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王 雲

巍巍古邑靈台

赫赫針灸鼻祖

煌煌《甲乙真經》

代代濟世無窮......

公元215年,正是東漢末年,在甘肅省靈台朝那三裡皇甫灣,出生了一位注定要名垂青史、開山做祖的偉大人物——皇甫谧。這個出身名門世族的男孩,出生以後正值家道衰落,幼喪生母,過繼叔父,為避戰亂,十五歲時随叔父遷居河南新安(今義馬)。也許是由于母親早逝,世态動蕩,皇甫谧自幼貪玩,遊蕩無度,年及二十猶不好學。直至一次,他将所摘瓜果進獻叔母任氏,任氏沒有一絲欣慰,卻涕淚交流,說了一段驚天動地的話:“《孝經》雲‘三牲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餘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昔孟母三徙成仁,曾父烹豕從教。豈我居不蔔鄰,教有所阙,何爾魯鈍之甚也!修身笃學,自汝得之,與我何有。(《晉書·皇甫谧傳》)”叔母一席掏心吐肺、振聾發聩的教言,深深擊中了皇甫谧的内心,這個靈魂裡有着高貴種子的小夥子慚痛交加,即拜鄉人席坦為師,誓志求學,這真是“老龍王正在睡沙灘,一句話驚醒夢裡人”,從此,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青年走上了逆襲的人生。

覺醒後的皇甫谧與以往判若兩人,矢志發奮,手不釋卷,26歲時已博通百家,著《帝王世紀》,他心無旁骛,手不釋卷,專志治學,時人稱為“書淫”。42歲因身患風痹,乃攻讀醫學,鑽研針灸,以身試針,撰集《針灸甲乙經》。成名以後,七次避诏不仕,堅持一輩子做個獨立學者、民間醫生,在文學、史學、醫學、哲學方面均取得了空前成就,并在一生中完成了人生四次大超越。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四大貢獻

後世一緻的觀點認為,皇甫谧是集文、史、醫、哲為一身的一代大家,其研究領域之廣泛、成就之豐碩,世所罕見。

文學方面:著有《皇甫谧集》、《玄晏春秋》、《鬼谷之注》,玄守、釋勸、笃終三論,高士、列女等傳,《三都賦序》,并詩诔[lěi]賦頌,言辭犀利,字字珠玑,結構嚴謹,文史并重,思想性、藝術性、史料性強,強調文章的社會教育作用,開一代文風清流。

史學方面:其文史著作《帝王世紀》、《年曆》、《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郡國志》、《國都城記》等,廣納博采,考據謹嚴,把史前史的開端推到了“三皇”時代,尤其對“三皇五帝”的世系紀年及重大活動進行了補充和考證,補《史記》之缺;對曆史上地方名稱的前後變更及一個民族或王朝遷徙地名的變化作了較詳盡的考證;第一次對曆代土地、人口情況進行了較為詳實的統計和分析,整理儲存了許多珍貴的統計資料。

