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醫家」皇甫谧人物簡介主要經曆出身名門家道衰落發奮著述著作學術内容臨床應用轶事典故人物評價後世影響

作者:中醫藥适宜技術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人物簡介</h1>

「古代醫家」皇甫谧人物簡介主要經曆出身名門家道衰落發奮著述著作學術内容臨床應用轶事典故人物評價後世影響
「古代醫家」皇甫谧人物簡介主要經曆出身名門家道衰落發奮著述著作學術内容臨床應用轶事典故人物評價後世影響

皇甫谧(215年-282年),幼名靜,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朝那鎮)人。三國西晉時期學者、醫學家、史學家,東漢名将皇甫嵩曾孫。他一生以著述為業,後得風痹疾,猶手不釋卷。晉武帝時累征不就,自表借書,武帝賜書一車。其著作《針灸甲乙經》是中國第一部針灸學的專著。其實,除此之外,他還編撰了《曆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在針灸學史上,占有很高的學術地位,并被譽為“針灸鼻祖”。摯虞、張軌等都為其門生。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主要經曆</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出身名門</h1>

皇甫谧出身于東漢名門世族,六世祖皇甫棱為度遼将軍,五世祖皇甫旗為扶鳳都尉,四世祖皇甫節為雁門太守。節之弟皇甫規是個文武全才,時為安羌名将,官至度遼将軍、尚書,封壽成亭侯,為涼州三明之一。曾祖皇甫嵩因鎮壓黃巾起義有功,官拜征西将軍,太尉。後來,皇甫氏族漸趨沒落,但朝中大仍不乏做官之人,皇甫谧的祖父皇甫叔獻,當過霸陵令,父親皇甫叔侯,僅舉孝廉。

<h1 class="pgc-h-arrow-right">家道衰落</h1>

皇甫谧生後遂喪生母,家道更加衰落,過繼給叔父,十五歲時随叔父遷居新安(今浥池),在戰亂中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自幼貪玩不習上進,跟村童編荊為盾,執杖為矛,分陣相刺,嬉遊習兵。年二十(公元234年)。仍遊蕩無度,猶不好學,人以為癡。一次,谧将所得瓜果進獻叔母任氏,任氏說:“《孝經》雲‘三牲之養,猶為不孝’。汝今年餘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何以慰我?”因歎曰:“昔孟母三徙成仁,曾父烹豕從教。豈我居不蔔鄰,教有所阙,何爾魯純之甚也!修身笃學,自汝得之,與我何有。”(《晉書·皇甫谧傳》)因對之流涕,谧甚感痛,遂拜鄉入席坦受書。

<h1 class="pgc-h-arrow-right">發奮著述</h1>

皇甫谧從此改弦易轍,矢志發奮讀書;二十六歲時(公元241年),以漢前紀年殘缺,遂博案經傳,旁采百家,著《帝王世紀》、《年曆》等;四十歲(公元254年),叔父有子既冠,喪所生後母,遂還故鄉;四十二歲(即公元256年)前後得風痹症,悉心攻讀醫學,開始撰集《針灸甲乙經》;四十六歲(公元260年)時已為名聲鶴起的著名學者,魏相司馬昭下诏征聘做官,不仕,作《釋勸論》,仍耽玩典籍,忘其寝食,時人謂之書淫;五十一歲時(公元267年)晉武帝續诏不仕,相傳曾到陝西隴縣龍門洞、平涼崆峒山避诏;五十三歲時(公元269年),武帝頻下诏敦逼,上疏自稱草莽臣,乃不仕;五十四歲時(公元270年),又舉賢良方正,不起,自表就帝借書,武帝送書—車;六十—歲時(公元277年),帝又诏封為太子中庶、議郎、著作郎等,皆不應,著驚世駭俗的《笃終論》;六十八歲時(公元282年),《皇帝針灸甲乙經》刊發經世,皇甫谧在張鳌坡去世,其子童靈、方回,尊父笃終遺訓,擇不毛之地,将其儉禮薄葬于塬邊。世人稱之為“皇甫冢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著作</h1>

