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不易,文字也有産權,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如果您喜歡有關三農,農業、種植技術、農村生活等,那請點選右上角的關注!依農會把我了解的、學到的、看到的持續分享給大家。

韭菜又稱懶人菜、扁菜、長生菜、起陽草等,百合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韭菜作為原産于我國的蔬菜,從古至今都備受我華夏兒女的喜愛。古時由于種植技術相對落後,韭菜的産量低且時令性特别強,雖在漢朝時就已有反季節韭菜産出,但也隻有達官顯貴才能吃到,平民百姓隻有在每年春季才能吃上美味的韭菜,也正因如此韭菜在古代才尤顯珍貴。其實古時夏季也有韭菜産出,但由于夏韭品質遠遜于春韭,同時古代素有“春時則香,夏食則臭”的說法,古人還是更鐘情于春韭。現如今随着農業種植技術的進步以及設施農業的發展,韭菜單産有了顯著的提高并且已可周年生産,當下雖仍以春季韭菜為美,但夏、秋、冬所産韭菜品質也不至于遜色太多,一年四季内我們都可以享受用韭菜烹饪的味美菜肴。
因韭菜具備市場需求量大、畝單産高、周年生産、價格行情較好的特點,早幾年從事韭菜種植的農民朋友收益相當可觀,更是有“南椒北石榴,要富還栽韭”的說法。理論上講,韭菜這個食者喜歡,耕者樂種的蔬菜,定會“前途”似錦。但卻自2010年開始落得個食者恐懼,耕作慎種的尴尬局面,這其中原由想必衆所周知,挂着“百菜之王”頭銜的它,因諸多“毒韭菜”事件曝光後,韭菜銷售和韭菜種植都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打擊。從種植生産端看之是以“百菜之王”被種成了“毒韭菜”,與粗放的管理模式下高發的病蟲害脫不了關系。韭菜諸多病蟲害中又以韭蛆對其的危害最大,最為難防難治,普通藥劑對其防效甚微,一些從事韭菜種植生産的農民朋友為防治韭蛆危害,棄農産品安全于不顧,使用了甲拌磷、呋喃丹等國家禁用限用的高毒高農殘藥劑,這些藥劑使用後農殘很難被降解,人畜食用後輕則惡心嘔吐,重則可能危及生命。
“毒韭菜”事件的相繼曝光、韭蛆的難防難治,讓韭菜在消費者心裡“坐實了”易有農殘的身份,還讓多數種植者錯誤認為隻有高毒、高農殘的化學藥劑才能治韭蛆,不轉變的話韭菜産業岌岌可危。我們不難發現,解決“毒韭菜”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韭蛆的防治,如果能夠對韭蛆進行無公害防治,不論是市場端還是種植端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就能讓食者消除顧慮,讓耕者提産增收。今天依農就給從事韭菜種植的農民朋友們介紹幾條行之有效無公害防治韭蛆的措施,供大家參考。(注意:依農有必要在這裡聲明一下,目前使用高毒農藥防治韭蛆的現象雖有,但是少數,大多數能進入市場銷售的韭菜都是經過嚴格檢查的,消費者不必過度憂慮,本文旨在于為種植生産者介紹韭蛆的無公害防治措施)
一、韭蛆簡介
韭蛆是遲眼蕈蚊的幼蟲,遲眼蕈蚊為蕈蚊科害蟲,廣泛分布于我國南北各地且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區,這也是北方韭菜産區受韭蛆相較于南方更為嚴重的原因之一。遲眼蕈蚊一生中有四個形态,分别為卵、幼蟲、蛹和成蟲,其中僅作為幼蟲的韭蛆對韭菜造成實質性的危害。遲眼蕈蚊的産卵量大,一隻雌蚊一次可産近300枚卵,一年内可發生多代,是以害蟲基數較大很難防控。因為我們要談防治,是以依農主要給大家講一下遲眼蕈蚊除成蟲和幼蟲的弱點。
