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三首立夏古詩,陪你靜享流年

時光散落繁華,暗香醉了流年,看過幾場花開花落,聽過幾場雨打芭蕉,季節在歲序裡悄然流轉。

推開夏日的門扉,綠草如茵,鋪展天涯,翠柳如煙,搖曳生姿。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三首立夏古詩,陪你靜享流年。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三首立夏古詩,陪你靜享流年

1.槐柳陰初密,簾栊暑尚微

出自陸遊的《立夏》。

赤幟插城扉,東君整駕歸。

泥新巢燕鬧,花盡蜜蜂稀。

槐柳陰初密,簾栊暑尚微。

日斜湯沐罷,熟練試單衣。

南宋詩人陸遊曾多次閑居鄉裡,留下了不少描寫四季風光,田園生活的詩歌,這首《立夏》便是其中之一。

詩歌首聯描寫的是春的歸去,“東君”是傳說中的太陽神,也是司春之神,詩人以此代指春天,增添了幾許神話色彩。

颔聯兩句寫景,燕子在新築的巢中歡鬧着;而蜜蜂随着百花落盡,越來越稀少。

一熱鬧一清冷,兩相對比,将暮春的節令特點寫到了極緻。

而頸聯承接上聯而來,描寫的是初夏的風光:窗外的槐樹和柳樹,枝繁葉茂,綠蔭濃密,一襲熏風送來淡淡暑氣。

最後的尾聯轉入生活描寫,太陽西斜,沐浴後,開始穿起夏日的衣裳。

整首詩來看,從自然風景,寫到日常生活,一步步将讀者攝入了夏日的氛圍中,自然渾成令人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芳菲盡歇何須恨,薰風入弦亦可人。

此時窗外,山風暄暖,草木蔥茏,桐蔭鋪地。

四季以手耕耘,歲月自有回答。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三首立夏古詩,陪你靜享流年

2.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出自趙友直的《立夏》。

四時天氣促相催,一夜薰風帶暑來。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

莺啼春去愁千縷,蝶戀花殘恨幾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閑看槐蔭滿亭台。

趙友直是宋末詩人,宋亡後,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流傳下來的作品不算多,這首《立夏》是其中的代表。

詩歌首聯開門見山,天氣相催,熏風過境,春去夏來。

“促相催”和“一夜”,這兩組詞将季節流轉的氛圍渲染到了極緻。

接着颔聯兩句,截取了兩個畫面,寫盡了夏日的風光:田野裡,翠綠的麥苗沐浴在陽光下;園林裡,一場雨後,青梅成黃。

頸聯畫面一轉,描寫的是暮春之景,百花凋零,莺啼春恨,字裡行間隐隐流淌着一股難以言喻的傷春情緒。

但是最後的鏡頭卻定格在了綠蔭匝地的喜人畫面,詩人的閑情雅緻由此可見。

整首詩來看,雖難免有傷春愁緒,但更多的還是淡然灑脫,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素手執流年,時光掩悲歡。

守一顆雲水禅心,不管四季流轉,在淺夏的光陰中,看綠槐夾道,濃蔭匝地。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三首立夏古詩,陪你靜享流年

3.繞亭溪啻千千竹,夏日黃鹂更好音

出自李夢陽的《立夏後晴遊我莊》。

郊出不知昨夜雨,日高煙翠濕空林。

楊花欲盡村村雪,梅子先傳樹樹金。

笑向市城開俗眼,喜從園野見吾心。

繞亭溪啻千千竹,夏日黃鹂更好音。

李夢陽是明代詩人,“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曾提出“真詩在民間”的主張,也就是說寫詩要深入民間,聯系生活。

這首《立夏後晴遊我莊》描寫了立夏後的田園風光,畫面清新,意境高遠,充滿生活情趣,很能展現他的詩風。

詩歌首聯便點題,試想一下當時的畫面:詩人來到郊外踏青,隻見翠綠的樹林上空,煙霧迷蒙,才知原來昨夜下了一場雨。

接着颔聯詩人截取了兩個典型意象,雪白的楊花,金黃的梅子,以流水對的手法,寫盡了春去夏來的景象。

而頸聯兩句轉入抒情議論,表達了詩人閑居田園,怡然自樂的志趣。

最後詩人以萬竿翠竹,黃鹂歡唱的畫面結束全詩,愉悅之情由此可見。

綠陰送走年華,閑情挂在廊下。

走在淺夏流動的風裡,楊花雪白,梅子金黃,茂林修竹,黃鹂聲聲,流光美得令人驚豔。

隴畝日長蒸翠麥,園林雨過熟黃梅,三首立夏古詩,陪你靜享流年

芳菲盡歇春已盡,一箋新綠入夏來。

這個季節,山溫水軟,草木扶疏,綠柳含煙。

在一片綠蔭裡,尋找陽光的暖,在一樹梅子下,細嗅光陰的香,在一陣黃鹂聲中,傾聽歲月的回音。

“繞亭溪啻千千竹,夏日黃鹂更好音”,春去夏來,讀讀這三首古詩詞。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