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濰坊頻道4月29日訊(記者 宋超 通訊員 王麗媛) 近日,青州市博物館從業人員趕赴高柳鎮陽河村,接收明代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劉珝墓志。
據悉,該墓志為青石質,志蓋已佚;長方形,高79.5厘米,寬85厘米,厚13.5厘米;四周飾寬約3.5厘米的纏枝花卉,中間為志文;上半部磨損嚴重,多數字漫漶不清,字徑1.5厘米左右,計有豎排45列,約1300字。志文由明代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尹旻撰寫,詳細記述了劉珝的生平,描述了劉珝顯赫的政績、崇高的人格和絕佳的文章。書寫者為明代禮部尚書耿裕,二者皆為一代名臣。據已故青州文史專家劉序勤先生著《青州石刻文化》記載,該墓志出土于文化大革命期間,後流散民間。後經不懈努力,由劉序勤先生征集收藏于劉珝故園。
劉珝作為一代名臣,是青州先賢、世家大族。此墓志由其後人——劉氏家族捐獻,進一步豐富了青州市博物館有關明代劉氏家族的研究資料,也充分反映出劉氏家族對于家族文化、曆史的保護和傳承的重視。
注:劉珝(1426——1490),字叔溫,号古直。明代青州府壽光縣陽河裡(現青州市高柳鎮陽河村)人。1448年(正統十三年)進士,授編修。天順時任太子侍講。憲宗即位後,以東官舊僚升任太常卿,兼侍讀學士。成化十年(1474)升吏部左侍郎,充講官如故。翌年兼翰林學士,入内閣參預機務。憲宗稱他為“東劉先生”,賜印章一枚,文“嘉猷贊翊”。不久升任吏部尚書,再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受命編《文華大訓》,書成,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1490年(弘治三年)卒,谥“文和”。 明弘治皇帝禦賜祭聯:忠禆于國,允稱一代名臣;孝表于鄉,堪稱三朝元老,人稱劉閣老。有《古直文集》、《青宮講義》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