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自放走曹操卻不受任何處罰,隻因其背景太硬?

在《三國演義中》,馬谡曾經立下軍令狀,街亭失守後。諸葛亮隻好将馬谡軍法處置。要知道,馬谡與諸葛亮的關系非同一般,馬谡把諸葛亮看作自己的父親一般,而諸葛亮對馬谡也是十分欣賞,常常與之讨論軍情。可是,與諸葛亮關系親密的馬谡卻被諸葛亮以違反軍令狀斬了。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自放走曹操卻不受任何處罰,隻因其背景太硬?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赤壁之戰末尾,關羽也曾立下軍令狀,自請華容道截殺曹操。然而事後關羽遇到狼狽逃亡的曹操之後,不僅沒有截殺曹操,反而心生恻隐之心,再加上回想起昔日曹操對待自己是如何如何的好,也不願恩将仇報,于是就将曹操放走了。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自放走曹操卻不受任何處罰,隻因其背景太硬?

顯然,關羽已經違背了軍令狀,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的所作所為,于是回去之後,關羽自請死罪。不過,關羽最終的結局,卻是什麼事情都沒有,諸葛亮既沒有對關羽軍法處置,也沒有對關羽重罰。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自放走曹操卻不受任何處罰,隻因其背景太硬?

原著是這麼說的:“當時諸葛亮原本打算将關羽拉出去斬首”,隻因老大劉備對孔明說:“我與雲長乃結拜兄弟,曾誓言共生死,還請軍師暫且饒他性命,讓他戴罪立功”。顯然,劉備的意思很清楚,你諸葛亮不能殺他,否則我死給你看。礙于劉備的面子,諸葛亮隻好作罷。

這說明,關羽違反軍令狀卻安然無事,就是因為有劉備這樣太過于強硬的背景。事實上,諸葛亮和劉備二人也是在唱雙簧。原著交代,諸葛亮對劉備說,他之是以讓關羽立下軍令狀,目的并非是為了要關羽的性命,隻是為了将這個人情賣給關羽。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自放走曹操卻不受任何處罰,隻因其背景太硬?

既然諸葛亮要把人情賣給關羽,為什麼還要關羽立下軍令狀呢?這樣豈不是多此一舉?不知你注意到沒有,其實,諸葛亮同樣立下了軍令狀,關羽說曹操未必從華容道逃走,諸葛亮則保證曹操一定會走華容道。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自放走曹操卻不受任何處罰,隻因其背景太硬?

可以說,關羽的軍令狀是以諸葛亮的軍令狀為條件的,如果諸葛亮失算,則關羽必然不用承擔任何責任。能看出,關羽實際上還是有些不服諸葛亮。不過,自從此事過後,關羽放下了對諸葛亮的成見。此刻,也更加彰顯諸葛亮有先見之明和足智多謀。

三國演義中,關羽私自放走曹操卻不受任何處罰,隻因其背景太硬?

總而言之,諸葛亮讓關羽立下軍令狀,并非是為了取關羽性命,而是為了在關羽面前樹立威望,同時,也改善了與關羽之間的關系。再者,諸葛亮也深知曹操現在還不能死,若是放其他将領去華容道,估計會壞了大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