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甘肅敦煌佛爺廟灣魏晉墓彩繪磚

馬建華

中國自西漢晚期以來,各地的大墓已出現用繪畫裝飾墓室的習俗。至東漢中期以後,随着豪宗大族厚葬之風的盛行,喪家廣受赙贈,賓客上冢要進其内,墓中壁畫競為華觀。曹魏之後提倡儉葬,中原地區在中央政權的直接控制下,厚葬之風有所收斂。河西地區雖亦被禁,但山高地遠、鞭長莫及,故在河西地區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彩繪磚墓。

魏、晉時期是古代甘肅敦煌地區政治、經濟發展的鼎盛時期,也是這一地區彩繪磚藝術發展的極盛期。大量的彩繪磚生動精美,充實了中國古代繪畫藝術。

敦煌佛爺廟灣出土的彩繪磚是甘肅河西地區古代繪畫藝術的一枝奇葩。墓中的照牆上砌有制作精緻的彩繪磚雕的支柱、鬥拱。照牆的主體是采用平堅交錯方法砌築,在磚面上繪有精美畫像。繪畫内容是以飛虎、雙魚、白象、鳳鳥、神鹿、有翼神馬等珍禽瑞獸為主,以古代神話與傳說故事如托山力士、李廣射虎、伯牙聽琴為副。畫面絢麗多彩、鮮豔奪目。墓内的彩繪磚則以小塊形式零散分布在墓壁與墓穹隆頂交接之處。繪有屋舍和牛車、雞群、驗糧及母子戲嬉

等墓主人的生活場面。畫面生活氣息濃郁、自然祥和。在有些墓的主墓室四壁上方繪有瑞獸卧羊圖。還有些墓的主墓室頂中部繪有構圖對稱、色彩豔麗的蓮花藻井。

敦煌彩繪磚的繪畫方法可分兩大類型。一種是先在磚面上塗刷白色襯底、用線條勾勒輪廓後,再填繪色彩以托出畫面的神韻。另一種方法是在裸露的磚面上直接用墨線勾畫,線條流暢、舒展,繪出的畫面生動自然、富有動感。

敦煌彩繪磚的繪畫内容表現了人類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兩方面。多數彩繪磚繪有珍禽瑞獸和古代神話、傳說,表現了對神仙幻境的向往。墓室内的部分彩繪磚所繪的是人們的日常生活,平靜、和睦而充滿快樂。這展現出了敦煌地區古代畫匠把握、駕馭各類題材的能力以及成熟的繪畫經驗和技巧。正是這些民間畫匠,創造了中國傳統的繪畫藝術。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進食(31.5×16cm)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獵射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母子嬉樂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牛車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撮糧

摘自《中國古代壁畫精華叢書 甘肅敦煌佛爺廟灣魏晉墓彩繪磚》

重慶出版社2000年7月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延伸閱讀: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牧畜畫像磚40720(複制品)

魏晉(公元220年—420年)

長34.5厘米,寬17厘米,厚5厘米

甘肅省博物館藏

該磚四周繪紅色邊框,最右側有一男子在放牧,右下角朱書“牧畜”。有學者将河西走廊地區劃入“北方長城地帶”,是文化地理角度下的“農牧交錯帶”,即該地帶農業和畜牧業互動作用并不斷發展。魏晉時期河西出土的衆多牧畜題材及農耕題材畫像磚正是這一區域特點的展現。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塢堡射鳥畫像磚2036

長42.5厘米,寬21厘米,厚6.5厘米

2001年甘肅省高台縣苦水口1号墓出土

高台縣博物館藏

該磚左側繪一塢堡,塢堡正中有門,牆上設有垛口。塢堡外繪一高大樹木,樹枝上有兩隻黑鳥停留,樹下男子正在引弓射鳥。

射鳥是承自漢代畫像的重要題材,學者們對此題材的觀點主要分為射爵求官與祭祀,另外還有驅鳥、獲鳥、禮儀性射鳥等觀點。該磚原位于采桑與牛耕之間,采桑與牛耕都是春季重要的農事活動,按《四民月令》記載,清明“治蠶室”、谷雨“蠶畢生”婦子需“勤其事”。春季地氣始通應耕地,夾在其中的射鳥圖或是為了驅趕桑樹上的鳥,或是為開春氣、通萬物的禮儀性射鳥行為。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采桑畫像磚2038

長42厘米,寬21厘米,厚7厘米

2001年甘肅省高台縣駱駝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該磚中央繪一棵高大桑樹,樹下左右各站一女正在采桑。左側女子一手提桑籠一手采桑,右側女子一手提桑籠一手持桑鈎采桑。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羌女送行”畫像磚3013

長34.5厘米,寬16.7厘米,高5厘米

1993年果園西溝村六組墓葬M7出土

酒泉市肅州區博物館藏

該磚描繪了一男子騎于白花色駿馬上回望,一女子面露愁容,作依依惜别狀。女子長發披肩,身着圓領淺地裘氅,長裙襲地,身背挎壺站立送行,有學者認為這是羌族女性的形象,是河西地區民族融合、通婚的展現。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剪布畫像磚2077

長43厘米,寬 20.5厘米,厚6厘米

該磚以白垩塗底,磚面上方繪屋檐,描繪了二女子共執一布準備裁剪的場景。魏晉時期,錢制混亂,錢币标準反不如絹帛價格穩定,絹帛逐漸取得了貨币地位,該時期史料中涉及物價的多用匹為機關。前涼張軌據涼州之前,河西地區多以絹代錢,畫像磚中剪布或為制衣,或是以圖像形式表現了《晉書·張軌傳》中索輔所言“裂匹以為段數”的場景。磚原位于墓中室南壁中層。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牛車出行畫像磚(複制品)2032

長43厘米,寬20厘米,厚6.5厘米

磚上繪一男子駕牛車前行,後有一婢女一手托盤一手提扁壺随車前行。磚原位于墓前室西壁中層。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庖廚畫像磚

甘肅省嘉峪關市新城魏晉1号墓出土

嘉峪關長城博物館藏

磚四周勾紅色邊框,右側繪一男子在案上切肉,身後有兩盤切好的肉塊,左側一女子在烹饪,上方還懸挂有肉。

甘肅敦煌佛爺廟出土晉墓彩繪磚

仕女開箱畫像磚

甘肅省高台縣駱駝城苦水口1号墓出土

圖以白色為底色,彩繪一女子開箱取衣物的情景。女子束高髻、戴钗,面部妝容清晰,衣着精美鮮豔。人物一手開啟箱蓋,一手探入取物,非常具有生活氣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