《晉征士皇甫谧集》二卷、《高士傳》六卷、《逸士傳》一卷、《列女傳》六卷、《玄晏春秋》三卷、《帝王世紀》十卷、《年曆》六卷、《針灸甲乙經》十二卷。

<h1 class="pgc-h-arrow-right">學術内容</h1>

他繼承了先秦以來一進制論的哲學觀點,認為氣是構成萬物生命的根源。他在《針灸甲乙經》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也。”這段話的意思是:天之德,地之氣,陰陽交合,生成萬物,也就是說,天所賦予的是生生之機,氣所賦予的是物質基礎,兩相結合,萬物才有生化之機。自然界萬物萬象正是由于所受氣不同而緻。從四時氣候來說,有春、夏、秋、冬四氣,從自然來說有風、雨、雷、電等氣,氣是天地萬物最原始的物質基礎。人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是廪氣而成。他在《針灸甲乙經·精神五髒論》中說“兩精相搏謂之神”,兩性之精氣結合,産生新的生命,而新生命随着形體的完備,也相應的具備了精神。“人有五髒化五氣,所生喜、怒、悲、憂、恐”。可見人的精神狀态完全是随着物質器官的形成而出現。人死後,形體消亡,精神就不存在了,“精歇形散”(《晉書·皇甫谧傳·笃終論》)正是這個道理。

皇甫谧還特别闡述了夢幻的出現,并不是因為精神能脫離形體而獨立活動,隻是或因為某些因素的刺激,或是有些情緒變化沒有消除,或出于生理器官有病等才“使人卧不得安而喜夢。”(《針灸甲乙經》卷六),至于夢有所不同,則是由于刺激的原因不同,或者有病的器官不同,如肝髒有病者,就常夢到忿怒,睡前吃得過飽,就會夢到給别人食物等。準确的表達了物質第一、精神第二,存在決定意識等唯物主義觀點。

皇甫谧不僅認識到自然界是物質的,而且看到了一切事物都在陰陽兩氣的沖突中發展變化,促進了萬事萬物的盛衰榮枯和社會曆史的演化和進步。他在《甲乙經五髒變腧》中說:“故陰陽者,萬物之始終,順之則生,逆之則死”,是以,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沖突的統一體,“一明一昧,得道之概;一弛一張,合禮之方;一浮一沉,兼得其真”(《皇甫谧·釋勸論》)。還認為事物沖突雙方不停地轉變,促成事物的發展和進步。在《釋勸論》中,他進一步闡述陰陽轉化的觀點“是以寒暑相推,四宿代中,陰陽不治,運化無窮,自然分定,兩克厥中”。陰陽不斷轉化,同時又互相制約。表達了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是以,皇甫谧累诏不仕的原因,主要是他樹立了正确的世界觀、人生觀,用辯證法的觀點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看到了社會動蕩和政治旋渦的險惡,正如《晉書·阮籍傳》中所說:“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是以,不願意跻身權貴,踏入仕途,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他認為王朝的更疊和代替,表明社會的進步,而這些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是不可逆轉的,腐朽和黑暗隻是社會進步中逆轉的浪花,終究會被沖刷的一幹二淨。人的活動必須順時而動,尊重曆史發展的必然規律。

<h1 class="pgc-h-arrow-right">臨床應用</h1>

十二卷的《皇帝針灸甲乙經》在總結、吸收《黃帝内經》、《素問》、《針經》、《明堂紀穴針灸治要》等許多古典醫學著作精華的基礎上,對針灸穴位進行了科學的歸類整理,在醫學領域矗起豐碑。該書共收錄穴名349個,比《黃帝内經》多出了189個。明确了穴位的歸經和部位,統一了穴位名稱,區分了正名與别名。介紹了内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宮科等上百種病症及針灸治療經驗,并對五髒與五官關系、髒腑與體表器官關系、津液運作、病有标本、虛實補瀉、天人相應、髒腑陰陽配合、望色察病,精神狀态、音樂對内髒器官的影響等問題都作了探讨和理論上的闡述,奠定了針灸學科理論基礎,對針灸學以至整個醫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現在的針灸醫學不但在國内得到飛速發展,并且已經風靡世界,世界衛生組織已經正式準許,把針灸列為治療專項,到處受到人們的歡迎。

<h1 class="pgc-h-arrow-right">轶事典故</h1>

《晉書·皇甫谧》傳曾對皇甫谧籍地有明确的記載:“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靜,安定朝那人。”