醫學方面:他把古代著名的三部醫學著作,即《素問》、《針經》(即《靈樞》)、《明堂》纂集起來,加以綜合比較,“删其浮辭,除其重複,論其精要”,并結合自己的親身經驗,編纂成一部為後世針灸學樹立了規範的巨著—《黃帝三部針灸甲乙經》,也稱《針灸甲乙經》,簡稱《甲乙經》。十二卷的《皇帝針灸甲乙經》在總結、吸收《素問》、《針經》、《明堂》等古典醫學著作精華的基礎上,對中國古老的針灸經絡穴位學說進行了科學的歸類整理,使之發展成為系統的科學,在醫學生命科學領域矗起一座千年豐碑。該書共收錄穴名348個,比《黃帝内經》多出了212個。明确了穴位的歸經和部位,統一了穴位名稱,區分了正名與别名。歸納總結了内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上百種病症及針灸治療方法經驗,并對五髒與五官關系、髒腑與體表器官關系、津液運作、病之标本、虛實補瀉、天人相應、髒腑陰陽配合、望色察病,精神狀态、音樂對内髒器官的影響等問題都作了深入探讨和理論上的闡述,奠定了針灸學科理論基礎,對針灸學以至整個醫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有重大價值的針灸學專著,一向被列為學醫必讀的古典醫書之一,“是醫人之秘寶”。由此他被人們稱做“中醫針灸學之祖”。此書問世後,唐代醫署就開始設立針灸科,并把它作為醫生必修的教材。晉以後的許多針灸學專著,大都是在參考此書的基礎上加以發揮而寫出來的,也都沒有超出它的範圍。直至現在,我國的針灸療法,雖然在穴名上略有變動,而在原則上均依據于它。一千六百多年來,它為針灸醫生提供了臨床治療的具體指導和理論根據。此書也傳到國外,受到各國、特别是日本和北韓的重視。公元七O一年,在日本法令《大寶律令》中明确規定用《針灸甲乙經》列為必讀的參考書之一。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哲學方面:皇甫谧沒有留下專門的哲學論述和專著,但從他傳世的大量著作中,清晰反映出他的哲學思想,集中展現在:①一氣化生的生命觀。他繼承了先秦以來一進制論的哲學觀點,認為氣是構成萬物生命的根源。他在《針灸甲乙經》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也。”②陰陽相對的辯證觀。皇甫谧不僅認識到自然界是物質的,而且看到了一切事物都在陰陽兩氣的沖突中發展變化,促進了萬事萬物的盛衰榮枯和社會曆史的演化和進步。他在《甲乙經五髒變腧》中說:“故陰陽者,萬物之始終,順之則生,逆之則死”,還認為陰陽不斷轉化,同時又互相制約。③豁達灑脫的生死觀。他在《笃終論》中說:“玄晏先生以為存亡天地之定制,人理之必至也!”“人之死也,精歇形散,魂無不之,故氣屬于天;寄命終盡,窮體反真,故屍藏于地。是以神不存體,則與氣升降;屍不久寄,與地合形。”而他最後的安葬,其子也完全遵父遺命,以最簡單的方式葬于今甘肅省靈台縣獨店鎮張鳌坡塬,完成了他“朝死夕葬,夕死朝葬,不設棺椁,不加纏斂,不修沐浴,不造新服,殡含之物,一皆絕之”的囑托,真正達到了“死得歸真,亡不損生”的最高境界。

四大超越

縱觀皇甫谧的一生,讓後人由衷欽服的就是他的“四個超越”,他也和我們一樣,是一位有血有肉、有苦有樂、有愛有痛的普通人,但他用他的執着、用他的奮鬥、用他的堅韌彈奏出最強勁華美的生命樂章,穿越千年曆史風煙,依然清音和雅、動人心弦、催人奮進!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從浪蕩少年到飽學名士。皇甫谧少年時曾放蕩無度,不思上進,後聽叔母教誨,痛改前非,發憤苦讀。因家貧困,不能上學讀書,便借書背誦,學問日有所進。這是皇甫谧的第一次超越,超越的結果就是從浪蕩少年變為一名學富五車的飽學之士,一名大學問家,一生文史醫學著作達25種。這些成果牢牢奠定了他醫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的曆史地位。

從朝堂輔弼到山野隐士。皇甫谧一生,經曆了三個朝代,生于漢末,長于曹魏,逝于西晉。因受儒家正統思想熏陶,面對曹魏代漢,司馬氏專權,立志不仕。魏國宰相司馬昭、晉武帝司馬炎先後七次征召皇甫谧進朝做官,皆以病、老為辭,惟向晉武帝借書一車,雖疾羸不堪,仍苦讀不辍,披閱不怠。朝廷先請後催再逼,都未能動搖其心,他的這種高風亮節和終身不移其志的風骨世所罕見。真正達到了亞聖孟子所推崇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境界。”從這裡,我們感受到的是他淡泊甯靜、志向高遠的美麗精神世界,這是他的第二個超越。

