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做為文化古都,南京的秦淮小吃也是舉世聞名,說起南京的小吃就不得不提一提梅花糕,這是在南京長大的孩子們記憶中永遠無法忘記的味道,也是小編滿滿的青春記憶。還記得舊時馬台街夜市琳琅滿目各種美味小吃,每次去都要買一朵梅花糕才算圓滿。看着六邊形的鐵爐子打開的瞬間,感覺等了一個世紀,要好好邊走邊品味一番。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梅花糕源于明朝,發展到清朝時就成為江南地區最著名的傳統特色糕類小吃。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見其形如梅花,色澤誘人,故作品嘗,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适中、回味無窮,勝過宮廷禦點,拍手稱快。因其形如梅花,便賜名梅花糕,流傳至今。它選用上等面粉、酵粉和水拌成漿狀,注入烤熱的梅花模具,放入豆沙、鮮肉、菜豬油、玫瑰等各種餡心,再注上面漿,撒上白糖、紅綠瓜絲,用灼熱的鐵闆蓋在糕模上烤熟即成。此糕呈金黃色,形如梅花,松軟可口,老少皆宜。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今天的梅花糕在繼承了傳統制作方法的同時,又加入小元宵、青紅果、松子仁等,使其味道更加鮮美,外焦裡嫩,而且有豆沙、果醬、果仁等十幾種配制方法,用面粉、豆沙、白砂糖等十幾種原料經特制爐具烘烤而成。上面的元宵很糯,葡萄幹很香,裡面的豆沙很細,熔化後白砂糖的焦香,再加上五顔六色的點綴,那有點韌勁兒的外殼包裹中的赤豆沙(或果醬),軟綿的口感,濃縮的甜香味,熱乎乎的夾餡愉悅口中所有待放的味蕾。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梅花糕的原料配方:

上等白面粉、豆沙、白砂糖、糖豬闆油丁、紅綠絲、食堿、豆油。

制作方法:

1、取2公斤面粉放入桶内,加等量溫水,用長柄鐵勺攪拌均勻,靜置5-6小時,再加入2公斤面粉和溫水3公斤,用勁攪拌至面漿均勻。将食堿溶化後倒入桶内拌勻,灌入銅壺内待用。另将豆油倒入容器,加清水50克調成水油。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2、把模具連同鐵蓋放爐上用中火燒燙,用刷子蘸水油将模具孔塗抹一遍,取銅壺将面漿依次注入模孔(隻灌半孔),随即将模具舉起,緩緩轉動,使面漿均勻黏在孔壁,然後放在爐上,将竹片插入孔中把面漿刮向孔的四壁。接着在每個孔内加入豆沙35克、糖豬闆油丁5克,再取白砂糖15克均勻撒在各孔内,此後用面漿将孔填滿,撒上紅綠絲約15克,加蓋燒2分鐘,開蓋再均勻撒上白砂糖15克,蓋上鐵蓋再燒3分鐘即熟。打開蓋子用鐵鏟将梅花糕與模具分離,挑起裝盤即可。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如今的新南京城,并不是随處可以買到梅花糕了。所幸的是馬台街的兩家老字号都還在,隻是搬遷了位址。

1、左師傅梅花糕:左師傅梅花糕在童家巷。左師傅的梅花糕放的棗子很多,小元宵多,是以每次都是能吃到好多小元宵。但制作的時候烤的時候不唱,小元宵吃起來糯糯的,沒有焦香的感覺,但還是很好吃。而且價格也不貴,就3塊錢一塊。冬天的時候經常是一鍋做好一下子就沒有了,左師傅的隻有豆沙餡,是以沒有選擇的困擾了。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2、陸氏梅花糕:在老門東,其餡料主要有紫薯、豆沙和水果三種,頂部鋪滿小丸子,q彈軟糯,紅綠絲和紅棗的點綴之下,可愛又可口。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3、孫氏梅花糕:位于馬台街(近北京華聯)。這家店算是南京最有名的梅花糕了,幾乎每次去都是大排場龍。特别是到了冬天,這裡絕對是要排隊。烤的時候香氣四溢啊,吃起來軟軟糯糯的,小元宵顆顆軟滑,嚼勁十足,特别好吃。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

小小一朵梅花糕,甜味承載了南京人的青蔥歲月,一口咬下去都是滿滿的幸福回憶。記得要來南京感受一下。

梅花糕——記憶中那一朵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