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光武帝劉秀是一個非常謙虛随和的人,當了皇帝以後并沒有擺起架子,拒人于千裡之外。早在天下尚未統一的時候,劉秀在洛陽接見了隗嚣的使者馬援。此前馬援先到成都會見舊友公孫述,可是公孫述絲毫沒有念舊之情,擺出一副皇帝的架勢。劉秀接見馬援的時候,沒有舉行正式的儀式,而是身着便裝,連帽子都沒帶,獨自一人坐在宣德殿的廊庑下面。光武帝見到馬援以後,就笑着說:“貴客來往于兩個皇帝之間,真是難得,有機會見到貴客真是榮幸啊!”劉秀的平和态度深深地感染了馬援。馬援說當今天下不僅是君選擇臣,也是臣在選擇君,陛下真是明君。馬援對比了劉秀的平易和公孫述的虛僞之後說:“陛下就不怕我是刺客嗎?”劉秀大笑道:“你不是刺客,不過是個說客!”劉秀的平易近人深深地打動了馬援,雖然馬援沒有能說服隗嚣歸順劉秀,馬援自己則是心悅誠服地歸順了劉秀。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劉秀衣錦還鄉,來到南陽郡(治今河南南陽市)的舊居,與宗族親友一起歡聚。在宴席上,光武帝的嬸子伯母們喝多了酒以後說道:“文叔(劉秀的字)過去是一個非常謹慎很少與人打交道的人,感覺很柔弱内向,如今竟然能夠取得這樣的業績。”劉秀聽到這些話以後大笑道:“我治理天下,依靠的也是‘柔術’。”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光武帝劉秀的平和還展現在他對待“逸民”、“隐士”等人的态度上。光武帝在位期間,太原郡(治今山西太原市)有一個叫周黨的人,名頭很大,朝廷多次征召他出來做官,他始終不肯出仕,甚至穿着粗布衣服,用樹皮包着頭去見朝廷官員。光武帝親自召見周黨,周黨并不因為劉秀是皇帝而卑躬屈膝,當面向劉秀表達了自己不願出仕的願望。對于周黨的桀骜不馴,當時就有人指責他驕悍無禮,應按“大不敬”來治罪。不過光武帝劉秀倒是挺灑脫,他下诏說:“自古聖明帝王在位的時候,都會有不肯出仕的人,比如周武王時有伯夷、叔齊。太原郡的周黨不願意出仕,我也不強人所難,賜四十匹綢緞,讓他回家吧。”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莊光,字子陵,浙江餘姚人。後來因為漢明帝名叫劉莊,按照當時的避諱制度,“莊”字改為同義詞“嚴”,是以史書稱他為嚴子陵。嚴子陵是光武帝劉秀在太學上學時的同學,不僅有才,而且品德高尚。光武帝當上皇帝以後,就想到了自己昔日的同學,下令各地訪求嚴子陵。後來山東地區報告有一個人與皇帝要找的人很相像,于是光武帝就派人前去請他,請了多次才把他請到了洛陽。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嚴子陵來到洛陽以後,安排在京師護衛軍營住下,政府特地供給他床褥等用具,就連飲食都由宮中管膳食的官每天早晚供給。司徒侯霸與嚴光是老相識,派人送信給嚴光。送信的人便對嚴光說:“侯大人聽說嚴先生來了,一心想立刻就來拜訪,限于朝廷的有關制度,是以不能來。希望能在天黑後,親自來向你表達歉意。”嚴光不說話,将書簡扔給送信的人,口授一封回信說:“君房先生:你現在官位做到了三公,這很好。如果懷着仁心輔助仁義,天下都高興。但是如果隻是拍馬屁看人臉色辦事,可就要身首異處了。”侯霸收到信看過,封好了再上給光武帝。光武帝笑着說:“這狂家夥還是老樣子。”當天就親自來到嚴光居住的館舍,嚴光裝睡不起來,光武帝就進了他的卧室,摸着嚴光的肚子說:“唉呀嚴子陵,就不能幫着我做點事嗎?”嚴光繼續裝睡不講話,過了好一會兒,才睜開眼睛,又看了好一會,說:“過去唐堯有那樣聖明的品德,巢父、許由等人聽說唐堯要授予自己官職,尚且去洗耳朵。讀書人本各有志,又何必定要強人所難,讓人做官呢?”光武帝說:“嚴子陵,我竟然不能使你作出讓步?”于是便上車,歎息着離開了。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後來光武帝又請嚴光到宮裡去,談說過去的交往舊事,兩人在一起相處好多天。有次光武帝假裝不經意地問嚴光:“我比過去怎麼樣?”嚴光回答說:“陛下比過去稍稍有點變化。”說完話便睡在一起。嚴光睡熟了,還把腳壓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奏告,有客星沖犯了帝座,很厲害。光武帝笑着說:“我的老朋友嚴子陵與我睡在一起罷了。”

光武帝謙虛随和的性情本色——《洛陽都城史話·東漢卷》之十四

影視作品中的陰麗華

光武帝授予嚴子陵谏議大夫的職務,嚴子陵不肯屈意接受,就回到富春山,過着耕種生活,後人把他垂釣的地方命名為嚴陵濑。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又一次征召嚴子陵,但他沒有去。嚴子陵一直活到八十歲,在家中去世。

光武帝當了皇帝以後能不忘舊情,不擺架子,而嚴子陵在故人當了皇帝以後能夠不貪圖富貴,他們之間保持了比較純真的友誼,因而受到後人的景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