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91)

鐘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91)

宋·梅堯臣《得福州蔡君谟密學書并茶》詩

得福州蔡君谟密學書并茶

[宋]梅堯臣

薛老大字留山峰,百尺倒插非人蹤。

其下長樂太守書,矯然變怪神淵龍。

薛老誰何果有意,千古乃與奇筆逢。

太守姓出東漢邕,名齊晉魏王與鐘。

尺題寄我憐衰翁,刮青茗籠藤纏封。

紙中七十有一字,丹砂鐵顆攢芙蓉。

光照陋室恐飛去,鎖以漆箧緘重重。

茶開片銙碾葉白,亭午一啜驅昏慵。

顔生枕肱飲瓢水,韓子飯韲居辟雍。

雖窮且老不愧昔,遠荷好事纾情悰。

網友無以為名問:請教鐘先生,梅堯臣《得福州蔡君谟密學書并茶》一詩中“刮青茗籠藤纏封”與“丹砂鐵顆攢芙蓉”應當如何了解?“韓子飯韲居辟雍”中的“韓子”指誰?還有詩歌開頭“薛老大字留山峰”的薛老是否即是歐陽修第二任嶽父薛奎?薛奎曾任蔡襄家鄉莆田縣縣令。謝謝!

(接上期)

蔡襄為什麼不給皇上面子?

對這個問題,蔡襄本人在給歐陽修寫的一封信中作了明确的回答,即不願“與待诏争利”。

反複琢磨,我覺得事情并不像蔡襄說的那麼簡單。不願“與待诏争利”,或許也有一部分實情,但這隻是最淺層次的理由。甚至可以說,這隻是一個可以拿到台面上來說的“借口”。

那麼,深層次的原因是什麼呢?

“不願與待诏争利”,從更深一個層次來說,就是“不屑與待诏為伍”。據歐陽修所撰《墓志銘》,蔡襄的人生道路基本上可以說是一帆風順的。他成名很早,十八歲時以農家子舉進士,鄉試為開封府第一名。不久,中進士甲科,步入仕途。他一生的仕宦經曆主要在宋仁宗時期。由于人品、才學、能力俱佳,他深得仁宗器重,在官場上的升遷速度比較快。到仁宗晚年,他已當到了翰林學士(皇帝親信的秘書和顧問)、權三司使(代理中央最高财政長官)。讓這樣一位有才學的進階官員,去幹不入流的“寫字匠”——書待诏的活,實在有點“丢份兒”,難怪他不樂意。

這還不是最深層次的原因。最深層次的原因,蔡襄是個有原則的人。請他寫字,寫還是不寫,他有自己的考量,即“辭其可辭,其不可辭者不辭也”。

哪些“可辭”呢?

比如那些個“勳德之家”,當然都是達官貴人的家屬,為了死者的榮耀,看到仁宗禦制親娘舅的碑文都請蔡襄書寫,也走皇上的門路,讓朝廷出面,下令命蔡襄書寫。蔡襄認為他們并不懂書法,且死者及其家屬與自己也沒什麼交情,這是硬拿皇上來壓自己寫字——對不起,再給多少銀子,也不伺候!像這類情況,便屬于“可辭”。

又比如張貴妃,他是當朝皇上的愛妃,皇上又親自下令讓蔡襄為她書寫碑文,按道理,仁宗皇帝對蔡襄有知遇之恩,不該不給皇上這個面子。但蔡襄還是認為“可辭”而毫不猶豫地抗旨推辭了。為什麼呢?因為張貴妃在世時恃寵而驕,曾多次幹預朝廷中重要的人事安排。她的親戚,讨好她的官員,和她關系密切的官員,往往升官,甚至當到宰相;而得罪她的官員,每被貶逐出京。總之,名聲不大好。

哪些“不可辭”呢?

比如政治上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大文豪歐陽修。歐陽修撰金石學力著《集古錄》,成書後,将其自序寄給蔡襄,請其書寫。信中說:“仆之文陋矣,顧不能以自傳。其或幸而得所托,則未必不傳也。由是言之,為仆不朽之托者,在君谟一揮毫之頃爾。”(歐陽修《文忠集》卷六九《與蔡君谟求書集古錄序書》)蔡襄二話沒說,一口答應下來:“如公之文與所尚,誠得附名篇末,以永其傳,茲其幸也,其敢辭焉?”(蔡襄《端明集》卷二七《答歐陽永叔書》)

其實,以歐陽修“一代文宗”的名氣,他的自序哪裡要靠蔡襄為之書寫,才能夠傳世而不朽呢?以蔡襄“本朝第一”的名氣,他的書法又哪裡要靠書寫歐陽修的文章,才能夠傳世而不朽呢?兩人往還書信中的話,都是“謙辭”,充分見出他們互相敬重,友誼深醇。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共同具有的高尚“人品”基礎之上的。

(未完待續)

編後語:

歡迎樓友們繼續在公衆号專輯後面,留言您想請教鐘教授的有關詩詞方面所有問題。答案會在本刊陸續公布。

鐘教授語,讀者關注閱讀就是支援,投桃報李,非以為報也,永以為好也!

作者/鐘振振 編輯/馮 曉

點選回顧

小樓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遊蓋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蓋青青竹,風描水墨圖。

孤身随細雨,踩痛落花無。

聲明:部分圖檔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删除。

在《小樓聽雨詩刊》公衆号釋出的作品,同時會在【百度】【今日頭條】【華人号】【都市頭條】【搜狐網】【鳳凰新聞網】【UC浏覽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QQ浏覽器】【QQ看點】【360圖書館】等主流平台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自行關注并查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