幼蟲弱點:首先韭蛆極度畏光且不耐高溫是以它在地表的存活時間較短,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其次當土溫超過30℃,土壤濕度在70%以上時或是較為幹燥時,韭蛆的活性和危害程度就會降低。
成蟲弱點:首先遲眼蕈蚊不善飛,活動區域有限;其次它不耐高溫、在高濕或幹旱的環境下存活時間較短。
二、韭蛆的危害
韭蛆主要生活在土壤中,是以主要危害韭菜的鱗莖,韭蛆的蛀食會導緻韭菜鱗莖腐爛,危害初期韭菜植株地上部分基本無病症表現,随着時間的推進會導緻韭菜植株整株死亡。由于韭蛆繁殖快、基數大,是以田間發生韭蛆危害時,韭菜減産率高達30%—80%。
三、韭蛆的易發規律
1、春、秋季節,溫度在20℃—25℃範圍内時,韭蛆較易發生且危害較為嚴重。
2、韭菜采割後,散發吸引成蟲的味道,此時易發生韭蛆危害。
3、除危害韭菜外,韭蛆還能危害百合科其它作物,是以種植過蔥、蒜的田塊或連坐重茬田塊易發生韭蛆危害。
4、未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是極适韭蛆栖息的場所,是以種植韭菜時施入未發酵腐熟的有機肥,易發生韭蛆危害。
5、韭菜植株生長弱勢、田間不潔時易發生韭蛆危害。
簡單的了解了韭蛆後,沒種過韭菜的朋友們可能還未體會到它對韭菜的危害程度,不過依農相信從事韭菜種植的朋友們一定深有體會,但是即便它危害再大,也不能濫用高毒農藥,說嚴重點,做這樣的事喪良心。即便你能抛開良心不談,依農仍希望少部分仍在使用高毒農藥的種植者,看看接下來的這三點。
首先高毒農藥也不能完全防治韭蛆:在“毒韭菜”事件曝光前,防治韭蛆時甲拌磷、呋喃丹等高毒農藥使用情況較為普遍,相信用過這些藥劑的農民朋友們都知道,随着這些藥劑的使用,韭蛆出現抗藥性,高毒藥劑對韭蛆的防效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好。高毒藥劑危害巨大,還不能高效防治韭蛆,何苦用它們呢?
其次在目前農産品市場環境種出“農殘菜”就意味着自斷财路:當下不論是相關部門還是消費者對農産品安全問題都越來越重視,且農産品溯源系統越來越完善,相信不久的将來高毒農殘菜根本進不了市場。可能有的農民朋友們不了解農産品溯源,依農僅針對農藥殘留這一項簡單的給大家說一下,農民朋友産出的韭菜上市前在原産地會有一個抽檢,進入批發市場前會再度抽檢,由批發市場進入商超後還會進行一次抽檢,哪一次檢查發現問題,韭菜都會被打回銷毀,并尋根溯源追究責任。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繼續使用高毒農藥就等同于自斷财路。
最後濫用高毒農藥害人害己心難安: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食品安全法》,使用高毒農藥産出農殘菜是要付法律責任的,并且因使用甲拌磷、呋喃丹等高毒藥劑産出農殘韭菜的種植者,已有被判刑入獄的先例。是以不要再使用此類農藥,害人害己心難安的事怎能去做。
一、農業防治措施
所謂的農業防治就是在韭菜種植生産過程中進行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我們要做到如下幾點。