從怏怏病軀到針灸鼻祖。皇甫谧二十三歲就染上風痹症。三十二歲,中風、耳聾百日,開始學醫,對針灸有了初步接觸。三十五歲,服食“寒食散”,在其副作用的影響下,身體受到嚴重損害。四十二歲風痹症複發,開始撰《針灸甲乙經》。他在給晉武帝上疏說:“久嬰笃病,軀中不仁,右腳偏小,十有九載。又服寒食藥,違錯節度,辛若荼毒,于今七年。隆冬裸袒食冰,當署煩悶,如以咳逆,或類傷寒,浮氣流腫,四肢酸重。于今困劣,救命呼吸,父兄見出,妻息長決。”可見,其被病痛折磨得快奄奄一息了。但他以無比堅強的毅力,獨自治病,并潛心研究針灸之學,對能夠治病救人的古代大醫學家扁鵲、華佗、張仲景等前輩非常敬仰,決心以他們為榜樣,完成《針灸甲乙經》。其54歲時,風痹症仍未好轉,又因服“寒石散”而招來了更重的疾病,緻使全身生瘡,肌肉潰爛,幾乎斷送了性命。他甚至想自殺來了此殘生,但因《針灸甲乙經》一書還未完成,終于忍着劇烈的病痛,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完成了這部煌煌巨著。這真是磨難為師,久病成醫,唯其感于身受,才深切體會患者之苦難,良醫之難得,是以他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解救百姓苦難上。這是他的第三個超越,這已經是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皇甫谧身殘志堅、刻苦奮鬥的拼搏精神,懸壺救人、不務虛名的濟世精神和忠于科學、以身試針的獻身精神永遠是後世學人的崇高典範。

從有限小我到浩然大我。中國儒家最高的人生标準是“三立”,即為國家立功,為天地立德,為萬代立言,皇甫谧治的是儒家之學,這三點他都做到了。但從他拒不入仕,堅辭名利來看,他骨子裡其實是道家。儒家和道家是中國人思想的兩極,儒家看重的,積極入世的聖賢道德,是人生在世建功立業,而道家看重的是更高曠的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超世精神。儒家讓人活得積極有為,道家則讓人活得有境界,儒家要求人的社會擔當,而道家是在生命層面上要求人超越。擔當是責任所使,超越是生命頓悟。皇甫谧一心向學,苦研針灸,濟世救人,完全是儒家之風,而他甘守貧賤,終身不仕,遠離名利,則徹底是道家的無求境界。完全可以說,在自我價值的實作上,皇甫谧完成了從有限小我到浩然大我的完美超越,進而成為儒家、醫家、道家共尊的聖賢,成為今人頂禮膜拜的精神象征。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1700多年後的今天,我們站在靈台這片熱土,伫立于皇甫谧墓前,手捧這位醫哲先賢用全部生命寫成留給我們的巨著《針灸甲乙經》,不僅感慨萬千!千年風雨流變,中醫大道隐微不明,針灸絕學更是罕有真傳,幾近絕迹,中醫人才難遇,能讀懂《針灸甲乙經》,悟其真道者,如鳳毛麟角。即使針灸鼻祖故裡靈台,針道傳承也面臨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困難局面。庚子大疫發生之後,全世界束手無策,中國古老中醫療法被推上時代潮頭,在防疫化疫中一枝獨秀,不斷創造奇迹,天人合一思想的真理價值再一次被我們重新認識,針灸療法為人體康複提供了獨一無二的中國智慧和中醫方案,為生命健康開創了全新的綠色通道。當斯之時,我們熱切呼喚有一大批有志之士站出來,重光國醫,為往聖繼絕學,為百姓送安康,為世界增泰和!

願皇甫醫哲的心法醫道在今天的靈台能知音多多,順利傳承和發揚光大,造福人民!

願“針灸鼻祖故裡·文化魅力靈台”在新一輪轉型跨越發展中能托針灸鼻祖之福蔭,成為名副其實的針灸醫學源地、生命健康福地!

赫赫針灸祖,煌煌國史傳;

文章開新宇,《甲乙》濟民懸。高節傲功名,貞德入聖賢;

先祖有延脈,華魂多浩然!

來源:文旅靈台

皇甫谧的“四大貢獻”與“四大超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