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省圖特展紀念作家秦牧 曾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

省圖特展紀念作家秦牧 曾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

秦牧 在奮筆寫作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翻拍

省圖特展紀念作家秦牧 曾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

秦牧與紫風伉俪合影(1962年攝于從化溫泉)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翻拍

省圖特展紀念作家秦牧 曾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

尋夢者的足印 紀念作家秦牧展覽 省圖開展1 秦牧遺像 羊城晚報記者 鄭迅攝

主管《花地》、《晚會》兩個副刊

羊城晚報訊 記者黃宙輝、通訊員辛秀琴報道:7月3日-9月30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尋夢者的足印——紀念作家秦牧”展覽,主要展出他的部分手稿、着作、藏書和其他相關檔案資料等,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其寫作生涯,欣賞和繼承其留下的珍貴文學遺産。

秦牧(1919-1992)是中國當代着名作家,其原名林派光,學名林覺夫,秦牧為其20世紀30年代末的筆名。他祖籍廣東澄海,出生于香港,少年時随父自新加坡歸國;曾任中華書局廣州編輯室主任、中國作家協會廣東分會副主席、《作品》雜志主編、《羊城晚報》副總編輯、暨南大學中文系主任等職。秦牧與《羊城晚報》頗有淵源。1959年,時年40歲的秦牧任《羊城晚報》副總編輯,主管《花地》、《晚會》兩個副刊。1962年,他開始寫長篇小說《憤怒的海》,并在《羊城晚報》進行連載。1966年文革開始,他受沖擊批鬥,被派到粵北英德縣勞動改造,被迫擱筆。當時廣東的幾家報紙都刊登了對他的批判文章,他成為廣東文藝界第一個被點名批鬥的“反革命分子”。

自20世紀40年代起,秦牧就以雜文寫作進入文學界,其後半個世紀,他在散文、小說、戲劇、兒童文學、詩歌、文藝理論和科普作品等領域均有涉獵。其中尤以散文着稱,他曾被譽為“中國當代散文三大家”之一。其作品也被廣泛編入各種文集和選集,迄今有50多篇被選為大中國小教材或教輔資料,部分佳作還入選港台、日、韓、新加坡等地中文課本。

2012年,秦牧的親屬曾日華、呂淑清伉俪代表家族,将其着作及生前主要藏書、手稿等7000餘冊(件),以及物品一批捐贈給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後者在館内專門設立秦牧紀念小書屋,以資紀念。

編輯:常青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