新種韭菜時要避免在種植過百合科作物蔥、蒜的田塊上栽培。
在韭菜生長周期内要及時的進行清園,尤其是在每茬韭菜采收後,一定要把枯枝敗葉及時清除。
要通過合理的肥料配比、水分管理、溫度控制等培育韭菜壯株,提高其自身的抗蟲能力。
有機肥對韭菜生長有較大的好處,但是切記施入的有機肥一定要為徹底發酵腐熟的,不然還不如不施。
對于韭蛆發生嚴重的田塊,要進行輪作換茬種植。
二、實體防治措施
阻隔成蟲:在設施種植韭菜時,我們可以在春季韭蛆羽化前,使用30目以上的防蟲網遮擋棚門和風口,把成蟲與韭菜阻斷隔離,預防成蟲在韭菜田塊産卵,進而降低韭蛆的發生率。
誘殺成蟲:遲眼蕈蚊對光、黃色、藍色敏感,且對刺激氣味具有趨向性,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特點,誘殺成蟲。比如說在韭菜田塊安裝誘蟲燈,棚内懸挂、露天安置黃色、藍色粘蟲闆,配置糖醋液等措施對成蟲進行誘殺。
利用幼蟲弱點殺幼蟲:前文提到韭蛆的弱點為怕旱、怕光、怕濕,我們可以通過它的這些弱點對其進行防殺。可在初春進行翻土,把韭蛆暴露在土壤環境外,這樣幹燥、低溫、光照的環境可以殺滅大部分韭蛆;還可以通過大水澆灌的方式提高土壤濕度防殺韭蛆,但是灌水要适時适量兼顧韭菜的生長情況,最佳的灌水時期是在春秋兩季韭蛆高發前,另外入冬前灌一次大水對韭蛆也有很好的防殺效果。
三、生物防治措施
重視微生物菌肥的使用:實際種植生産過程中我們發現,使用微生物菌肥的韭菜田塊,韭蛆的發生率和危害程度遠小于重視微生物肥施入的田塊。是以在韭菜的基肥施入期可施入适量的固态微生物菌肥,在韭菜生長期内尤其是春秋兩季,可随水沖施液态微生物菌肥,以降低韭蛆的發生率和危害程度。
使用生防菌防治:目前有兩種生防菌對抑制韭蛆有較好的仿效,其一是蘇雲金杆菌;其二是球孢白僵菌;使用生防菌防治韭蛆時要注意,首先使用前提是精細的種植管理,不然效果較差;其次使用生防菌時要考慮環境溫度,溫度過低時生防菌的活性較低,對韭蛆的防效較差,一般情況下當溫度在17℃以上時,兩種生防菌都有較好的防效;再者使用生防菌防殺韭蛆時不論是灌根還是噴施都不能與殺菌劑通用;最後這兩種生防菌的價格都相對較高,别聽忽悠,别過度依賴,它們能降低發生但不能杜絕。
四、小規模種植防治韭蛆的“土辦法”
小規模種植韭菜時,可以使用一些老農總結的“土辦法”,對韭蛆的防效也很好,比如說在露天韭菜春季萌芽前,撒施草木灰并将其翻入土壤,或是在韭菜采割後撒施都可大大降低韭蛆的發生率;還有用人畜尿或氨水在韭菜生長期或采割後進行澆灌,也可降低韭蛆的發生率;另外硫酸銅、生石灰等對韭蛆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根據土壤情況、植株勢态,合理施入進行防殺。
五、科學用藥
種植無公害韭菜是可以使用化學藥劑的,但是在選藥時一定要選擇高效低毒的藥劑;在使用時一定要在蟲害高發前,以低濃度的藥劑進行預防;另外還應注意,不要單一用藥,要進行複配和交叉用藥,預防韭蛆産生抗藥性。還有在每一茬韭菜采收前15—20天即便是低毒的化學藥劑也不能使用。
以上就是依農總結的無公害防治韭蛆的措施方法,希望對從事韭菜種植的農民朋友們有所幫助。依農認為隻要通過精細的種植管理,采取多措施相結合的防治方法,對韭蛆定會有較高的防治效果。最後希望那些少數仍在使用高毒農藥防治韭蛆的種植者,為他人為自己及時懸崖勒馬,我們共同努力讓韭菜“百菜之王”的譽稱實至名歸。
贅述不詳,歡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