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不易,文字也有产权,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如果您喜欢有关三农,农业、种植技术、农村生活等,那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依农会把我了解的、学到的、看到的持续分享给大家。

韭菜又称懒人菜、扁菜、长生菜、起阳草等,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韭菜作为原产于我国的蔬菜,从古至今都备受我华夏儿女的喜爱。古时由于种植技术相对落后,韭菜的产量低且时令性特别强,虽在汉朝时就已有反季节韭菜产出,但也只有达官显贵才能吃到,平民百姓只有在每年春季才能吃上美味的韭菜,也正因如此韭菜在古代才尤显珍贵。其实古时夏季也有韭菜产出,但由于夏韭品质远逊于春韭,同时古代素有“春时则香,夏食则臭”的说法,古人还是更钟情于春韭。现如今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以及设施农业的发展,韭菜单产有了显著的提高并且已可周年生产,当下虽仍以春季韭菜为美,但夏、秋、冬所产韭菜品质也不至于逊色太多,一年四季内我们都可以享受用韭菜烹饪的味美菜肴。
因韭菜具备市场需求量大、亩单产高、周年生产、价格行情较好的特点,早几年从事韭菜种植的农民朋友收益相当可观,更是有“南椒北石榴,要富还栽韭”的说法。理论上讲,韭菜这个食者喜欢,耕者乐种的蔬菜,定会“前途”似锦。但却自2010年开始落得个食者恐惧,耕作慎种的尴尬局面,这其中原由想必众所周知,挂着“百菜之王”头衔的它,因诸多“毒韭菜”事件曝光后,韭菜销售和韭菜种植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打击。从种植生产端看之所以“百菜之王”被种成了“毒韭菜”,与粗放的管理模式下高发的病虫害脱不了关系。韭菜诸多病虫害中又以韭蛆对其的危害最大,最为难防难治,普通药剂对其防效甚微,一些从事韭菜种植生产的农民朋友为防治韭蛆危害,弃农产品安全于不顾,使用了甲拌磷、呋喃丹等国家禁用限用的高毒高农残药剂,这些药剂使用后农残很难被降解,人畜食用后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毒韭菜”事件的相继曝光、韭蛆的难防难治,让韭菜在消费者心里“坐实了”易有农残的身份,还让多数种植者错误认为只有高毒、高农残的化学药剂才能治韭蛆,不转变的话韭菜产业岌岌可危。我们不难发现,解决“毒韭菜”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韭蛆的防治,如果能够对韭蛆进行无公害防治,不论是市场端还是种植端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就能让食者消除顾虑,让耕者提产增收。今天依农就给从事韭菜种植的农民朋友们介绍几条行之有效无公害防治韭蛆的措施,供大家参考。(注意:依农有必要在这里声明一下,当前使用高毒农药防治韭蛆的现象虽有,但是少数,大多数能进入市场销售的韭菜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消费者不必过度忧虑,本文旨在于为种植生产者介绍韭蛆的无公害防治措施)
一、韭蛆简介
韭蛆是迟眼蕈蚊的幼虫,迟眼蕈蚊为蕈蚊科害虫,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且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这也是北方韭菜产区受韭蛆相较于南方更为严重的原因之一。迟眼蕈蚊一生中有四个形态,分别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其中仅作为幼虫的韭蛆对韭菜造成实质性的危害。迟眼蕈蚊的产卵量大,一只雌蚊一次可产近300枚卵,一年内可发生多代,因此害虫基数较大很难防控。因为我们要谈防治,所以依农主要给大家讲一下迟眼蕈蚊除成虫和幼虫的弱点。
幼虫弱点:首先韭蛆极度畏光且不耐高温因此它在地表的存活时间较短,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其次当土温超过30℃,土壤湿度在70%以上时或是较为干燥时,韭蛆的活性和危害程度就会降低。
成虫弱点:首先迟眼蕈蚊不善飞,活动区域有限;其次它不耐高温、在高湿或干旱的环境下存活时间较短。
二、韭蛆的危害
韭蛆主要生活在土壤中,因此主要危害韭菜的鳞茎,韭蛆的蛀食会导致韭菜鳞茎腐烂,危害初期韭菜植株地上部分基本无病症表现,随着时间的推进会导致韭菜植株整株死亡。由于韭蛆繁殖快、基数大,因此田间发生韭蛆危害时,韭菜减产率高达30%—80%。
三、韭蛆的易发规律
1、春、秋季节,温度在20℃—25℃范围内时,韭蛆较易发生且危害较为严重。
2、韭菜采割后,散发吸引成虫的味道,此时易发生韭蛆危害。
3、除危害韭菜外,韭蛆还能危害百合科其它作物,因此种植过葱、蒜的田块或连坐重茬田块易发生韭蛆危害。
4、未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是极适韭蛆栖息的场所,因此种植韭菜时施入未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易发生韭蛆危害。
5、韭菜植株生长弱势、田间不洁时易发生韭蛆危害。
简单的了解了韭蛆后,没种过韭菜的朋友们可能还未体会到它对韭菜的危害程度,不过依农相信从事韭菜种植的朋友们一定深有体会,但是即便它危害再大,也不能滥用高毒农药,说严重点,做这样的事丧良心。即便你能抛开良心不谈,依农仍希望少部分仍在使用高毒农药的种植者,看看接下来的这三点。
首先高毒农药也不能完全防治韭蛆:在“毒韭菜”事件曝光前,防治韭蛆时甲拌磷、呋喃丹等高毒农药使用情况较为普遍,相信用过这些药剂的农民朋友们都知道,随着这些药剂的使用,韭蛆出现抗药性,高毒药剂对韭蛆的防效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高毒药剂危害巨大,还不能高效防治韭蛆,何苦用它们呢?
