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錯用馬谡,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失街亭,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關于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失誤,網友們的看法其實非常不統一,有人認為諸葛亮根本就不該出山幫劉備,應該去效力于曹操;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該不顧蜀漢國力,執意北伐;還有人認為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不應該重用馬谡,導緻街亭失守;甚至還有人認為,諸葛亮應該采用魏延的子午谷自謀,奇襲長安……以上看法是大家最常說的諸葛亮的失誤,但事實上,在本文看來,這些都算不上是諸葛亮最大的失誤!諸葛亮最大的失誤,隻有司馬懿清楚!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錯用馬谡,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失誤一、諸葛亮不應該出山幫劉備,應該去幫曹操

這種看法的支援者還是非常多的,不少人認為,劉備原本是走投無路了,是諸葛亮幫助劉備制定了戰略規劃,描繪了宏偉藍圖,是以劉備才能在絕境中聯合孫權擊敗曹操,之後占領荊南四郡,再吞并益州,成就蜀漢基業!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劉備根本不可能成就霸業,天下根本不可能三分,曹魏很可能一統天下!是以不少人認為,諸葛亮出山幫劉備建立蜀漢,就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失誤。然而事實上,這種看法并不正确!

站在諸葛亮那個時代的人來看,其實天下名義上還是漢室的天下,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他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才是邪惡的一方!至于劉備,他本就是漢室後裔,劉備的事業就是匡扶漢室,這是忠君報國的正義之舉。而且在此之前,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就為大家做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當西漢滅亡後,漢室後裔帶領衆人起來反抗,擊敗王莽,重建漢室,這就是正義之舉,也是東漢的由來。

是以說,諸葛亮出山幫助劉備,乃是非常正義的舉動!諸葛亮從小生活在東漢的治下,心中的國家就是漢室,他幫劉備沒有任何問題,他要是去幫曹操了,那才是真正地背叛了漢室!另外,當年曹操屠徐州的時候,諸葛亮家就在徐州的琅琊郡,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是以諸葛亮才逃亡到了荊州,既然諸葛亮從小就知道曹操是心狠手辣,視百姓如草芥的人,他又怎麼可能去輔助曹操呢?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錯用馬谡,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失誤二、諸葛亮不該北伐

認為諸葛亮不該北伐的朋友,主要是這樣看的:蜀漢相比于東吳和曹魏,國力最弱,以最弱的國力去北伐,不僅勞民傷财,而且沒啥成功的機會,好不如關起門來過日子,至少老百姓過得好。事實上,這種看法太簡單了!

首先,諸葛亮北伐,并非窮兵黩武,他每一次北伐,都休整準備了好幾年,給了老百姓足夠的休養時間,是以并沒有勞民傷财。

其次、諸葛亮北伐,可以轉移蜀漢國内的沖突。蜀漢的統治階級,是從荊州過來的,這勢必和益州的本土勢力有沖突,尤其是在蜀漢發展停滞不前的時候。兩方勢力相争,受傷的必定是蜀漢百姓和蜀漢國力。而若是諸葛亮持續北伐,則可以将兩方的精力轉移到魏國去,大家一緻對外,一緻去魏國做大蛋糕,蜀漢國内的沖突自然就少了,這樣的話,蜀漢百姓就不會被自己的上級壓迫得那麼苦,說不定還能得到不少好處,蜀漢國力也能跟着提升。

說白了,隻要給了益州本土勢力希望,他們就會把精力投向魏國,諸葛亮北伐就是這個目的。等諸葛亮去世後,蜀漢衆人看不到北伐擊敗魏國的希望,開始把精力放在蜀漢内部,結果大家都看到了,蜀漢衰落得非常快!

最後,諸葛亮北伐,延長了蜀漢的壽命。諸葛亮的北伐,實際上給魏國造成了不小的傷害,使得魏國無法專心發展内部,使得魏國的國力無法同蜀國、吳國拉開差距,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是以蜀國才能延續這麼長的時間。試想一下,若是魏國國力100,蜀國國力10,十年後兩國國力翻倍,一個是200,一個是20,差距從90到了180,這樣的話,魏國豈不是優勢越來越大?

是以說,總的來看,諸葛亮北伐,其實算不上是多大的失誤,就蜀漢當時的那種情況來看,北伐是非常必要的,若不北伐,魏國國力增長迅速,蜀漢内部争鬥不斷,到時候蜀漢将會快速滅亡,根本堅持不了多長的時間!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錯用馬谡,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失誤三、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期,魏延曾經建議,走子午谷突襲占領長安,結果諸葛亮沒有答應。最終,第一次北伐失敗,于是很多人認為,諸葛亮這個人用兵太謹慎了,若是他采用了魏延的計謀,長安早就打下來了!事實上,這種看法也是有點問題的!

都說諸葛亮用兵謹慎,但我們從他前期的用兵來看,其實他非常喜歡輕兵猛進!劉表去世,曹操南下,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劉備準備立馬撤離,諸葛亮卻建議劉備進攻劉琮。從這裡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年輕時候的諸葛亮用兵是有點激進的,劉琮是荊州之主,占據天時地利人和,哪有那麼好打?萬一沒打下劉琮,又耽誤了時間,曹操南下合圍了劉備怎麼辦?太冒險了。

劉備進攻益州,帶的是龐統,結果龐統戰死,于是劉備讓諸葛亮和張飛帶兵前往援助。當時劉備已經帶走了一支兵馬,關羽在荊州必須要留守一支兵馬,也就是說諸葛亮和張飛帶去益州的兵馬不會太多。而劉璋那邊,可謂是兵強馬壯,單單成都城内,就有三萬精兵,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卻幫劉備很快地拿下了成都,平定了益州,這說明什麼?不就說明諸葛亮是用的那種輕兵急進的打法嗎?若他是謹慎用兵之人,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拿下成都?

