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天一個漢字——類

類 lèi,類是一種使用者定義的引用資料類型,也稱類類型。

一天一個漢字——類

今天我們來認識【類 lèi】這個字。

【字形演變】

一天一個漢字——類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說文 犬部》:「類,種類相似,唯犬為甚。從犬、(ㄌㄟˋ)聲。」「」為「類」之本字,戰國文字並以「」字為「類」。至戰國晚期秦文字已作「類」字,與篆文構形同,類字通行而字漸漸不用。《說文 頁部》:「,難曉也,從頁、米。一曰,鮮白貌,從粉省。」,,從頁,從粉省,從頁,表示頭部;從粉,傅粉於面,塗抹化妝,臉上塗粉,固有「難曉」之義;而「鮮白貌」之義,正因塗粉而來。「類」字從犬、從。從犬,表示與犬之相似相關;從,表示音讀,兼表「難曉」之義,本義指種類,形性相同或近似不易分辨。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規範字作「類」,是部分省略。

【書法名家】

一天一個漢字——類

【字詞釋義】

〈名〉

(形聲。從犬,頪( lèi)聲。從“犬”,因犬種類最相似。本義:種類)

紙灰之類冒之。——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闆》

族類

吾三番擒之而不殺,誠欲服其心,不欲滅其類也。——《三國演義》

事例;條例

舉類迩而見義遠。——《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動〉

相似;像

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 清· 袁枚《黃生借書說》

類比;類推

義不殺少而殺衆,不可謂知類。——《墨子》

〈副〉

大抵;大都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三國 魏· 曹丕《與吳質書》

【字的故事】

畫虎類犬

一天一個漢字——類

讀音:huà hǔ lèi quǎn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也。”

解釋:意思是比喻模仿的效果不好,弄得不倫不類。

故事:馬援将軍曾寫信給他的侄子,希望他能多注意聽聽别人的過失,并學學别人的長處。他在信中說:“龍伯高是一個敦厚、謹慎的人,我希望你們能效法他的品性;而杜季長的為人,豪俠好義,我卻不願意你們去仿效他。……”為什麼馬援不希望侄子們仿效豪俠好義的人呢?原來,如果學不成龍伯高,仍然可以成為一個謹慎的人,就像刻鹄不成,刻出一隻骛來,也可以說是刻成相類似的飛鳥。但是,如果學不成杜季常,就容易成為一個輕浮的人,就像想畫一隻老虎,結果卻會畫出一隻狗來,完全會變成不同性質的獸類。

“畫虎類犬”這句成語,就是出自馬援寫給侄兒的這封信。因為,虎是獸類中的權威者,一般的野獸都很怕它,而狗卻是卑劣的獸類,隻曉得搖頭擺尾的向人乞憐,是以後人便用“畫虎類犬”來譏笑一個人不能自立風格,隻知道模仿他人,卻得到相反的效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