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此詩作于廖彬宇先生16歲時,由著名畫家楊芸熙女史繪制《伏生授經》詩意圖,張紅星教授作注,本文選自《中天而立集》。
從來道統承文繼,
典冊昭昭載大倫。
億萬藏書遺後世,
千秋功業盡為塵。
張紅星教授注:
伏生:即伏勝,字子賤,漢人,享年100歲。鄒平人(今山東濱州市鄒平市韓店鎮蘇家村)人,曾為秦博士。秦時焚書,于壁中藏《尚書》。漢初,僅存二十八篇,以教齊魯之間。文帝時求能治《尚書》者,以年九十餘老不能行,乃使晁錯往受之。今文《尚書》學者,皆出其門。世傳的今文《尚書》皆出于他。
彬宇先生自幼喜愛讀書,少年時代即苦讀儒釋道經典,以易為宗,經史合參,探赜索隐、鈎深緻玄,此詩作于廖彬宇先生16歲時,觀此詩,頗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之慨。
注:廖彬宇,著名文化學者,華夏文化促進會駐會主席、國際易學聯合會榮譽會長,多個地方政府及多家世界五百強企業戰略發展顧問。北大、清華、人大、中國社科院等多所知名高校及研究機構特聘教授。多年來緻力于以傳統文化促進現代文明、建構中國話語體系,立足中華文化推動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經世緻用。已先後出版《國學旨歸》《老子彙通》《幹支哲學》《平心平天下》《大成之道》《中天而立集》及編纂《千古易人》等十餘部學術專著、思想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