劉備去世後,南中作亂,諸葛亮率軍出征。當時的蜀漢,經曆了關羽的荊州之敗,劉備的夷陵之敗,本身軍隊就不多,然而諸葛亮卻兵分三路,僅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平定了南中,還凱旋而還,這是穩紮穩打能有的效果?隻能說明諸葛亮是在用險招,他是在輕兵突襲!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同樣是分兵三路,一路由趙雲去對抗曹真,一路由馬谡去守衛街亭,一路由諸葛亮帶着去打隴右,這和南中用兵差不多,隻不過最終諸葛亮失敗了。也正是因為這次失敗,是以諸葛亮開始變得謹慎了,沒有再像之前那麼猛了。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錯用馬谡,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可以看到,諸葛亮用兵,一開始并非謹慎持重的,他還是喜歡輕兵急進的,那麼他為何不采用魏延的子午谷自謀呢?這其實隻是因為子午谷奇謀的成功率太低了!要是成功率稍微高點,諸葛亮早就用了!後續曹真走子午谷偷襲蜀漢的失敗,也證明了子午谷奇謀得不妥當!

失誤四、錯用馬谡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顧衆人反對,任用馬谡守街亭,結果導緻街亭之戰,蜀軍大敗。這确實算是諸葛亮的失誤。不過總的來看,這算不上是最大的失誤!因為此戰并未使得蜀漢元氣大傷,此戰之後,蜀漢仍然有北伐成功的希望!

諸葛亮最大的失誤

錯用馬谡之後,雖然第一次北伐失敗了,但從第四次北伐開始,諸葛亮其實就已經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當時曹真已死,司馬懿成為了抵抗諸葛亮的魏軍統帥,司馬懿一開始是非常高傲的,看不上諸葛亮,他主動率軍進攻諸葛亮,結果在鹵城之戰中被諸葛亮打得大敗,損失玄甲三千。原本諸葛亮想要乘勝追擊的,結果李嚴在後面搞事,諸葛亮被迫撤退,張郃想要追上去撈點好處,結果被諸葛亮伏殺。自此,司馬懿認識到了自己和諸葛亮的差距,再也不敢和諸葛亮正面硬碰了!

休整三年後,諸葛亮再一次出兵北伐,而且這一次,諸葛亮解決了蜀軍的後勤問題!之前北伐,蜀軍後勤老是跟不上,以至于蜀軍即便占據優勢,能夠擊敗魏軍,仍然不敢持續用兵,而這一次,諸葛亮直接跑到魏國的地盤上屯田了,成功的解決了蜀軍後勤的問題。對于此戰,司馬懿還想故技重施,想拖到諸葛亮糧食耗盡,自動退兵,但他沒想到諸葛亮竟然直接在魏國屯田了,就吃住在魏國,而且魏國老百姓對此還沒有任何異議,按照這種情況,司馬懿慘了!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錯用馬谡,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可即便如此,司馬懿仍然不敢出戰,因為他知道,他一出戰,必定失敗!對于司馬懿的這種認知,皇帝曹睿也是贊同的,當諸葛亮用女人的衣服羞辱司馬懿時,魏軍将領都紛紛不平,想要出戰,結果司馬懿和曹睿聯手上演了一出“千裡請戰”的戲碼,禁止魏軍出戰,令人恥笑不已!所謂将在外,君名有所不受,司馬懿要是真敢打,又何須向曹睿請戰?說白了,司馬懿怕諸葛亮,他根本不敢出戰!

按照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諸葛亮已經解決了蜀軍的後勤問題,他是完全有可能徹底擊敗魏軍的,但遺憾的事情發生了,諸葛亮突然病重了,并快速離世!關于諸葛亮的去世原因,每個人的說法都不一樣,不過作為敵人的司馬懿,倒是做了一個非常好的總結!

《資治通鑒》:亮遣使者至懿軍,懿問其寝食及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者對曰:“諸葛公夙興夜,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食不至九升。”懿告人曰:“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司馬懿聽說諸葛亮連罰二十以上的事情都要親自批閱,且食量不佳,于是說了這麼一句話:“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事實上,也正是這句話總結了諸葛亮去世的原因,那就是太累了!正常人累,會吃很多東西下去,維持身體,但諸葛亮事務繁忙,如此之累,卻吃得很少,長此以往,諸葛亮的身體怎麼可能支援得下去?

在本文看來,諸葛亮最大的失誤,其實就是司馬懿所說的“食少事煩”!若是諸葛亮懂得放權,讓手下人才去幫他處理事務,自己隻需要處理大事,他必定能空閑許多,沒有那麼累。若諸葛亮多吃點食物,使得身體好點,多活幾年,他早就帶領蜀軍擊敗魏軍了,匡扶漢室也不是沒有可能。是以說,諸葛亮就是事太多,吃太少,把身體給累倒了,若是他多活一段時間,第五次北伐很可能就成功了,司馬懿很可能就被擊敗了!

孔明一生最大的失誤是什麼?并非錯用馬谡,司馬懿用12字說出答案

結語

綜合來看,諸葛亮一生最大的失誤,其實并不是出山幫助劉備,也不是執意北伐,更不是不用子午谷奇謀,而是他不懂放權,不懂保養身體,若是他多讓手下幫他處理具體事務,多吃點食物,保養好身體,他怎麼會突然離世?而若是他不突然離世,第五次北伐怎麼會失敗?到時候失敗的一方極有可能是魏國一方,匡扶漢室也不再是夢想了!事實上,作為老對手的司馬懿,對形勢還是看得比較準确的,他的12字話語準備的概括除了諸葛亮這一生最大的失誤:諸葛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資治通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