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了沈陽,這一戰明軍損失的人數高達70000人,當然這些人也不全都被殺了,也有一部分人選擇了投降。
在投降的人中,有一個叫曹錫遠的人。曹錫遠不是普通士兵而是一名将官,而且是将門世家。相傳他的祖上是宋朝的開國元勳曹彬,不過有關專家考證,曹家頂多那追溯到明初的懷遠将軍曹俊。曹家自曹俊之後,一直以世襲的軍職駐守在遼東。
曹錫遠投降之後就“銷聲匿迹”,他的兒子曹振彥因為有将門家學,又懂紅衣大炮,是以很快就脫穎而出。當時女真的俘虜,一般都會配置設定給各旗當包衣。曹振彥一家被配置設定到了正白旗,當時正白旗說了算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多爾衮。
熟悉曆史的朋友都知道,女真能入主中原,多爾衮的功勞很大,後來甚至傳出了孝莊太後下嫁多爾衮,多爾衮才沒有硬搶皇位的傳說。曹振彥身為多爾衮的部下,自然也是混得風生水起。等到多爾衮這個大靠山去世時,曹振彥已經當上了從三品的高官。
而真正讓曹家走向輝煌的,是多爾衮去世以後,正白旗和兩黃旗一樣,成了皇帝的直轄,曹家由此開始接近皇權。曹振彥的下一代叫曹爾玉,他的妻子孫氏曾是康熙皇帝的保姆,因為康熙寫字連筆,曹爾玉後來就把名字改成了曹玺。
因為曹玺是“自己人”,且又十分有能力,是以康熙皇帝登基之後,就給了他江甯織造這個肥差。當然康熙并不光是想照顧自己人,而是當時的江南一帶,對清廷還不是那麼認可,是以康熙需要一個自己人在那充當耳目。
康熙的心思自然瞞不過底下人,是以當地人對曹玺自然格外尊重,而且江甯織造本就是肥差,是以曹家由此開始變得名利雙收。曹玺之後,接替他位子的人是他兒子曹寅。曹寅因為自小和康熙一起長大,又有曹家本身和康熙的羁絆,再加上他能力不凡,是以曹家在他這一代達到了頂峰,康熙六次南下,四次都是住在了曹寅家。
曹寅這個人不光擅長處理政務,還在康熙的安排下廣泛接觸當地的各界人士,再加上他和康熙的關系,以及他本人的職務,可以說當時的曹家真是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名還有名,那是真正的顯赫一時。
不過有些事一旦到達了巅峰,自然就會往回落,曹家也不例外。曹寅接待康熙雖然在表面赢得了風光,但實際上卻落下了很大的虧空,而在康熙這個“老好人”去世以後,接他班的又是以嚴苛聞名的雍正皇帝。
曹寅的下一代是曹顒,但是他去世的早,曹家的江甯織造就落到了曹顒堂弟曹頫身上。當曹顒去世時,留下了一個遺腹子,這個孩子就是曹雪芹。因為曹頫的位子是從曹雪芹的父親身上得的,是以他對曹雪芹有着特别的感情,一邊希望他能成才,一邊又不好真的太過苛責。
當家的男主人都不敢嚴管曹雪芹,别人自然就更不會去嚴厲管教他,而當時的曹家雖然已經沒落,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家依然算是富貴人家。是以曹雪芹這個富家子,就在缺乏管教,且生活優渥的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曹雪芹在過了十幾年的風光生活之後,曹家因為被雍正問責而徹底沒落,曹家在江甯屬于“出差”,在差事辦砸了之後,一家人隻好“回家”北返至北京。沒了油水豐厚的肥差,又不受當朝的皇帝待見,還欠了那麼多的虧空,是以曹家人在“回家”之後自然也不可能過的好。
曹雪芹從小吃過、見過,家裡也算是詩書傳家的世家,是以他家雖然落魄了,但是曹雪芹卻并不甘心,他很想做出一番事業來重振門楣。是以在曹頫“失去了鬥志”之後,曹雪芹就站了出來,據一些記載顯示,年輕時的曹雪芹很是結識了一些人,他結識人的目的,應該有很大的可能是尋找出頭的門路。
但是曹雪芹是犯官之後,加上他以前不喜歡八股文這種應試的學問,是以他一直在仕途上沒能有所存進。“學而優則仕”這條路走不通以後,留給曹雪芹的機會就不多了。有人可能會說,不入仕為官,去做個生意經商不行嗎?
清朝時的商人雖然可以盡情享受生活,但那絕不是世家子弟眼裡的“正途”,是以這條路曹雪芹是“不屑”去走的,而且他即使走了也也打達不到光耀門楣的目标。那麼無法入朝為官,他怎麼才能一展自己的抱負呢?
那就唯有著書立作了。據有些專家考證,《紅樓夢》的前身是曹雪芹年輕時寫的《風月寶鑒》,後來曹雪芹下定決心著書立作之後,他才開始重新把《風月寶鑒》給完善起來。
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可能會問,在《紅樓夢》的第一回中,曹雪芹曾經寫過自己寫書的原因,是因為“當日所有之女子”都不讓須眉,曹雪芹為了不讓閨閣中人的事迹泯滅,是以才“假語村言”。
好像從表面上看,曹雪芹寫書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追憶往昔,為閨閣中的奇女子“昭傳”嗎?
這種了解有一定道理,曹雪芹寫紅樓夢的目的,其實還有很多種說法。不過一部分人可能忽略了一處細節。
曹雪芹說他這本書曾“批閱十載,增删五次”。他為什麼會對一本書傾注如此多的心血呢?隻是為了懷念青春期遇到過的那些莺莺燕燕嗎?隻是為了追憶往昔的風光歲月嗎?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他費盡心血寫這本書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想傳名,當一個文人無法用功名青史留名的時候,還有什麼比寫一本書更能千古留名呢?
如果沒有這本書,我們會去了解一個沒落的世家子弟嗎?如果沒有這本書,我們會記住清朝曾經有一個曹家嗎?
今天,有幾個人不知道《紅樓夢》,又有多少人通過這本書了解了曹雪芹,了解了曹家的興衰。未來,這本書還會繼續流傳,還會有更多的人想了解這本書背後的故事,曹雪芹永遠不會被忘記,曹家自然也不會消失在故紙堆中......
勸君莫彈食客铗,
勸君莫叩富兒門。
殘羹冷炙有德色,
不如著書黃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