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文解字》壯_堆米為山的馬援認識一下

作者:字知字明

《說文:士部》: “《說文·士部》:“壯,大也。從士,爿聲。”

譯文:壯,大。從士,爿[pán]聲。

《說文》士部,會意兼形聲字,今仍為士部。

《說文解字》壯_堆米為山的馬援認識一下

“壯”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士,從爿,由男子已經可以參加建築勞動,會長大成人之意,爿兼表聲。隸變後楷書寫作“壯”。漢字簡化後寫作“壯”。

“壯”的本義為高大、肌肉壯實。如“壯漢”。引申泛指強健。如陶淵明《拟古》之八:“少時壯且厲,撫劍獨行遊。”

引申指代壯年,中國古代男子三十到四十歲稱為壯年。如《左傳·僖公三十年》:“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也引申指年輕。如《樂府詩集·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由強健義引申指盛大。如《史記·高祖本紀》:“天子以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

又引申泛指雄強、豪邁。如《戰國策·魏策三》:“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成語老當益壯出自《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馬援,字文淵,扶風郡茂陵縣(今陝西省興平市)人,漢族。中國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将領,東漢開國功臣。

馬援十二歲時,父親馬仲去世。馬援年少而有大志,幾個哥哥感到奇怪,曾教他學《齊詩》,但馬援卻不願拘泥于章句之間,就辭别兄長馬況,想到邊郡去耕作放牧。誰知沒等馬援起身,馬況便去世了。馬援隻得留在家中,為哥哥守孝一年。在此期間,他沒有離開過馬況的墓地,對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肅衣冠,從不踏進家門。

後來馬援當了郡督郵。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馬援可憐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則逃往北地郡。後天下大赦,馬援就在當地畜養起牛羊來。時日一久,不斷有人從四方趕來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幾百戶人家,供他指揮役使,他帶着這些人遊牧于隴漢之間,但胸中之志并未稍減。他常對賓客們說:“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馬援種田放牧,能夠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獲頗豐。當時,共有馬、牛、羊幾千頭,谷物數萬斛。對着這田牧所得,馬援慨然長歎,說:“凡是從農牧商業中所獲得的财産,貴在能施救濟于人,否則就不過是守财奴罷了!”于是,把所有的财産都分給兄弟朋友,自己則隻穿着羊裘皮褲,過着清簡的生活。

建武八年,劉秀親征隗嚣。軍隊行進到漆縣,不少将領認為前途情況不明,勝負難蔔,不宜深入險阻,劉秀也猶豫不定,難下決心,正好馬援奉命趕來。劉秀連夜接見,并将将領們的意見告訴馬援,征詢他的意見。于是,馬援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隗嚣的将領已有分崩離析之勢,如果乘機進攻,定獲全勝。說着,他命人取些米來,當下在光武帝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溝壑等地形地物,然後指點山川形勢,标示各路部隊進退往來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無不畢現,對戰局的分析也透徹明白。劉秀大喜道:“敵虜已在我眼中了。”遂決意進軍。第二天,光武帝揮軍直進打敗了隗嚣。

《說文解字》壯_堆米為山的馬援認識一下

這就是戰争史上赫赫有名的堆米為山的經典戰役。此戰,馬援“堆米為山”是此戰取勝的重要原因,這在戰争史上也是一個創舉,具有重要的意義。

馬援為東漢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東漢建立後,馬援仍領兵征戰,西破隴羌,南征交趾,北擊烏桓,累官至伏波将軍,封新息侯,世稱“馬伏波”。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受到後人的崇敬。

唐時成為“武廟六十四将”之一。宋時加封至“忠顯佑順王”,位列“武廟七十二将”,清聖祖時從祀曆代帝王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