的壁上,繼續燒制。之後在已經有面漿的模具中加入豆沙和少量的油,再加入白糖。
三:之後再把上邊都加入面漿,知道填滿。等待均勻黏住之後,在上邊撒上果糕,青紅果,葡萄幹,蜜棗,葵花籽,松子仁等等這些點綴,然後把鐵爐子的蓋子蓋上。燒制3分鐘之後,打開。用鏟子輕輕的把梅花糕和模具一點點的分開,應簽字輕叉放在一次性紙杯中就可以吃了。
這款小吃如果放在馬路上,一定會被淹沒在衆多吃食中,不需要太大的店鋪就可以制作,但是工序和手藝都是純手工哦。味道絕對會征服你的味蕾。
南方一代帶在南京出現的比較多。有吃過的小夥伴不妨來一起交流一下你從感受哦。
【沐橙籽】做有态度的旅行家,旅行幹貨,出行秘籍,探秘人文,海量貼心分享!
今日頭條簽約作者,環球旅行者,旅遊部落客、旅行視訊自媒體、多平台自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