據考,晉書是唐朝史館官修的第一部紀傳體史書,由房玄齡,諸逐良、許敬宗三人監修,李淳風等二十多人主修。以原有十八家晉史為基礎,以藏榮緒《晉史》為基本,參考諸家晉史、雜記,加以剪載,到貞觀20年即公元646年全書造成,時經兩年。《晉書》雖占有豐富的史料,但由于編寫本書的史官沒有認真的選擇,慎重的考核與充分的采用,并将《語林》、《世說新語》、《搜神記》、《幽明錄》的一些荒誕之談,收入其中,以緻造成其取舍失當,内容不夠充分。而由于安史之亂,諸家晉史完全失傳,唯有唐編《晉書》獨存,諸多史料無以辯異、證同、糾缪和補遺,留下了許多曆史疑問。如記皇甫谧是安定朝那縣人,沒有記下朝那縣當時的确切位置,又基本照搬了《漢書·郡國志》朝那縣的地貌特征,為後世留下了東西朝那之争,本身留下了曆史疑團。

同時,曆史上的朝那縣,作為安定郡的一個屬縣,從西漢元鼎三年初置一直延續至漢晉以後。但其間縣址由于戰争,行政區劃,人口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一直遊移不定,先後從初置時的今固原彭陽遷移至陝西、甘肅等地,在西北地區好多地方留下了關于朝那縣的曆史蹤迹,又留下了很多疑問。為史學研究,特别是地方史研究留下了不少困難,其本身因素造成了今天你争我搶的混亂局面。

另外,皇甫谧作為曆史名人,盡管當時就名聲鶴起,但終究是個布衣學者,許多正史關于他的史料較少,使我門今天無法窺視其一生的重大曆史文化活動,是以很難弄清其個人的人生經曆。據史載,他先後遷居過河南新安(今浥池),又到過東都洛陽,為著名學者左思的《三都賦》作過序。又為了躲避皇帝征诏,在今陝西隴縣龍門洞,平涼崆峒山等地避過诏。今龍門洞至今還有一塊“皇甫谧避诏處”的石碑,記載了他逃避做官的曆史蹤迹。同時,他作為針灸鼻祖一代名醫,曾遊曆了他家鄉周圍的廣大地區為人看病,幫助窮苦人家解除痛苦,有時還可能在一個地方住上幾年。

是以,在今靈台周邊地區的華亭、泾川、平涼、隴縣、扶鳳、千陽、鎮原等地留下了許多遺迹。華亭縣有皇甫山,泾川縣有皇甫頭等古地名,印記了其遊曆各地的曆史經曆。是以,曆史上這些複雜的因素,造成了我們今天的籍地之争,形成了曆史懸案。但我們相信,随着其學術研究的繁榮和深入,這一曆史懸案終會大見分曉。

<h1 class="pgc-h-arrow-right">人物評價</h1>

司馬炎:男子皇甫谧沈靜履素,守學好古,與流俗異趣。

房玄齡等《晉書》:①皇甫谧素履幽貞,閑居養疾,留情筆削,敦悅丘墳,軒冕未足為榮,貧賤不以為恥,确乎不拔,斯固有晉之高人者欤!洎乎《笃終》立論,薄葬昭儉,既戒奢于季氏,亦無取于王孫,可謂達存亡之機矣。 ②士安好逸,栖心蓬荜。屬意文雅,忘懷榮秩。遺制可稱,養生乖術。

<h1 class="pgc-h-arrow-right">後世影響</h1>

《針灸甲乙經》,共十卷,一百二十八篇。内容包括髒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治療等。書中校正了當時的腧穴總數的穴位六百五十四個(包括單穴四十八個),記述了各部穴位的适應證和禁忌,說明了各種操作方法。這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有重大價值的針灸學專著,被人們稱做“中醫針灸學之祖”,一向被列為學醫必讀的古典醫書之一。唐代醫家王焘評它“是醫人之秘寶,後之學者,宜遵用之”。此書問世後,唐代醫署就開始設立針灸科,并把它作為醫生必修的教材。晉以後的許多針灸學專著,大都是在參考此書的基礎上加以發揮而寫出來的,也都沒有超出它的範圍。直至現在,我國的針灸療法,雖然在穴名上略有變動,而在原則上均本于它。一千六百多年來,它為針灸醫生提供了臨床治療的具體指導和理論根據。此書也傳到國外,受到各國,特别是日本和北韓的重視。公元七O一年,在日本法令《大寶律令》中明确規定用《針灸甲乙經》列為必讀的參考書之一。足見,皇甫谧的《針灸甲乙經》影響之深遠。

聲明:文章來源中國醫藥資訊查詢平台

排版:細辛妹

稽核:蟲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