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作者:a秦風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位于鹹陽市儀鳳北街口,北依畢塬,南望渭水,寺院南北寬,東西窄,呈四合院狀。據記載,安國寺建立于隋,盛于唐,明萬曆1573年重修,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先有安國寺,後有鹹陽縣,安國寺是鹹陽最早的一家佛教寺院,《舊鹹陽縣志》載“安國寺内,石佛一,銅像三,一佛,一關帝,一無量”至解放前夕,随着寺廟的破壞而流失,現有寂照和尚碑一座,存放于鹹陽市博物館内,安國寺也是因為寂照和尚碑上有安國寺字遂襲其名。1990年渭城區人民政府公布安國寺舊址為第二批區級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還現存有鹹陽最早的行政公署,它以磚、木為主要結構,上下兩層,底下為三間房,以中門為主道。這裡曾是共産黨的一個秘密基地,直接傳送了黨中央的資訊,很多資訊和情報通過這裡發送到了延安,也是為人民解放軍輸送糧食和彈藥的一個轉送站,這裡曾建立了紅色政權傷病員的解救地,後改為醫院,解放後又成為鹹陽的行政公署,為中國的革命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在行政公署旁有一塊石匾,是康熙三十六年禦筆親書賜予鹹陽名将殷化行的,匾長340厘米,寬89厘米,厚22厘米,上書“深沉節制”四個大字,印文為“康熙禦制之寶”周圍雕刻二龍戲珠圖案,文物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極高。殷化行,字熙如,鹹陽靳裡村人,生于公元1643年,卒于1710年,清朝将軍,本姓殷,因幼年撫于王姓家中,遂稱王化行,升任提督後請回本姓,康熙九年武進士,在“平定三藩和剿滅噶爾丹戰役中建有大功而受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安國寺——鹹陽公署——康熙禦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