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作者 |「潘慕白」

首圖 |「莫修-文」

如果做夢是一種職業,相信現在流行的“躺平”将瘋了一般風靡開來。這樣真是美事一樁,餓了,做個夢,天上會掉個大餡餅,想談戀愛了,天上會掉下個林妹妹。從此,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睡上層樓,一夢可銷萬古愁。

心懷大志的,便會去争去搶最高薪最高興的工作崗位,比如“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一夜成名這種大夢,古人就常做。不過在古代,它不叫一夜成名,而是一舉成名。

古人想要一夜之間揚名立萬,得靠科舉。正所謂“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基本上沒有其他的好路子,有志者,全往科舉這條路上狂奔而去,甚至裸奔而去——為這個夢,窮得當衣服的不少。而對于隻需躺平便可一夜成名這種事,古人連想都不敢想。

但是,在古代,還真有一個人物,是貨真價實一“夜”成名的主兒,他就是唐代張繼。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上@喜瑪拉雅北坡的魚,下@太倉攝客 ▲

張繼也做夢,是以他參加科舉考試,但可惜,他落榜了,他一舉成名的夢,碎了一地。

他踩着一地的夢的碎片,如踩着鋒利的玻璃渣子,經過蘇州。他沒有走進姑蘇城,姑蘇城的繁華,會華麗麗地割傷他灰溜溜的心,于是他隻好宿于姑蘇城外楓橋岸邊的船上。

那一夜,他失眠了,失了一個千古不朽的眠。他隻知一舉成名,不曉得還有一夜成名這等好事,否則他肯定會好好睡一覺,隻待一夢醒來,他便聲名遠播,婦孺皆知,圈粉無數。

黃昏悄至,讓他昏頭昏腦。他坐在船上,哪裡也不想去。繁華熱鬧是别人的,他隻有愁心一顆。

很多很多年後南宋陸遊借梅言志,說“已是黃昏獨自愁,更着風和雨”,斷橋邊,荒無人煙,寂寂流年,那株梅花倍受冷落,怎一個愁字了得,卻還要經曆凄風冷雨,愁上加愁。

張繼的愁,表現出來就是靜靜地發呆,沒有凄風如刀像一個劊子手把他出賣,也沒有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地拍。他的愁,就是從黃昏到午夜,看着月落了,聽着烏啼了,感受着霜滿天了,而人醒着。人醒着,想睡,又隻能對着江邊楓樹和點點漁火憂愁而眠。閉上眼,卻不料,不遠處的寒山寺又把鐘聲敲到了船上來,在這夜半時分,分外凄寒。

張繼哀歎,繼而寫了一首詩:

《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太倉攝客 ▲

張繼不過是把那一夜有關幽寂清冷的所見所聞所感寫了下來,他覺得那一夜他失眠在自己的萬古愁裡,可是讓他萬萬想不到的是,這首詩,火了。

一舉不成名,一夜卻火爆天下,張繼簡直就是“一夜成名”的代言人,他的逆襲故事,堪稱教科書級。

從此,當我們夢想破滅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自我加點心靈雞湯,然後信心滿滿地對自己說一句:“加油,守夜人!”難怪現在那麼多熬夜的年輕人,原來,他們早已深悟做個“守餡人”不如“守夜人”。

靠一詩成名,除了張繼,還有“孤篇壓倒全唐”的張若虛,他寫下了一首《春江花月夜》,還有南宋詩僧釋志南,他寫了一首《絕句》。

而靠一個夜晚,一夜成名的,唯張繼一人。他那一夜的失眠,從此千古不朽。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莫修-文 ▲

《楓橋夜泊》一出,迅速飙蹿唐詩熱搜榜。一個新人,一夜之間,一詩成名,這簡直就是頭條所需的硬核要素。

張繼火了,成功進階大唐詩壇,随之楓橋、寒山寺也熱了起來,而且名聲大噪。千百年來,楓橋和寒山寺,引得無數人前來探訪,隻為來看一看那“江楓漁火”,隻為來聽一聽那“夜半鐘聲”。詩人來尋找靈感,離開時還要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雙眼,附庸風雅者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他們來了以後,絕對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全奔着漁火和鐘聲了。

光來的名人大佬就很多,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劉禹錫,宋代的陸遊、範成大,明代的唐伯虎、王寵,清代的沈德潛、吳偉業,還有乾隆皇帝,都是慕名而來,他們流連忘返,寫詩題詠。

