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曾參與制作《羅生門》、《七武士》等知名影片的日本著名電影編劇橋本忍于19日上午9點26分因肺炎在東京都世田谷區的家中去世,享年100歲。
著名導演山田洋次發文悼念:“日本失去了一位足以讓世界引以為傲的偉大電影人,這是我們的損失。”

撐起日本電影的黃金時代
橋本忍出生于兵庫縣神崎郡鶴居村,如今當地文化中心的一角建有橋本忍紀念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時,橋本在上前線前被診斷出患有肺病,于是不得不在療養院中度過了4年的時光,而正是得益于這段時光,他接觸到了一個新世界。
在療養期間,一位日本退伍老兵給了他一本帶有劇本樣本的電影雜志。以此為契機,橋本忍開始研讀日本著名電影導演伊丹萬作的劇本。
他随後嘗試自己編寫劇本并寄給伊丹萬作。出于對其才華的欣賞,伊丹萬作給出了詳盡的回報。之後,橋本忍便開始随其學習劇作。
這段師生關系很短暫,不過分别時伊丹萬作送給橋本忍最後一個建議:嘗試進行一次文學改編而不是創作劇本。
伊丹萬作去世後,橋本忍雖一度想過要放棄劇作,但還是遵從了伊丹“試試改編原作”的遺言。于是,一部偉大的劇本就這樣誕生了。
1950年,橋本忍與黑澤明合作《羅生門》,這是橋本忍的第一部作品,該劇本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小說,隔年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
這部影片不僅使得橋本忍和黑澤明在影壇名聲大噪,也将日本電影推向了世界。
之後,橋本忍成為黑澤明的“禦用編劇”,撰寫了《七武士》、《生之欲》、《戰國英豪》、《蜘蛛巢城》、《惡漢甜夢》等多部黑澤明代表作的劇本。
另一方面,橋本忍還持續為内田吐夢、岡本喜八、山本薩夫、今井正等日本其他知名電影導演們撰寫劇本,一生創作劇本多達70多部,堪稱日本電影劇作家第一人。
此外,他還導演了三部電影,成為戰後日本電影邁入黃金時期的重要推手。
與黑澤明的不解之緣
橋本忍因《羅生門》與黑澤明結下深厚的緣分和友誼,他在自傳《複眼的影像——我與黑澤明》中回憶了與黑澤明共事時的往事。
在書中,他這樣描寫兩人的初次相見:
黑澤明出現了。他是如此高。我尤其記得他那優雅、輪廓分明的五官和他穿的那件紅毛衣。我那時三十一歲,他比我大八歲,已經三十九歲了。他手裡拿着我手寫的草稿。當我們一起坐下時,他把我的草稿推到前面,開始說話。 “你寫的這本劇本,有點短,不是嗎?” “那麼,如果我加上‘羅生門’怎麼辦?” “羅生門?”黑澤明翹起了頭。這是一個瞬間的空白,但是緊張的沉默并沒有持續很久。 “那麼,你能在上面加上‘羅生門’并再重寫一遍嗎?” “是的,我會的。”
第一次會面結束得很簡單,兩人隻交談了一兩分鐘,橋本忍回憶,“當我離開住所時,我開始感到遺憾和羞愧。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我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甚至在我的腦海裡都沒有。”
此後,兩人開始了一段合作關系,期間生産了9部電影,幾乎占黑澤明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
然而,兩人從未在私人生活上走到一起。對于橋本忍來說,黑澤明似乎仍然是個謎,一個遙遠而又有點神秘的工匠出身的藝術家。
橋本忍曾對電影作為一種叙事藝術形式的未來感到擔憂。他為他和黑澤明在《羅生門》、《麒麟》和《七武士》等影片中所使用的一種協作式寫作進行辯護。
他還呼籲制作更多類别的電影,除了傳統的兩個小時電影外,還應該包括各種形式和時長的作品。
同時,他還批評自己在晚期創作力枯竭,給《影武者》和《亂》打了差評。
橋本忍把創作劇本比作務農,他說:“這就像播種一粒種子後需要時刻關注天氣和水、擔心是否有害蟲的農民,需要持久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