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施土家族,源起湘鄂川黔毗連之武陵山脈,這裡風光逶迤,景色秀麗。勤勞的土家人熱情豪放,喜愛各種美食。美食的靈魂代表臘肉占據着不能替代的地位,冬日的恩施冷到不行,唯有各種臘肉鍋鍋方能驅趕寒冷收獲溫暖。一到冬日,臘肉就像被恩施人施了魔法一樣變着花樣滿足土家人挑剔的胃。邀上兩三好友煨個“鍋兒”,一邊吃着美味的臘肉,一邊說着有趣的故事好不逍遙。經過催化風幹腌制的臘豬肉,浸染了鹽巴和時光的味道,色澤油亮,香氣醇厚,味道綿長。
原味臘蹄子火鍋用最純樸的方式展現臘肉的風味,在農家一般是用柴火大竈炖制,火力猛炖出來的肉額外的香。貴客臨門,搞個鍋,旁邊放上各種蔬菜,在熱湯裡滾一下撈起來吃,爽到不行。蔬菜解了臘肉的油膩,使胃口又恢複。各種美妙全在一鍋臘味,寒冷冬季,邊煮邊吃,有時還能吃出一身的汗酣暢舒快。
恩施人喜歡曬各種幹貨是出了名的,秋季将新鮮蔬菜曬幹,在冬季用溫水泡發,合着臘肉一炖,儲藏的陽光氣息便散發出來,滿鍋鮮香。臘蹄子炖幹豇豆是較為常見的一種,炖好的豇豆吸滿了肉汁,鮮香有味,口齒生香。
冬吃蘿蔔夏吃姜,這句不知道說了多少年的俗語,人們通過行動不斷地踐行着它。冬日的蘿蔔鮮嫩多汁,當它與臘排骨相遇時,經過慢火炖制,互相吸收和融合,演繹着别樣的美味故事。蘿蔔甜津津透着臘味,臘肉鹹津津透着清新,兩者美妙組合,讓人忘不了。
提到硒都恩施,硒洋芋必須榜上有名。恩施對于它的熱愛也是難以言說,煎炸炒炖,變着戲法和它制造相遇的機會,走到哪裡的餐桌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軟軟的洋芋,每一寸都吸收了臘肉的野味,夾上一個放在嘴中,炙熱地滾動在舌尖味蕾的每一個角落,與臘肉一起抒寫自己的故事。
和臘肉搭檔做火鍋,資曆最老的非海帶莫屬。海帶和臘蹄子天然搭配,一鍋炖香之後,海的味道與山的味道發生碰撞起着奇妙的化學反應。濃香的湯汁養人,喝一碗下肚,心情舒暢暖洋洋……
筍幹和臘蹄子,是山珍配山肉,演奏别樣味蕾樂章。筍本身沒有特别的味道,卻在和臘蹄子的交融中尋得煥發新生。那美妙的滋味,在下口的一瞬間,在嘴巴裡猶如煙花綻放一樣讓人印象深刻。
炖軟的黃豆,有入口即溶的樂趣,混着臘蹄子的香,讓人想起恩施的過去的艱難時光,那時沒有足夠的肉吃經常以黃豆來代替。那粒大飽滿的黃豆和臘肉在一起,帶給人一種豐收的喜悅。
山藥富含澱粉和蛋白質,常吃對人的身體大有裨益。它的存在能輕松地将臘蹄子湯變得粘稠濃郁,喝時味道綿長,但口感還是清淡香軟的,很适合老人孩子。
恩施多山河,少湖泊,本地蓮藕多産自小荷塘,産量雖少但藕的品質不差。和臘肉炖在一起,咬上一口綿綿的,每一個孔洞裡都充盈着臘蹄子炖出的濃香湯汁,妙不可言,冬日吃它可是很補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