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说文解字》壮_堆米为山的马援认识一下

作者:字知字明

《说文:士部》: “《说文·士部》:“壯,大也。从士,爿声。”

译文:壯,大。从士,爿[pán]声。

《说文》士部,会意兼形声字,今仍为士部。

《说文解字》壮_堆米为山的马援认识一下

“壮”是会意兼形声字。小篆从士,从爿,由男子已经可以参加建筑劳动,会长大成人之意,爿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壯”。汉字简化后写作“壮”。

“壮”的本义为高大、肌肉壮实。如“壮汉”。引申泛指强健。如陶渊明《拟古》之八:“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引申指代壮年,中国古代男子三十到四十岁称为壮年。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也引申指年轻。如《乐府诗集·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由强健义引申指盛大。如《史记·高祖本纪》:“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又引申泛指雄强、豪迈。如《战国策·魏策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成语老当益壮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汉族。中国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将领,东汉开国功臣。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马仲去世。马援年少而有大志,几个哥哥感到奇怪,曾教他学《齐诗》,但马援却不愿拘泥于章句之间,就辞别兄长马况,想到边郡去耕作放牧。谁知没等马援起身,马况便去世了。马援只得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在此期间,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不踏进家门。

后来马援当了郡督邮。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马援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他常对宾客们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马援种田放牧,能够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获颇丰。当时,共有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对着这田牧所得,马援慨然长叹,说:“凡是从农牧商业中所获得的财产,贵在能施救济于人,否则就不过是守财奴罢了!”于是,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则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

建武八年,刘秀亲征隗嚣。军队行进到漆县,不少将领认为前途情况不明,胜负难卜,不宜深入险阻,刘秀也犹豫不定,难下决心,正好马援奉命赶来。刘秀连夜接见,并将将领们的意见告诉马援,征询他的意见。于是,马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隗嚣的将领已有分崩离析之势,如果乘机进攻,定获全胜。说着,他命人取些米来,当下在光武帝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刘秀大喜道:“敌虏已在我眼中了。”遂决意进军。第二天,光武帝挥军直进打败了隗嚣。

《说文解字》壮_堆米为山的马援认识一下

这就是战争史上赫赫有名的堆米为山的经典战役。此战,马援“堆米为山”是此战取胜的重要原因,这在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援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东汉建立后,马援仍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受到后人的崇敬。

唐时成为“武庙六十四将”之一。宋时加封至“忠显佑顺王”,位列“武庙七十二将”,清圣祖时从祀历代帝王庙。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