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作者:曆史有點冷

1932年,剛當上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委員長的蔣介石收到了一份“禮物”,當時他正在家中休息,警衛員報告說,有人送來了一個包裹,蔣介石問:“何人送的何物?”警衛員回答:“不知何物,但來人說是何香凝先生送的。”蔣介石一聽何香凝先生幾個字趕緊接過來拆開看,裡邊是一條舊裙子,上邊還有一首詩,内容盡是對他的譏諷,蔣介石默讀了一遍,臉上一陣青一陣白,但始終不敢發作。

何香凝先生到底是什麼人?老蔣為何不敢發作?今天冷哥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身為新中國的創始人之一,國民黨元老的傳奇女子何香凝,新來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既友善回顧往期文章,又不錯過以後精彩内容。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h1>

1878年夏,香港地産商何炳恒迎來了自己的第九個孩子,她就是九小姐何香凝。何家家境優渥,身為九小姐,何香凝從小衣食無憂,父母對她唯一的期望就是成為一名優雅的淑女,以便融入所謂的上流社會,将來嫁一個好人家,像其他千金小姐一樣,平平安安度過自己的一生。

但是何香凝一點都不安分,她從小脾氣就烈,不服管教,一家人為了小小的何香凝操碎了心。七歲的時候,她的母親開始給她纏小腳,那個時候所謂的上流社會,是看不起大腳女性的,何香凝對此很抗拒,她不想忍受疼痛,總覺得這一層又一層的裹腳布束縛了她,何香凝很不喜歡這種感覺,于是,每次母親走後,她都偷偷地将裹腳布剪掉。母親很是生氣,将剪刀藏了起來,何香凝就用平時攢下的零花錢又買了一把剪刀,藏了起來,每到晚上就會再次将裹腳布剪掉。一家人實在拿她沒辦法,最後隻能由着她來,就這樣何香凝便有了一雙天足,再加上性子又烈,何香凝始終沒能像父母期待的那樣融入上流社會,也遲遲沒有嫁人。

直到她18歲那年遇到了廖仲恺。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廖仲恺

廖仲恺是後來孫中山先生的親密戰友,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先驅,同時他也是中國共産黨的摯友,當時他才十九歲,剛和母親從美國回來不久,他的叔父廖志崗當時是清政府招商局總辦。

1896年,廖仲恺的叔父眼見他到了成家的年紀,便張羅着給他找個媳婦,廖仲恺拗不過隻能同意,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唯一要求,那就是這個未來的妻子必須是沒有裹過腳的女子。廖仲恺這樣堅持可以了解,畢竟他在美國長大,思想開放的他堅決不娶小腳女子。

廖志崗雖然認同侄子的看法,但是想要找一個門當戶對還不裹腳的女性,在當時談何容易,哪怕是在農村,這樣的女性都不好找,更别說是在香港。一時間,廖家公子打算找一個大腳女性為妻的消息在香港的上流社會傳開了,雖然大家都知道了,但是始終沒人找上門來談這門親事。

在數日之後,一位媒人找上門來,興緻匆匆地跟廖志崗叔侄二人說,你們廖家要找的不裹腳的千金找到啦!媒人口中的這位千金,正是何香凝。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何香凝

本來因為偌大的香港找不到一個不裹腳女子而失落的廖仲恺一下子欣喜萬分,心中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這位敢于反抗封建禮教的女子,何家人對于這樁婚事自然是欣然同意,自己的女兒正愁嫁不出去呢。

何香凝心中卻有些不喜,她不喜歡家人在不經過自己同意的情況下,就将自己的終身幸福交給一個陌生男子,便提出了見一面的要求。于是兩個人見了一面,起初見到廖仲恺的時候,何香凝對這位算不上高的男子沒什麼特别的印象,但是在談話中,何香凝逐漸發現,廖仲恺胸懷大志,眼界開闊,談吐不凡,這樣的他很快俘獲了何香凝的芳心,而何香凝性格剛烈但卻知書達禮,這正是廖仲恺尋找依舊的靈魂伴侶。

