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作者:千甯兮

文/淳于朵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小時候我聽過一個傳說,說在古代的時候,有天一個漁夫在湖邊釣魚,忽然,他看見遠處的瀑布下有幾個正在戲水的仙女,旁邊的岸上放着她們的羽衣。

漁夫的家裡很窮,一直娶不起媳婦,他聽别人說,隻要把仙女的羽衣給藏起來,仙女就無法飛走,而隻能留在人間了。

于是他偷偷的溜過去,拿走了其中一件羽衣,悄悄藏了起來。

等仙女們玩夠了要傳回天庭時,有一個美麗的仙女,卻怎麼都找不到她的羽衣,但此時天色卻越來越晚了,無奈之下,她的姐妹們隻好先飛回天上去了。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而丢失了羽衣的仙女卻無法回去,這時漁夫跳了出來,讓仙女跟他回家去。仙女沒有了羽衣,也就沒有了法力,隻好跟着漁夫回了家。

盡管不情願,仙女還是和漁夫成了親,并且生下一個孩子,而漁夫則始終藏着仙女的羽衣,不願意還給妻子,仙女十分的想家,也是以越來越郁郁寡歡。

後來,仙女的姐妹們找來了,還帶來了新織成的羽衣,仙女立刻穿上羽衣,往天上飛去。

但是剛飛到雲中,仙女就聽到了孩子的哭聲,她非常舍不得孩子,在經過一番痛苦的思量後,仙女轉身飛回人間,親手脫下了她的羽衣,收進了箱子的最下邊。

就這樣,仙女終生留在人間,成了一個平凡的婦人。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金智英的故事,也是所有女性的縮影

而現實中的媽媽們,就像這個脫下羽衣的仙女,從一結婚開始,就在家庭的柴米油鹽裡輾轉,在孩子的屎尿屁中消磨,為了家庭和孩子,無數媽媽不得不舍棄自我。

如果你問,這是我們女性主動選擇的嗎?

我想說絕對不是,這不過是被潛移默化了的,由世上另一半人制定的“所謂”規則,而一代代的女性隻是習以為常的遵從着。

幾千年的習俗沿襲下來,女性一直被要求奉獻自我,尤其是成為某個男人的妻子後,做了孩子的母親後,就連叫苦叫累的資格都沒有了。

《82年生的金智英》是南韓女作家趙南柱寫的一部小說,敏感細膩的她,早已察覺到整個社會對女性,尤其是身為母親的女性,都帶有深深的不公和苛責,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催生出了金智英的故事。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故事雖然講的是南韓女性從出生到成長、求學,工作、婚姻、育兒方面的現狀,但我們在這本書裡,分明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甚至我們的現狀,可能還不如金智英。

小說的女主角金智英,在生完孩子後,逐漸産生了心理疾病,導緻了人格分裂。不明就裡的丈夫鄭代賢,雖然也是以而擔憂,但卻無法了解她的内心。

因為他從未意識過,因性别歧視造成的不安和委屈,從小到大都被妻子壓抑着,同時也不斷積累着,再加上産後抑郁症和育兒的種種艱辛,這些因素綜合在一起,重重地壓垮了金智英。

但在金智英之外,作者也塑造了如:柳娜、智英的姐姐、大姐頭、金恩實組長等多位敢于發聲的女性,她們并不是一味向男性和不公正妥協的,但在對女性并不友善的社會氛圍下,她們也最終敗給了現實。

因為在實際生活中,能定義她們價值的,并不是她們自己,而是掌握着規則的另一半人,而這一半人,卻是最缺乏反思能力的。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我們跌跌撞撞的長大,像極了金智英

時間倒回到1982年,四月的第一天,在首爾市的某醫院,金家的二女兒金智英出生了。

剛一生下來,她就不被重男輕女的奶奶喜歡,而媽媽卻為此哭着向奶奶道歉,好像又生了一個女兒,全都是她的錯。

5年後,媽媽又生下了弟弟,從弟弟一出生,她和姐姐就被差別對待着。

因為是女孩,偷吃弟弟的奶粉會被奶奶打,弟弟吃餃子、豬肉餅,她們隻能吃盤裡的碎屑,弟弟擁有最好的一切,她們隻能眼睜睜看着,這一幕幕,可以說是很多80後女孩的記憶了。