其次在当前农产品市场环境种出“农残菜”就意味着自断财路:当下不论是相关部门还是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问题都越来越重视,且农产品溯源系统越来越完善,相信不久的将来高毒农残菜根本进不了市场。可能有的农民朋友们不了解农产品溯源,依农仅针对农药残留这一项简单的给大家说一下,农民朋友产出的韭菜上市前在原产地会有一个抽检,进入批发市场前会再度抽检,由批发市场进入商超后还会进行一次抽检,哪一次检查发现问题,韭菜都会被打回销毁,并寻根溯源追究责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继续使用高毒农药就等同于自断财路。
最后滥用高毒农药害人害己心难安: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食品安全法》,使用高毒农药产出农残菜是要付法律责任的,并且因使用甲拌磷、呋喃丹等高毒药剂产出农残韭菜的种植者,已有被判刑入狱的先例。因此不要再使用此类农药,害人害己心难安的事怎能去做。
一、农业防治措施
所谓的农业防治就是在韭菜种植生产过程中进行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
新种韭菜时要避免在种植过百合科作物葱、蒜的田块上栽培。
在韭菜生长周期内要及时的进行清园,尤其是在每茬韭菜采收后,一定要把枯枝败叶及时清除。
要通过合理的肥料配比、水分管理、温度控制等培育韭菜壮株,提高其自身的抗虫能力。
有机肥对韭菜生长有较大的好处,但是切记施入的有机肥一定要为彻底发酵腐熟的,不然还不如不施。
对于韭蛆发生严重的田块,要进行轮作换茬种植。
二、物理防治措施
阻隔成虫:在设施种植韭菜时,我们可以在春季韭蛆羽化前,使用30目以上的防虫网遮挡棚门和风口,把成虫与韭菜阻断隔离,预防成虫在韭菜田块产卵,从而降低韭蛆的发生率。
诱杀成虫:迟眼蕈蚊对光、黄色、蓝色敏感,且对刺激气味具有趋向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点,诱杀成虫。比如说在韭菜田块安装诱虫灯,棚内悬挂、露天安置黄色、蓝色粘虫板,配置糖醋液等措施对成虫进行诱杀。
利用幼虫弱点杀幼虫:前文提到韭蛆的弱点为怕旱、怕光、怕湿,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这些弱点对其进行防杀。可在初春进行翻土,把韭蛆暴露在土壤环境外,这样干燥、低温、光照的环境可以杀灭大部分韭蛆;还可以通过大水浇灌的方式提高土壤湿度防杀韭蛆,但是灌水要适时适量兼顾韭菜的生长情况,最佳的灌水时期是在春秋两季韭蛆高发前,另外入冬前灌一次大水对韭蛆也有很好的防杀效果。
三、生物防治措施
重视微生物菌肥的使用: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使用微生物菌肥的韭菜田块,韭蛆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远小于重视微生物肥施入的田块。因此在韭菜的基肥施入期可施入适量的固态微生物菌肥,在韭菜生长期内尤其是春秋两季,可随水冲施液态微生物菌肥,以降低韭蛆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使用生防菌防治:当前有两种生防菌对抑制韭蛆有较好的仿效,其一是苏云金杆菌;其二是球孢白僵菌;使用生防菌防治韭蛆时要注意,首先使用前提是精细的种植管理,不然效果较差;其次使用生防菌时要考虑环境温度,温度过低时生防菌的活性较低,对韭蛆的防效较差,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在17℃以上时,两种生防菌都有较好的防效;再者使用生防菌防杀韭蛆时不论是灌根还是喷施都不能与杀菌剂通用;最后这两种生防菌的价格都相对较高,别听忽悠,别过度依赖,它们能降低发生但不能杜绝。
四、小规模种植防治韭蛆的“土办法”
小规模种植韭菜时,可以使用一些老农总结的“土办法”,对韭蛆的防效也很好,比如说在露天韭菜春季萌芽前,撒施草木灰并将其翻入土壤,或是在韭菜采割后撒施都可大大降低韭蛆的发生率;还有用人畜尿或氨水在韭菜生长期或采割后进行浇灌,也可降低韭蛆的发生率;另外硫酸铜、生石灰等对韭蛆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根据土壤情况、植株势态,合理施入进行防杀。
五、科学用药
种植无公害韭菜是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的,但是在选药时一定要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在使用时一定要在虫害高发前,以低浓度的药剂进行预防;另外还应注意,不要单一用药,要进行复配和交叉用药,预防韭蛆产生抗药性。还有在每一茬韭菜采收前15—20天即便是低毒的化学药剂也不能使用。
以上就是依农总结的无公害防治韭蛆的措施方法,希望对从事韭菜种植的农民朋友们有所帮助。依农认为只要通过精细的种植管理,采取多措施相结合的防治方法,对韭蛆定会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最后希望那些少数仍在使用高毒农药防治韭蛆的种植者,为他人为自己及时悬崖勒马,我们共同努力让韭菜“百菜之王”的誉称实至名归。
赘述不详,欢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