1897年,兩人成婚,搬到了廖仲恺哥哥廖恩焘家中的閣樓上,何香凝每天陪伴着丈夫讀書,作畫,吟詩,可謂是其樂融融,她還将兩人的愛巢取名為雙清樓,并且自号雙清樓主。根據何香凝後來回憶,那段日子是她終生難忘的美好時光。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1">從夫妻到戰友</h1>

就在他們婚後的第二年,戊戌變法失敗,衆多年輕人把救國的目光投向了國外,學子們紛紛前往日本留學,探求救國之路,廖仲恺也不例外,但是他也有憂慮。去日本留學要花去一大筆錢,家境沒落的他沒有能力負擔,而且自己的妻子又該怎麼辦呢?廖仲恺心中滿是惆怅。

雖然他沒有将這件事情告訴何香凝,但是兩個人恩愛已久,早就心有靈犀。見自己的丈夫這麼為難,何香凝毅然決然地賣掉了自己的嫁妝和家中細軟,湊出了留學的費用,随廖仲恺一同赴日。在日本,天資聰穎的何香凝接受了不同于中國傳統教育的新式教育,心中萌發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熱忱。

在1903年初秋的一個夜晚,何香凝與丈夫一起到神田中國留學生會館參加集會,正是在這場集會上,他們結識了孫中山,當時孫中山先生正在發表愛國演講,字字激昂,句句憤慨,這些話語就像是震人心魄的鐘聲,讓何香凝夫婦感觸頗多。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由于集會上人太多,他們沒有辦法和孫中山先生單獨交流,集會結束之後,他們問到了孫中山先生的住處,便登門拜訪。幾人相談甚歡,也正是從這開始,何香凝夫婦決定追随孫中山,毅然投入到民主革命運動當中。

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先生親自主持加盟儀式,何香凝成為了最早的同盟會女會員之一,九月的時候,廖仲恺從香港帶着一歲多的女兒傳回東京,經何香凝介紹也加入了同盟會。從那以後,何香凝夫婦的東京寓所就變成了革命黨人的通信站和聚會場所,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富家小姐心甘情願地當起了照料衆人茶飯的“管家”。

在孫中山先生的建議下,何香凝又進入東京本鄉女子學校學習繪畫,山水,花卉,獅虎,樣樣精通,她筆下的獅虎,雄姿勃發,英氣逼人,沒有半點女兒家的含蓄,在她看來,自己畫的不是獅虎,而是自己的祖國。她給自己的女兒取名為夢醒的原因也是因為她堅信沉睡中的中國,終有一日會從睡夢中醒來,發出震徹世界的咆哮。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何香凝作品

由于長時間的勞累,何香凝患上了嚴重的胃病,當時醫療條件不好,她的胃病遲遲不見好轉,就在這時,廖仲恺接到了孫中山先生的委派,希望他能夠去天津籌設機關,發展革命力量,廖仲恺再次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何香凝微微一笑,寬慰丈夫道:“你不用管我,救國才是最重要的。”這讓廖仲恺深受感動和安慰,在他臨行前,何香凝寫了一首七言絕句贈予廖仲恺。詩的内容是這樣的:國仇未複心難死,忍作尋常泣别聲;勸君莫惜頭顱貴,留得中華史上名。

帶着妻子的期盼與鼓勵,廖仲恺踏上了革命的坎坷道路,辛亥革命前夕,何香凝和兒女也回到了祖國,協助孫中山先生一起上司同盟會,組織反清武裝起義。

在衆人的齊心合力之下,辛亥革命成功了,腐朽的清王朝迎來了覆滅的命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2">巾帼英豪</h1>

然而紛亂的時局常常打得衆人措手不及,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為了推翻北洋軍閥的獨裁統治,1917年孫中山先生發動了著名的“護法運動”,手握重兵的西南軍閥代表陳炯明成為了衆多革命黨人唯一的期望。然而陳炯明不想耗費人力物力去打仗,隻想做自己的山大王。

