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程海
任哲中什麼也不是,隻是個唱戲的。
前不久,這個“唱戲的”去世了。臨死時,又唱了幾句戲:“今夜晚月朦胧四野寂靜,冷凄凄荒郊外哭妻幾聲……”他一生就是愛唱戲,明知道活不成了,還是要掙紮着唱戲。現在,他那讓大西北人迷醉了幾十年的嗓子,以及他那一唱起《周仁回府》就表情凄楚的面容和淚水汪汪的眼睛已經凝固,并化為青煙飛灰……他是徹底地完了,大西北千千萬萬戲迷們的那份癡迷也跟着完了,他們再也看不到一個活生生的讓他們十分傾倒的任哲中了。
他隻是一個唱戲的。但他死後花圈竟擺滿了一條長街,為他守靈、哀悼的人成千成萬。有些守靈者竟幾天幾夜不吃不喝為他哀恸。不僅僅是西安,整個陝西,整個大西北的戲迷們都在為他傷悲。
任哲中生在永壽縣,和我們乾縣毗鄰。他年輕時輾轉來到當時的乾縣劇團“曉鐘社”,并為當地的文化名人範紫東及劉文伯等人所青睐。他們讓這個窮小子扮演《周仁回府》中的周仁,結果是魚龍變化,一炮而紅。不久便由乾縣紅到陝西,由陝西紅到整個大西北。
他走紅的原因之一是機遇和天才,之二是他藝術的質樸和真實。在他的同行中,有不少人音色比他清亮,并且極講究行腔的技巧,而他就是那麼一副沙啞嗓子,一招一式又那麼随意,不工不整。他似乎不大喜愛奇巧,總是那麼大拙大樸,但行家們卻從中看出了他那超越技巧的混沌之美。許多演員隻是在舞台上演戲,而他卻是在舞台上真真實實地生活。當他走下舞台進入真正生活的時候,他卻反而顯得做作顯得像是在“演戲”了。說他是天才,是因為他這個人隻有在演戲時才能夠極度興奮振作,才能七竅洞開八面來風,無限的聰明智慧如泉奔湧,無限的生命光芒如火如炬。秦腔是他的空氣、糧食和至愛的情人。他為秦腔而生,為秦腔而死。假若沒有秦腔他便會活得乏味、活得萬般無奈,甚至會活得不想活了。他扮演周仁演到《哭墓》一場,哭得跌爬打滾,哭得氣噎喉堵珠淚進射,時而婉轉低回時而高亢激越,時而哭聲震天肝腸寸斷悲恸欲絕。他将人類的哭泣在那一刻表現得如此豐富多彩淋漓盡緻,幾乎是在表演一部哭的百科全書。但假如不是“周仁”的妻子死了而是他任哲中的妻子死了,我卻不敢相信他會有這等的傷心和這等的痛哭!
任哲中的父親,在看了兒子在《周仁回府》中的演出後,曾感歎一聲:“我将來死了,看這狗失的能不能哭得這麼傷心!”
我的回答是:肯定不能。因為他的兒子孝敬的是秦腔藝術,孝敬的是千百萬觀衆,他為了秦腔為了觀衆耗盡了他的悲哀他的激情和生命中全部的精華,他為自己、為父母雙親、為妻子兒女留下的,隻是他的疲倦和他的被藝術榨取淨盡的糟粕。
要認識任哲中,其實是不必去見他的。生活中的他并不是真他,他的真他隻在秦腔舞台上活着。
生活中的他自然有許多不完美,例如我常常聽人傳說的他的绯聞,他的處境的困窘以及其他。縱然這些傳說全是真的,又如何能掩蓋他的藝術光芒和不可企及的卓越呢?
現在他已逝世,一切對于他已經成為空無。但他的死卻是非死,因為他的藝術依然活着,他所創造的那種獨特的唱腔依然活着。秦人不亡,秦腔不亡,他任哲中難道還會亡嗎?
任哲中的靈魂是他的唱腔。一個常人死亡的時候,便是靈魂安息的時候,但任哲中的靈魂永遠也不會安息。因為大西北的千百萬戲迷們,還會無數次地将他的靈魂從各種錄像和錄音裝置中召喚出來,為他們永恒地引吭高歌。
許多人追求永生,卻并未永生;他并未追求永生,卻永生了。他的永生不是他對我們的需要而是我們對他的需要。
試想一想,我們的秦腔唱段如果缺少了他那鼻音厚重、如泣如訴、婉轉悠揚、滋味無窮、醇美無比、感人肺腑的獨特的唱腔,那生活還是生活嗎?秦腔還是秦腔嗎?春節還是春節嗎?
然而,一個如此卓越的藝術家,他的藝術又曾得到多少報酬呢?據我所知,他沒有四室一廳,沒有小汽車,更不是百萬富翁,也未去當什麼文藝官兒,命運對他似乎過分的吝啬,直到死,他還隻是一個窮唱戲的。
他生時,總是自視平凡。和他結交的人,大都是些平平凡凡的老百姓,有開飯館的,賣雜貨的,種莊稼的……我們鄰村有一個向西安販雞的小販,也是他的座上常客。在他眼裡,無貴無賤,無高無低,普天之下皆兄弟,皆朋友,一樣的臉色,一樣的熱情。無論什麼人隻要開口請求,他都會恭恭敬敬站起來,唱幾句“亂彈”讓對方過過戲瘾。他總是甘當俗人,混迹于俗人,并在俗人堆裡找知己、找朋友。無拘無束,無羁無絆,無聖無凡。
梁武帝問達摩:“什麼是聖谛第一義?”
達摩答日:“廓然無聖。”
達摩否認了聖人的存在,達摩卻反倒成了聖人。
任哲中活着的時候,我并沒有想到要給他說什麼話;現在他走了,忽然覺得要說的話很多。然而現在說這些話又有什麼用呢?
藝術家辭世了,以後的春節聯歡晚會以及各類戲曲演唱會便再也見不到他了,于是大家突然感到遺憾,感到了一個很巨大的空白。這空白無論怎樣也無法彌補了。于是這空白便漸漸顯現出了這個叫任哲中的人的無價的價值。
寫完這篇文章,已是夜深人靜。眼中似有點酸。忽然想起他臨終時的幾句絕唱,便改了其中一個字,唱了起來:“今夜晚月朦胧四野寂靜,冷凄凄荒郊外哭泣幾聲……”
一輩子沒有捧過角兒,這篇文章算是捧了一回,雖然已經遲到了。
【作者簡介】:程海,原籍陝西省鹹陽市乾縣大牆鄉上程家村。國家一級作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系中國作協會員,陝西省作協主席團顧問。西安未央區程海文學書畫院院長。鹹陽大秦文學院院長。原鹹陽市作家協會主席,西安财經學院兼職教授。1993年出版長篇小說《熱愛命運》,發行近百萬冊,火爆全國,成為"陝軍東征"主将之一,被網民及有關報刊譽為"西北第一才子"。另外,還曾出版《程海文集》四卷夲,長篇小說《苦難祈禱》《人格粉碎》《國風》,中短篇小說集《我的夏娃》,散文集《白蜻蜓》《靈魂花園》。:其短篇小說《三顆枸杞豆》入選香港,新加坡及中國内地中學國文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