而從國小到進入社會,金智英和她身邊的女孩們,全都遭受過各種不公正的待遇。

她被霸道的男同桌欺負,而老師卻以那個男生喜歡她為理由,替男生開解;女生們抓到了校外的變态男暴露狂,卻被學校以丢人為由寫了一周的檢讨書;有的女孩考上了大學,卻因為家裡的男孩要上學,而隻能辍學去打工。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好容易大學畢業了,卻又找不到工作,因為職場普遍不歡迎女性,覺得她們麻煩,早晚要結婚生孩子辭職;而好容易找到了工作,卻又容易被各種男人性騷擾,而往往被指責的,都是身為受害者的她們。

從原生家庭到學校,再到社會,再到新的家庭,因為女性身份而受到不公平對待,導緻無法獲得與付出相等的認可,甚至被貼标簽:“媽蟲(對母親的蔑稱)”、“讀書不如嫁人”、“主婦普遍懶散無能”等等,好像這才是女性天生的宿命。

但事實上,這就是大部分女性的宿命,一旦結婚組建了家庭,就會被催生孩子,而一旦懷了孕,她的職場生涯基本就按下暫停鍵了。

金智英就是這樣,被婆家的三姑六婆不斷催生,是以被迫離開了喜歡的工作,她就像是弄丢了羽衣的仙女,身份和價值都消失了,是以辭掉工作的那天,大着肚子的金智英,躲在被窩裡大哭了一場。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金智英的心理疾病裡,藏着許多的隐痛

此後,金智英不得不窩在家裡,獨自帶孩子做家務,經常被娃吐一身,總是累到腰酸背痛,還要被公婆各種挑剔,每天過的都跟打仗一樣。

再加上一個“豬隊友”鄭代賢,要麼對妻子不聞不問,要麼出于好心,“幫”妻子帶孩子,金智英心裡頭怎麼會不憋屈?

整部小說中,受過許多委屈的金智英,隻以自己的身份爆發過一次:

“能不能不要再說“幫”我了?幫我做家務,幫我帶小孩,這難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嗎?再說,要是我去公告,賺來的錢難道都隻花在我身上嗎?幹嘛說得好像發善心幫别人做事一樣?”

這壓抑已久的情緒爆發,卻以智英主動給丈夫道歉為結束,因為在她的内心深處,依然是傳統的思想,覺得女人就該為了家庭無私付出,不能有絲毫的不滿和怨言,但同時,她又是痛苦和迷茫的。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我們都不妨問問自己,對于“我”來說:婚姻的意義是什麼?是放棄自我,委曲求全?是辛苦勞碌,受人輕視?

看着理想和現實間的鴻溝逐漸裂變,放棄了自我的金智英,卻沒有得到最基本的尊重和了解,這也是導緻她内心分裂的重要原因。

在讀《82年生的金智英》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層層心緒與無奈,在為全體女性發聲的同時,她對目前社會女性現狀的擔憂,也是不無道理的,是以小說在模棱兩可的悲傷中,走向了結局:經過多次心理治療的金智英,并沒有恢複如初。

這其中有一個很值得思考的隐喻:病的不是金智英,而是另外“一些人”,如果持續下去,還将出現更多的“金智英”。

确實如此,如果社會做不到從根本上改變對待女性的态度,甚至依舊對女性的抗議和發聲采取打壓和嘲諷的話,我們身邊的“金智英”隻會越來越多。

其實誰不想身披羽衣,自由飛翔?

對家庭和孩子的責任,不應該成為困住女人的枷鎖,被偷藏的羽衣,才是仙女的夢想。

82年生的金智英:别再催結婚生娃了,“我”不想成為金智英引言: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結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