廖仲恺看透了陳炯明的想法,多次好言相勸,但是陳炯明不僅不聽,還給廖仲恺發了一封電報,邀請他到惠州商議,在路上,廖仲恺被陳炯明抓了起來。

丈夫出發之後,何香凝心中焦慮,生怕出什麼意外,不幾天,果真傳來了噩耗,陳炯明炮轟總統府,火燒觀音山,擺明了要背叛。

陳香凝強忍下對丈夫的擔憂,冒着生命危險打聽孫中山先生的消息,将孫中山和宋慶齡安頓好之後,她便隻身前往陳炯明的勢力範圍,哪怕深入虎穴,她也要去救自己的丈夫。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突破了重重阻隔之後,何香凝在一座小樓中見到了被鐵鍊綁在鐵床上的廖仲恺,見到丈夫遭到這種待遇,何香凝不禁淚水漣漣,她怒從心中起,怒喝侍衛帶她去見陳炯明。

那天,盛夏的暴雨傾盆而下,何香凝一身濕衣闖進了陳炯明的軍事會議會場,在場的軍官都吓了一跳,陳炯明更是頭皮發麻。何香凝面不改色,橫眉冷對,厲聲斥責陳炯明的不仁不義,将他罵了個狗血淋頭。陳炯明擔心事情鬧大,隻能答應了何香凝放人的要求。

此後,孫中山先生決定和共産黨合作,改組國民黨,何香凝夫婦堅決擁護孫中山的這一主張,并且積極參與聯俄聯共的大事。1925年,意外發生了,孫中山先生因病去世,廖仲恺繼承了孫中山先生的遺志,奉行聯俄聯共扶助工農三大政策,而這,為他引來了殺身之禍。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廖仲恺被槍殺在中央黨部外的台階上,就在幾分鐘前,他和妻子一同下車,準備為新一天的事務忙碌。痛失所愛,何香凝淚流滿面,然而她來不及悲痛,丈夫沒有完成的救國之志,她要繼續完成,丈夫沒有看到嶄新的中國,她要替他去看。

然而,在廖仲恺逝世三年之後,孤身奮戰的何香凝最終還是堅持不下去了,她看着往日的同仁一個個背離了孫中山先生的民主理念,道不同不相為謀,從小她就不是一個願意将就的人,于是在1928年,何香凝辭去了黨内的一切職務。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1931年918事件發生之後,何香凝在報紙上發表了《對時局的意見》,要求政府對日宣戰,釋放一切政治犯,斥責蔣介石的專制獨裁統治,她還籌備舉辦了“救濟國難書畫展覽會”,為慰勞抗日将士籌集了一筆經費。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何香凝當晚便組織上海婦女界成立了支援抗戰的援助隊伍,同時要求蔣介石支援十九路軍抗戰,遭到蔣介石拒絕之後,她在一條裙子上寫下了這樣一首詩篇譏諷蔣介石:“枉自稱男兒,甘受倭奴氣。不戰送山河,萬世同羞恥。吾侪婦女們,願赴沙場死。将我巾帼裳,換你征衣去!”這也就是視訊開頭我們提到的一幕,蔣介石的臉青一陣白一陣,但就是不敢對這位巾帼英雄發脾氣。

時間很快來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夕,1949年,何香凝應邀參加新中國的籌備工作,到北京那天,朱德總司令和周恩來夫婦親自在北平火車站迎接這位白發蒼蒼的老人,10月1日,何香凝在天安門代替自己的丈夫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

送裙子嘲諷蔣介石,為救丈夫大鬧軍事會議,民國奇女子何香凝一對天足成就的佳話從夫妻到戰友巾帼英豪

新中國成立之後,何香凝沒有選擇安享晚年,在政協和人大常委會擔任了重要職務,為新中國的婦女兒童事業、華僑問題和美術事業的發展貢獻着自己的餘熱。1972年,94歲的何香凝在北京走完了他的傳奇人生。

蜀錦征袍自剪成,桃花馬上請長纓。何香凝這一生都在為了中華而奮鬥,自始至終,她都是那個脾氣倔強,深明大義,果敢而又堅定的何香凝,這樣的她,當得起“先生”二字,值得我們永遠懷念與敬仰。不知各位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喜歡本期内容的朋友請多多點贊轉發,我是冷哥,下期精彩我們不見不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