《楓橋夜泊》從此成為千古絕唱。張繼因為一個失眠的夜,成功圈粉,而且粉絲量驚人。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太倉攝客▲

一首詩成圈粉利器,這是讓人羨慕嫉妒恨的,但是這首詩,确實厲害,讓人無話可說。不過,張繼卻是以一直火了一朝又一朝,火了百年又千年,粉絲也圈了這朝連那代的,這就可能讓人産生一種不科學的感覺。

粉絲文化自古有之,而靠一首詩圈粉,成為流量明星,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問題在于,想要一直火下去,不涼涼,明星的粉絲文本内容生産要跟上來,而且要向高品質、多元化方向推進,才能達到長居頂流不掉粉的終極目标。

張繼顯然不是,他存世的詩,大概四十多首,而除了《楓橋夜泊》,其他的并非一無是處,但傳播力差了不止一大截。

《楓橋夜泊》如此火,張繼有哪些神操作?其實,其中的秘訣,完全與張繼無關。

張繼寫這首詩時,他壓根兒想不到自己能一詩成名,真是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莫修-文 ▲

《楓橋夜泊》火到宋代,歐陽修在其所撰《六一詩話》中談到“詩人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時列舉了前人幾首詩中的句子,其中就有張繼的“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歐陽修說:“句則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撞鐘時。”

一石激起千層浪!歐陽修是誰,他可是當時大宋王朝的文壇宗主,一代大儒,詩品、人品都是一等一的。他說話的分量可不輕,但當時還是有人對歐陽修的說法提出異議,比如同時代的葉夢得就在他的《石林詩話》中說:“歐陽文忠公嘗病其夜半非打鐘時。蓋公未嘗至吳中,今吳中山寺,實以夜半打鐘。”

到了南宋,這場争論還在繼續,陳岩肖《庚溪詩話》中列舉了白居易的“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溫庭筠的“悠然旅榜頻回首,無複松窗半夜鐘”,來說明“前人言之,不獨張繼也”,以此證明夜半鐘聲,并非虛言。

文壇之上,圍繞張繼這兩句詩,不知多少年裡,一直有着激烈的讨論。百家争鳴,自然形成了濃厚的學術氛圍,使得《楓橋夜泊》長盛不衰。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上@太倉攝客,下 @莫修-文▲

據說有人還專門實地調查,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最後證明,唐時蘇州寺院确實有半夜打鐘的事實,是為“分夜鐘”。

歐陽修所言有失偏頗,但他的質疑,讓張繼的《楓橋夜泊》又飙升了不知多少個熱度。

《楓橋夜泊》之是以脍炙人口、譽滿古今,還離不開題詠者的推波助瀾。

當時張繼詩一出,震驚文壇,有去楓橋和寒山寺者,大多不敢題詩,因為生怕贻笑大方。當然因為太喜歡《楓橋夜泊》了,後來人還是忍不住題詠不斷。

這些題詠詩及慕名而來者為楓橋或寒山寺作的詩不勝枚舉。比如唐代杜牧的“惟有别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一說張祜詩),宋代孫觌(dí)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 元代張仲深的“萬裡西風吹落日,五更漁火亂滄波”, 明代高啟的“畫橋三百映江城,詩裡楓橋獨有名”,清代吳妍因的“未谙張繼詩中意,來撫寒山寺裡碑”。清代愛下江南的乾隆皇帝還專程來到寒山寺,禦駕親臨自當題詠一首,詩中感歎“千秋過客不一況,或聽歡欣或悽怆”。

口口相傳,詩詩相詠,文壇大佬、後輩新生力量助推,張繼想不火都難。張繼就是落了個榜,失了個眠,楓橋夜泊到天亮,然後就圈粉粉成行,成就千古奇談。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太倉攝客 ▲

羨慕嗎?羨慕。但那一個失眠的夜晚,隻屬于張繼。

那一夜的落月,那一夜月落裡的啼烏,那烏啼聲中的滿天霜,那霜滿天裡的江楓和漁火,都隻屬于他,一個不眠人。

說明:本文配圖均已獲得授權,圖檔版權歸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嚴禁商用。攝影作者前帶有@符号的,均為微網誌賬号名稱。

或許您會喜歡潘慕白系列作品: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張繼:楓橋夜泊到天亮,無心圈粉粉成行。

轉發是最大的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