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衆揮淚斬馬谡

文 | 鐵西區的李子

上個月底,網上傳出消息,上汽大衆某代理id系列的經銷商因私自降價,遭到上汽大衆處罰。這個新聞得分兩面看。

積極的一面:

大衆終于意識到透明價格是有意義的。友媒「車fans」提到「不用講價」的價格模式時,經銷商從業人員原話說:「終于不要談價了,談價可真是折壽啊」。

基層銷售苦講價模式久矣,不隻一次在不同場合聽過類似「青春全用來跟客戶讨價還價了」這樣的表述。4s店員工談起前同僚跳槽到新造車公司,感慨最多的也是「雖然賺的少了一些,但旱澇保收,而且到點下班就是下班,不像我們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随時待命。」那些額外的時間基本就是用來陪客戶讨價還價的,無非就是磨嘴皮子、拉大鋸扯大鋸。

從客戶的角度來說,講價模式則是把ta們拉進了一個很卷的困境裡。一旦成交價高了、4s送的東西少了、服務費哪裡多了,親戚朋友第一反應就是有意無意地「你這買的不劃算啊,隔壁吳老二比你便宜xxxx塊,還送了xxxx」。

花越多的錢、丢越大的臉。就算旁人體貼不多說,自己心裡也會盤算「這個價是不是太貴了,沒準還能再講下來三兩千塊」。

好聽點說,買車買出了李鴻章談條約的感覺,雖然也是怎麼合計怎麼虧。往壞了講,買車搞得像菜市場買菜,一點不體面。

更積極的一面:

這次這家上海經銷商給id.4x和id.6x的優惠方式明顯和以前買燃油車的時候不太一樣,不信看促銷圖:

大衆揮淚斬馬谡

圖檔來源見水印

這種不一樣是有基礎的,因為id系列本來就是透明價格,是以在促銷優惠時,經銷商說讓價多少,那也就是讓價多少。

以往燃油車時代,經銷商就算給出價格優惠,消費者進店還是該講價講價,該要裝飾要裝飾,而id系列,包括購車、置換、信貸,每種購買方式該付的錢、能得到的優惠都明碼标價出來了。就是說,消費者還是可以清楚地知道,不管是誰,隻要買id,價格都是一樣的。

這樣的優惠事實上并不違背「價格透明」的規則。這個規矩根本的意思是,消費者看到的報價就是成交價,經銷商與經銷商可以有不同的報價和不同的附加優惠(比如附贈禮品之類),進行購買決策時會更清楚、一目了然。

從産業角度說,則提高了銷售效率,省去那些講價的拉鋸,4s店可以有更多的精力用來研究怎樣擷取更多線索、提高服務品質。

大衆揮淚斬馬谡

杭州西湖蔚來中心 | 圖檔來自蔚來官網

積極的意義展現在,當傳統車企意識到特斯拉的透明價格更符合現代化消費觀念,并針對現有營銷模式進行改進之後,經銷商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歸根結底,在4s體系這個汽車廠商和經銷商兩方勢力盤根錯節、長期合作、互相制約的合作結構裡,經銷商注定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将會持續存在。

如果隻有廠商意識到價格透明的必要性,而經銷商繼續做那個躲在主機廠身後、面對壓力隻想着能宰一台是一台的市儈型的銷售商,那麼汽車行業永遠無法迎來真正意義上的透明價格,以及圍繞它構成的銷售模式更新。

廠商轉變觀念隻是起點,經銷商轉變觀念才是發生改變的關鍵步驟。這家上海經銷商的這場透明的優惠活動,讓人看到了改變已經在發生。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蘋果商店和蘋果經銷商的價格幾乎從來不一樣。

蘋果商店的價格永遠恒定,是蘋果公司給自己産品定下的官方售價。新産品剛剛上市的時候,預約購買的消費者往往很多,更多的人搶不到最初的預約排位。這個時候,先拿到貨的經銷商,給出的價格要高出蘋果商店的官方價格。

等到上市期熱度過去,消費者可以不用預約,進店就有現貨當場交錢拿走的時候,蘋果商店的價格還是一樣,經銷商就會降價,售價會低于蘋果商店——畢竟消費者首選當然還是去最靠譜的官方商店。

等到新款上市,蘋果商店将這款産品下架,官方不再進行售賣,經銷商的價格會再次進行一波下調。

這整個過程裡,不管蘋果商店,還是天貓這類購物網站,還是蘋果經銷商,每一方給出的價格都是透明的,消費者都可以在網上看到标定的價格交易,去現場或者快遞收貨。雖然價格在變化,雖然各家的價格不統一,但是整個體驗是一緻的,消費者也不會是以形成「買蘋果産品體驗差」的感受。

「透明價格」要的不是統一,具體的價格可以五花八門、豐富多樣,關鍵是報價和成交價一緻,做到這一點就足夠了。

大衆揮淚斬馬谡

apple長沙店 | 圖檔來自蘋果官網

大衆處罰這家經銷商,原因或許不是服務,而是品牌。

個人相信大衆不會意識不到這家經銷商的嘗試的積極意義,但ta們還是對其進行了殺雞儆猴式的公開處罰:

大衆揮淚斬馬谡

一方面,id系列是大衆電氣化轉型的面子,價格崩掉的話,品牌面上無光。

更重要的是,大衆id系列是整體代理式銷售模式,一家經銷商優惠,其它經銷商就有極大機率跟上推出各自的優惠。這種情況一旦發生,id系列的官方價格就成了擺設。

銷售燃油車的時候,雖然是講價模式,成交價甚至可能一人一價,但還有個「官方指導價」擺在那裡,消費者知道這個車多少錢,進店圍繞這個官方指導價磨嘴皮子就行。

但如果是透明價格模式下的不用講價模式,不同店給出不同的價格,消費者談起id系列的時候,後者就沒有了那個指導意義的價格,成了誰也不知道這個車多少錢,不同的店價格不一樣。這種狀況對于品牌的打擊将是毀滅性的。

為了避免這種尴尬,福特采用完全直營的方式,所有銷售mach-e的店都是官方店,價格就是透明且統一的官方價格。這種模式下,價格穩定了,後續根據市場競争對價格進行調整也很友善。但完全官方直營也有其劣勢,網絡鋪開将面臨更大規模的成本,以及更低的效率。

大衆應該怎麼做呢,其實答案就在眼前,開設官方直營店,完全按照官方價格進行售賣,并觀察市場競争狀況随時調整。這樣的話,經銷商給出優惠時,也會圍繞官方價格避免太大的偏差。具有指導意義的官方價格,更密集的管道鋪開,更适應市場的透明價格,所有目的都可以達成。

簡單來說就四個字:學蘋果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