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慶:反對以道德對“飯圈”上綱上線

作者:陳慶博士

1 今日讀到一篇文章說“飯圈是有道德基因缺陷的圈子”。該文章主張飯圈文化是不道德的,應該用道德手段進行治理。此觀點是荒謬的,其建議的做法是危險的。

陳慶:反對以道德對“飯圈”上綱上線
陳慶:反對以道德對“飯圈”上綱上線

2 在對飯圈進行道德治理前,我們需要明确兩個前提性問題。第一,道德治理的主要對象是什麼?第二,飯圈适不适合充當道德治理的主要對象?

3 道德治理的主要對象是什麼?人類社會最具破壞力的不道德,不是被治者的不道德,而是治理者的不道德。孔子、柏拉圖與亞裡士多德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是以,他們關于道德的教導對象不是被治者,而是治理者。

4 什麼是飯圈?飯圈是英文fandom的俗譯。根據Merriam-Webster詞典fandom詞條,該詞最先出現于1903年,最初用來命名體育愛好者群體。fandom由fan與dom複合而成,fan有兩個詞源。第一個是拉丁文vannus,第二個是fanatic,後者源自拉丁文fānāticus ((“of a temple, divinely inspired, frenzied”)。按照前一種詞源關系,fan的本義是扇子,按照後一種詞源關系,fan意指“迷戀”“...迷”。fandom中的dom是用來意指“狀态”“領域”的字尾,如freedom(“自由”)、kingdom(“王國”)。是以,fandom蘊含了兩個意義方向:第一,fandom中的fan表明,它與某種精神追求有關;第二,famdom中的dom表明,它與團體或領域有關。從這個兩個意義方向看,飯圈同時具有兩個特性:精神特性(fan-)與組織特性(-dom)。

陳慶:反對以道德對“飯圈”上綱上線

5 飯圈自古有之。柏拉圖在《美諾篇》就提到一件事:以修辭見長的高爾吉亞抵達雅典之後,很快就迷倒了一大批由色薩利來雅典留學的青年人。這群年輕人形成了當時的高爾吉亞飯圈。

6 如果飯圈不屬于治理者階層,飯圈就不應該是道德治理的主要對象。但是,飯圈可不可以成為道德治理的一般對象?在這裡,我們需要區分人類的三種行為:(1)本身就是善的行為:(2)本身就是惡的行為;(3)本身是道德中性的行為。救死扶傷屬于第一種行為。強奸屬于第二種行為。今天早晨我們花了兩元買了一杯豆漿。我的購買行為既談不上善,也談不上惡,而是道德上中性的行為。對于第一種行為,法律與道德的表達式是“應該”。對于第二種行為,法律與道德的表達式是“禁止”。對于第三種行為,法律與道德的表達式是“可以”。飯圈的精神特性(fan-)與組織特性(-dom)本身是道德中性的東西。因為我們不能說:因你迷戀借表達愛國情懷而掙得盆滿缽滿的吳京,你的迷戀就是惡的,而你迷戀廣建學校的慈善達人古天樂先生,你的迷戀就是善的。顯然,fandom所蘊含的精神取向是中性的。

7 一群年輕人喜歡追星,其實沒有什麼道德不道德問題,有的隻是教育引導問題。即便是教育引導,也應該是身先而率衆式引導。我們還是應該回到孔夫子的教導:道德治理的主要方向不是被治者,而是治理者。正所謂“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2021年10月30日 寫于重慶北碚

陳慶:反對以道德對“飯圈”上綱上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