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越先秦兩漢時期的資料時,經常會接觸到《高士傳》這本書,見的多了就多注意了一點,不關注還好,一關注發現這本書的作者名為皇甫谧,這個人可了不得,被稱為針灸鼻祖,還是名門之後,但卻不知道為什麼,在後世此人卻很少被提及。
<h1>皇甫谧的生平</h1>
将門戰神之後
皇甫谧出身将門,他的六世祖一直到曾祖不是将軍就是太守、都尉。尤其是皇甫谧的曾祖皇甫嵩,因為鎮壓黃巾起義有功,被封為征西将軍,如果了解皇甫嵩的人就會知道,皇甫嵩算是東漢最後一個戰神,戰功累累,名揚天下。

隻是到了皇甫谧的父親這一代,皇甫家已經沒落了,皇甫谧的父親僅僅是舉孝廉,因為家道中落,皇甫谧被過繼給了叔父,在這之後皇甫谧就跟随着叔父生活,在戰亂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
二十歲始發奮讀書
皇甫谧已經十幾歲了依舊不發奮上進,總是和村裡面的孩子一塊打鬧,一直到了二十歲還是不知進取。有一次皇甫谧的叔母對他說:你現在都二十歲了,依然不思進取,有什麼可以安慰我的呢?你努力讀書學習,學到了東西是你自己的,對我又有什麼好處呢?說完就對着皇甫谧哭,皇甫谧一下子被震動了,于是開始發奮讀書。
終身不仕,發憤著書
在皇甫谧開始發奮讀書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徹底沉迷在了知識的海洋之中,名聲也逐漸傳開。二十六歲的時候就著有《帝王世紀》、《年曆》等紀年類書籍,四十二歲是因為自己的并,于是潛心研究醫學,開始着手準備《針灸甲乙經》的撰寫。
皇甫谧雕像
後來司馬昭多次下诏征聘皇甫谧做官,皇甫谧都堅決不仕,後來因為皇甫谧實在不友善多次拒絕,于是就向司馬昭借書,司馬昭送書一車,而皇甫谧對于司馬昭的征召依然不應,而是潛心著書,為後世留下了許多驚世駭俗的著作。
<h1>留給後世的著作</h1>
《針灸甲乙經》
《針灸甲乙經》是皇甫谧在總結了魏晉以前的針灸思想和成就以後,并且借鑒了《素問》、《針經》等書的精華編撰而成的,在針灸學曆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理論聯系實際的針灸學著作。正因為此,皇甫谧也被譽為針灸鼻祖“。
《高士傳》
《高士傳》是皇甫谧采堯、舜、夏、商、周、秦、漢、魏古今八代的名士人物事迹彙集編成的一部名士傳記,一共記載了九十六人。這《高士傳》并不是随随便便一個名士就能夠符合要求的,照皇甫谧的話說就是:
身不屈于王功,名不耗于終始。
能夠達到這個标準的人實在是不多,是以從堯舜禹一直到魏晉時期兩千多年的時間裡面,皇甫谧也僅僅選出來了九十六人而已。
《逸士傳》等其他著作
皇甫谧著作很多,除了針灸學上舉足輕重的《針灸甲乙經》之外,還有《帝王世紀》、《年曆》、《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郡國志》、《國都城記》等等,涉及到了各方各面,足可見其學識之淵博。
<h1>人物品德和留給後世的貢獻</h1>
人物品德
皇甫谧的性格有兩點特别值得人稱頌,第一為意志之堅強極其罕見,第二位品格之高尚極為罕見。意志堅強這一點從皇甫谧堅決不應诏做官就能夠看得出來,那麼品格高尚呢?皇甫谧在發奮讀書,逐漸有了名聲之後,有人勸他要廣泛交友,皇甫谧說了這樣一句話:
非聖人孰能兼存出處。居田裡之中,亦可以樂堯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後為名乎
除此之外,在他寫的《玄守論》中提出來了這樣的觀點:
貧者士之常,賤者道之實,處常得實,沒齒不憂,孰與富貴擾神耗精者乎
從這之中,我們能夠看到皇甫谧不追名逐利,安貧樂道的品格和思想,他的這種思想尤其為人們所稱贊。
醫學貢獻
皇甫谧因為自己身患疾病而潛心研究醫學,針灸學這一個醫學分支其實早在皇甫谧之前,在春秋戰國甚至更早的周朝,已經有人做過了總結,而皇甫谧則是在這些總結的基礎上,并且整合了《素問》、《針經》和《明堂孔穴針灸治要》這些書籍的精華,再加上自己臨床的實際經驗,編寫成了《針灸甲乙經》,為後世的針灸學樹立了一個規範。
文學貢獻
皇甫谧因為終身不仕,潛心進行學術研究,是以留下了許多對後世有着巨大價值的著作,論著作的豐富,皇甫谧可以稱得上是魏晉時期第一人。從著作上來說,皇甫谧在文學、哲學、曆史研究、曆法研究等多個領域都給後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