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64)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64)

鐘振振博士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64)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64)

歐陽修《生查子》詞之“花市”

生查子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〇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學友某君問:鐘先生好!請教一下,歐陽修這首詞裡的“花市”究竟如何解釋?謝謝您!

鐘振振答:“花市”,本義是買賣花卉的市場。

據古代文獻,至遲晚唐時期,成都府(今成都市)已經有這樣的市場了。

蕭遘《成都》詩曰:“月曉已開花市合,江平偏見竹簰多。”

韋莊《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詩曰:“錦江風散霏霏雨,花市香飄漠漠塵。”錦江,亦在成都。

其他城市有沒有?不敢說沒有。但文獻阙如,難以考知。

李商隐《唐梓州慧義精舍南禅院四證堂碑銘》曰:“況刹懸慧義,山聳長平。花市分區,香城轉轸。”所寫乃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省綿陽市三台縣)的一處佛寺。文中的“花市”,是比喻,還是“廟會”性質的集市?因為是孤證,難以引義,隻能存疑。

至歐陽修所生活的北宋時期,可考知的有“花市”的城市,就多一些了。例如:

(一)首都東京,即今河南省開封市。宋·劉昌詩《蘆浦筆記》載佚名《鹧鸪天·上元詞》十五首其十三曰:“憶得當年全盛時,人情物态自熙熙。家家簾幕人歸晚,處處樓台月上遲。〇花市裡,使人迷。州東無暇看州西。都人隻到收燈夜,已向樽前約上池。”這是金人占領北中國後,南渡士人懷念故國之詞。所謂“都人”自是東京的居民。“上池”,指到東京的名勝金明池去遊覽。

(二)西京河南府,即今河南省洛陽市。在宋代,洛陽的牡丹就著稱于世了。宋·曹組《水龍吟·牡丹》詞曰:“三月春光,上林池館,西都花市。”朱敦儒《鹧鸪天》詞曰:“極目江湖水浸雲,不堪回首洛陽春。天津帳飲淩雲客,花市行歌絕代人。”曹勳《訴衷情·宮中牡丹》詞曰:“西都花市錦雲同,谷雨貢黃封。”又《朝中措》(酴醿芳架引繁英)詞曰:“更與洛陽花市,一齊移在宮庭。”西都,即西京。

(三)益州,即今成都。成都“花市”,自唐至宋,長盛不衰。宋·張詠《悼蜀四十韻》詩曰:“蜀國富且庶,風俗矜浮薄……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慚怍。”

(四)潤州,即今江蘇省鎮江市。宋·仲殊《南徐好》詞十首其三《渌水橋》曰:“南北岸,花市管弦聲。邀客上樓雙榼酒,舣舟清夜兩街燈。”南徐,即鎮江的古稱。

(五)揚州,即今江蘇省揚州市。在宋代,揚州芍藥聞名全國,

宋·王觀《揚州芍藥譜》曰:“揚之人與西洛(洛陽)不異,無貴賤皆喜戴花,故開明橋之間,方春之月,拂旦有花市焉。”曹勳《臨江仙·賞芍藥》詞曰:“嫩綠陰陰台榭映,南風初送清微。揚州花市進芳菲。”

鐘振振教授答疑信箱(64)

到了南宋,有“花市”的城市名單上,又增添了首都臨安府(今杭州),見宋·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潛說友等《(鹹淳)臨安志》;還有紹興府(今浙江省紹興市),見宋·施宿等《(嘉泰)會籍志》。但這些都在歐陽修生活的年代之後,就不必征引了。

歐陽修在洛陽、開封、揚州這三個有“花市”的城市都做過官。是以,他這首詞裡的“花市”究竟在哪座城市,不好确指。其實也不須确指,因為他這首詞本來就屬于文學虛構。

這首詞的時間背景是“元夜”,也就是元宵節夜。農曆的正月,立春前後,花的品種還不多,“花市”上賣得更多的當是應時應景的花燈。宋人元宵詞裡,常提到“花市”。如周邦彥《解語花·元宵》曰:“風銷焰蠟,露浥烘爐,花市光相射。”毛滂《浣溪沙·上元遊靜林寺》曰:“花市東風卷笑聲,柳溪人影亂于雲。”李邴《女冠子·上元》曰:“帝城三五,燈光花市盈路。”王之道《漁家傲》詞曰:“燈火熙熙來稚老。喜逢燈夕都齊到。花市绮樓随處好。”皆是其例。這些詞裡,突出的是“燈”而不是“花”,可見元宵節那個時段的“花市”,是以“花燈”為主的。

宋代賣花燈的市場,也有直接稱“燈市”的。如宋·柳永《西施》詞曰:“柳街燈市好花多,盡讓美瓊娥。”陳師道《和元夜》詩曰:“笳鼓喧燈市,車輿避火城。”王庭珪《點绛唇》(春入西園)詞曰:“笙歌沸,畫橋燈市,一夜驚桃李。”陳克《鹧鸪天·寄友人》詞曰:“山茶處處春猶淺,燈市人人夜不歸。”寫“燈市”的詩詞,往往也寫到“花”。

就元宵節而言,“花市”也好,“燈市”也好,稱呼不同,其實并沒有什麼根本的差別。在詩詞中,稱“花市”還是稱“燈市”,有時不過是為了避免用字的重複。如上下文有“燈”字,則稱“花市”;如上下文有“花”字,則稱“燈市”。

【附注】

有學者認為此詞作者為南宋朱淑真。這是錯誤的。兩宋之交曾慥所編選的《樂府雅詞》,已經收了歐陽修這首詞。《樂府雅詞》編定于宋高宗紹興十六年(1146),那時朱淑真還未成年呢。

編後語:

歡迎樓友們繼續在公衆号專輯後面,留言您想請教鐘教授的有關詩詞方面所有問題。答案會在本刊陸續公布。

鐘教授語,讀者關注閱讀就是支援,投桃報李,非以為報也,永以為好也!

作者/鐘振振 編輯/馮 曉

點選回顧

小樓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遊蓋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蓋青青竹,風描水墨圖。

孤身随細雨,踩痛落花無。

聲明:部分圖檔僅為欣賞、交流、分享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編輯删除。

在《小樓聽雨詩刊》公衆号釋出的作品,同時會在【百度】【今日頭條】【華人号】【都市頭條】【搜狐網】【鳳凰新聞網】【UC浏覽器】【天天快報】【騰訊新聞】【QQ浏覽器】【QQ看點】【360圖書館】等主流平台網頁版同步刊出。敬請作者自行關注并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