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作者:寫乎

作者:趙心放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一組宋朝服飾圖檔)

朱淑真和李清照雖然都是公認的宋代頗有才華的女子,但就身世而言,李清照清清楚楚,朱淑真卻撲朔迷離。不僅正史上語焉不詳,野史上也說法多種。是啥原因呢?

百度上是這樣介紹的,朱淑真号幽栖居士。籍貫一般認為是錢塘(今浙江杭州),《四庫全書》卻認為是浙中海甯,祖籍安徽歙州(今安徽歙縣)。 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幼穎慧,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

文友陳二虎兄(筆名紅葉)曾發表過一篇關于朱淑真的文章,叙述了這樣一件事,曾布之妻魏玩也是一個大才女,能詩善賦,初聞朱淑真做得好詩,無論如何不相信,遂擺下一桌佳肴美酒邀朱淑真前來,要親自證明真僞。請她以“飛雪滿群山”五個字為韻賦詩,朱淑真研墨落筆,依韻立撰五絕句。魏玩夫人拍手稱奇。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曾布系北宋末年宰相,據此傳說,朱淑真當是北宋末年人。

但也有資料證明朱淑真手書的《璇玑圖記》,落款是“紹定三年春二月”(宋理宗年号,即1230年2月),就此斷定朱淑貞是南宋後期人。

朱淑真到底生活在什麼時代令人費思量。

據有關資料,朱淑真的父親曾在浙西做官,家境優裕。但一個有關朱淑真的故事中,提到她父親,感覺不像是一個當官的。

說的是有一天,朱淑真的父親騎着驢進城買東西,毛驢把官老爺給撞倒了。官老爺命人将這頭毛驢牽走充公,還要打朱淑真父親的闆子。朱淑真趕到城裡為父親求情。官老爺很早就聽說朱淑真是個文思靈活、才華出衆的才女,就想趁着這個機會在大堂上考考她,便對朱淑真說:“我出一道題,如果你能以題當場作詩一首,字意裡要表達出八個不打,但字面又不能出現一個打字。那我就放了你父親,并把驢子也還給他。要是做不出來,那可就罪加一等”。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朱淑真點頭應允。

此時的天色已接近黃昏,官老爺就以“夜”為題。

朱淑真稍加思索,便當堂吟誦起來:

月移西樓更鼓罷,夫收漁網轉回家。

雨過天晴不需傘,鐵匠熄爐正喝茶。

樵夫擔柴早下山,飛蛾團團繞燈花。

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謀生涯。

官老爺聽罷此詩,不禁拍案叫絕,官老爺信守諾言放了朱淑真的父親和他的毛驢。這首詩沒有一個“打”字,卻有八個不打。請挨着順序看:不打更、不打魚、不打傘、不打鐵、不打柴、不打繭、不打秋千、不打油。全詩無一個“打”字,卻句句在說不打,真不愧才女啊!

言歸正傳,不能聊偏了題!

如果朱淑真的父親有當過官的經曆,那官老爺不可能這樣對待他吧?筆者管見,朱淑真雖然不是仕族家庭出身,但她從小穎慧好學肯定與其有優渥的生活環境分不開,其父可能是有一定文化但社會地位不高的商賈。古時提倡的是重農輕商,商賈雖有錢但社會地位低是不争的事實。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晚清著名詞家陳廷焯曾如此評說:“宋婦人能詩詞者不少。易安(李清照)為冠,次則朱淑真,次則魏夫人(魏玩)也。”

朱淑真最著名的作品就是那阙《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全詞叙述的故事,與崔護“題都城南莊”的“人面桃花”有異曲同工之妙。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此比興手法充滿了《詩經》質地的美感,是千古不朽的男女約會名句。

舊時的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有的說她不幸嫁給了一個唯利是圖的小官吏,也有的說她嫁給了一個市井潑皮賴,還有的說她......反正朱淑真運氣不好,沒遇到李清照那種男才女貌、琴瑟和諧的美滿婚姻生活。理想豐滿現實卻骨感的朱淑真,滿溢着悲涼之意抱怨之情。請看她的兩首詩。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其一:《愁懷》

鷗鹭鴛鴦作一池,須知羽翼不相宜。

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似休生連理枝?

其二:《中秋聞笛》

誰家橫笛弄清聲,喚起離人枕上情。

自是斷腸聽不得,非幹吹出斷腸聲。

悲乎!把鷗鹭鴛鴦硬生生地拉來作伴侶,沒有共同語言,不能成為一家人。那年中秋之夜聽到哀怨的笛聲,喚起了獨守空房之人的悲情,自己聽不得這斷腸之聲,但怎能去責怪笛聲呢?哎!婚姻不幸的朱淑真成年後的詩詞中常見這類斷腸之句。

據說朱淑真過世後,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劫後餘篇由一個叫魏端禮的人編輯整理成《斷腸詞》、《斷腸詩集》傳世。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朱熹理學思想提倡“存天理、滅人欲”。把朱熹理學思想奉為經典的曆代腐儒們看來,女子無才便是德,還要做到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才行。“人約黃昏後”是大逆不道啊!朱淑真的此類詩詞句子是淫蕩之言,豈能加以贊頌?但這首詞流傳于世後點贊曝棚,是無法抹去的。筆者管見,腐儒們就來個“移花接木”,安在了歐陽修的文集中。

與此同時,有意不在正史中詳細記述朱淑真的情況,讓後人們在衆多野史中霧裡看花去揣測。這種手法不是腐儒們新創,司馬遷的《史記》就開了先河。《史記》的君侯列傳,以歌功頌德為主,不少負面史實或不記載或輕描淡寫。

實話實說,古代書生們對《生查子.元夕》詞也各有各的看法。

明代楊慎在其《詞評》中,明确指出是朱淑真所寫,同時舉出朱淑真的另一首内容相同、風格相近的詞,指責朱淑真一貫就是個不端莊的女人。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清代名士王世祯則是用的另一個調說這事,在其寫的《池北偶談》中,說《歐陽文忠公集》一百三十一卷中的這阙詞,不知何故訛為朱氏之作了,讓世人疑淑真失婦德,記載不可不慎也。哈!王世祯的這種洗白方法一點也不嚴謹。

筆者在“寫乎”平台曾發表過一篇拙文,叙述朱熹差點把宋代另一個才女嚴蕊整死的事。在朱熹的眼裡,宋代才女他隻認李清照和魏玩,并不把嚴蕊算在内。為什麼呢?不是朱熹貴人多忘事,而是嚴蕊出身低賤。

為啥朱淑真的身世撲朔迷離?最佳答案是因為其詩詞有違“存天理、滅人欲”的理學思想,有違無才便是德的傳統觀念,則出身低下,被曆代腐儒們有意造成的。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到底是歐陽修還是朱淑真寫的?(一)撲朔迷離的身世介紹(二)詩詞風格率真充滿質感(三)試析身世撲朔迷離之謎(四)結束語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會員。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紅樓夢》裡賈迎春的獨白:我叫迎春,卻終其一生不見春

在《紅樓夢》裡,要說不嫌棄劉外婆的,隻有這三個姑娘?

宋朝女詩人丨绯聞纏身的的朱淑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