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看上海跨界美女作家小荷的創作情懷

作者:作家小荷
再看上海跨界美女作家小荷的創作情懷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病人

都需要醫治和重生

無論開始還是結束

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

繼續走下去

永遠走下去

帶着愛的堅定和力量

就是我們的重生

《重生2019》小荷

2019年5月,上海跨界美女作家小荷的新作《重生2019》正式出版,與廣大讀者見面。這是繼《旖旎》《我想和你一起生活》《青城之戀》等作品後,又一部聚焦醫生群體的情感大作。在這看似有些沉重的題目之下,我們看到了一個作家值得尊敬的創作情懷。

再看上海跨界美女作家小荷的創作情懷

小說特别的叙事結構,讓讀者不禁想起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經曆過敗血症折磨後,博爾赫斯創作了短篇小說《南方》。在這個被稱作“幻想小說”的短篇中,博爾赫斯故意模糊了現實與非現實的叙述,以如此特别的美學意圖,引領讀者進入一個别有深意多層叙事空間:久病初愈的達爾曼去南方旅行,在一家小酒店陷入“挑釁者與被挑釁者”的對立關系,面臨決鬥,撿起陌生人抛來的匕首迎接忽然而來的死亡命運。在這關鍵的地方,博爾赫斯寫道:如果說,達爾曼沒有了希望,那麼,他也沒有了恐懼。而達爾曼握在手中的《一千零一夜》,硬生生讓這個悲劇性的故事有了點童話色彩。

在女性先鋒主義作家小荷的《重生2019》中,我看到了相似的故事結構,相似的主題。汪琦、殷娓娓、安穆天、羅雅芝……一個個人物帶着這樣那樣的傷痛輪番登場。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它就像一種病,随時出現,随時終結,似乎擁有摧毀一切的力量。同時,作為小說家的殷娓娓用旁觀者視角,講述了駱曉舟、溫泉、蘇醒、方正、大林、小林、潘媛、水建軍、楊月、楚楚、奇奇等人物複雜的情感糾葛。在叙事中,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錯使用,充分發揮各自的作用,叙事的局限性和主觀性被抵消,可以說相得益彰。表達出作家小荷對所有生命的尊重:每個人都是故事的主角。

再看上海跨界美女作家小荷的創作情懷

春江市,作為故事的發生地,制造了希望,也孕育了病痛。在快節奏的都市社會發展中,從不缺乏外表光鮮亮麗的人。然而,作家小荷的關注點并不在于榮光的表象,而是隐藏在表象下的“問題”,或者換用書中的語言,隐藏在身體中的“病”。都市鳳凰男,無性全職太太,表裡不一的急診科醫生,情願活在童話裡的孤獨女人……他們要麼物質财富豐盈,要麼事業風生水起,盡管看上去應有盡有,然而暗夜裡,每個人都深感痛苦與日俱增,有增無減。肉體和心靈的互相影響,讓他們都不堪負重。有些人永遠離去,有些人卻漸漸獲得了重生。

醫生,是人世間唯一有勇氣和能力對抗疾病,驅趕死神的群體,在小荷的故事裡,走下神壇,向人們展示最真實的樣子。或許,他們當中也曾有為了事業有成低下身段,曲意逢迎的;也有曾無法抵抗地位和财富的誘惑,最終随波逐流的。但這一切的錯,都是人性犯下的。普洛替諾說:人類處于神與禽獸之間,時而傾向一類,時而傾向另一類;有些人日益神聖,有些人變成野獸,大部分人保持中庸。作家小荷用别具匠心的叙事方法,把兩類人召喚到一起,以此來展現人性的複雜和沖突,鼓勵人們勇敢面對自我,追求物質之外的價值和美好。

小說節選

好像擁有了他人豔羨的一切,到今天才發現,像是一個裝寶物的袋子破了個大窟窿,所有的寶物都在不知不覺中溜走了。

這段話中的“他”,是小說中的人物安穆天——春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小說開篇即是安慕天被送入手術室,氣氛陡然緊張起來。随後,在多達二十幾章的中間叙事之後,又在第二十六章結尾處,以安穆天被送到急救室結束,呼應開篇。小說的叙事弧線在輻射醫院、官場、家庭,更遠及德國之後,最終閉合,形成一個巨大的“叙事圓環”,實作了結構上的完整無缺。再思小說的題目《重生2019》,我忽然發現作家小荷的用心良苦。她要用貫穿始終的“瀕死”,讓人們在恐慌忐忑中自我檢討,進而去珍惜真正應該珍惜的。

小說在“結局”篇,這樣寫道: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病人,都需要醫治和重生。

無論開始還是結束,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

繼續走下去。

永遠走下去。

就是我們的重生。

感謝作家小荷,用超強的創作責任感和敏銳的情感捕捉能力,讓我們如此審視人性的涅槃重生。英國詩人羅伯特.勃朗甯說:“愛情、希望、恐懼和信仰構成了人性,它們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在《重生2019》中,我們感受到普遍存于人性的深深恐懼,堅持對未來總有希望的信仰,攜愛追求新生。

關于“重生”,它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的永恒主題。這主題雖然沉重,卻有着非比尋常的現實意義。隻有揭示人性的缺點,人類才能不斷改過向善,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傳說,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就要背負着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并使自身得到永生。

再看上海跨界美女作家小荷的創作情懷

英國牛津大學植物學教授丹尼斯.弗萊爾親自為《重生2019》題寫後記——愛是靈魂的歌唱。他盛贊作家小荷在創作中的孜孜以求,稱她是相信真愛的作家。并用極其植物學的邏輯,這樣解釋道:我們人類的情感,就像那些播撒下去的種子。每一次的生長,就是一次重生。

願作家小荷的創作才情如植物般生機盎然,永遠保持鮮活的生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