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北朝:一代戰鬥大師白袍将軍——陳慶之

作者:曆史藝術家

“名師大将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是時人對他傳訟。

偉人也曾評價“再讀此傳,為之神往”。

縱觀整個魏晉南北朝。北方政權始終壓着南方政權。南方政權不遺餘力的北伐。都以失敗而終。一共有兩位攻破洛陽,一位是南朝第一牛人劉裕。另一位是白袍将軍陳慶之。

陳慶之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文學少年。是梁武帝蕭衍的随從。作為文化大家的蕭衍。十分酷愛下圍棋,經常通宵達旦的下棋。這可苦了周圍的随從,最後誰都抵不住都跑了,隻有陳慶之一直跟他下到底。就這一次,就被蕭衍給記住了。并且在數次的深入交流下,覺得陳慶之是一個人才。于是很是賞識和信任陳慶之。在随梁武帝蕭衍奪權繼位後。官拜奉朝請。

就這樣兢兢業業地做了一個散官。一直等到自己41歲的時候。終于開始發迹了。現實中,大部分人也是40來歲才開始發的迹

普通六年(525年),元法僧趁着魏室大亂,自己就想過一把皇帝瘾,為安樂王元鑒所敗,并向南梁投降。于是蕭衍就派了自己多年的跟班陳慶之前去徐州接收。也算是初掌兵權。回來後。蕭衍又令她率領2000兵馬護送 蕭綜出鎮徐州。

北魏派遣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率兩萬人馬前來抵抗。元延明先派遣别将丘大千在浔梁築壘,監視梁軍靠近邊境。陳慶之進逼其壘,一戰便将其擊潰。(小試牛刀)可是蕭綜因為身世的原因投降北魏。導緻梁軍潰散。其他的部隊都損失的七八成,隻有陳慶之的部隊得到保全。曆史上隻要是部隊潰散而能保全部隊的。都是良将。這一次的軍旅生涯讓蕭炎對他刮目相看。

普通七年(526年)與北魏豫州刺史李憲戰于壽陽,李憲力屈獻壽陽城投降,陳慶之入據其城。此次作戰,梁軍共克五十二座城池,俘獲男女七萬五千人。此後,陳慶之轉任東宮直閣,賜爵關中侯。

大通元年(527年)十月,陳慶之跟随領軍将軍曹仲宗進攻北魏渦陽,餘15萬魏軍對峙。陳慶之率領200騎兵突襲打敗魏軍先頭部隊。造成魏軍的恐慌,後又在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慷慨陳詞穩定軍心。身先士卒大敗魏軍。

至此,陳慶之有一個文弱書生,華麗轉身為有膽有識的領兵大将。也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7000白袍定中原!

大通二年(528年)魏北海王元颢因本朝大亂而降梁,并請梁朝出兵幫助他稱帝。出于戰略上的考慮,梁武帝以元颢為魏王,并以陳慶之為假節、飙勇将軍,率兵護送元颢北歸。

中大通元年(529年)三月,陳慶之率領7000軍隊。趁北魏主力剿滅東部叛亂,從铚縣出發,攻克荥城,來到了睢陽,與自己的手下敗将丘大千遭遇。一日攻破邱大清三個城池,迫使丘大千投降。

魏濟陰王元晖業率羽林軍2萬來援,進屯考城。考城四面環水,守備嚴固。陳慶之命部下在水面築壘,攻陷其城,全殲2萬,俘元晖業,租車7800輛。

五月。率軍攻荥陽。在被30萬魏軍包圍的情況下。攻破荥陽。俘虜北魏左仆射楊玉昱,之後率三千精騎背城而戰,擊破了元天穆的圍攻,魯安在陣前投降,元天穆、爾朱吐沒兒都獨自逃跑。陳慶之旋即進攻虎牢,爾朱世隆不敢戰,棄城而逃,梁軍俘魏東中郎将辛纂。

虎牢關被突破,洛陽再無險可守。于是魏孝莊帝元子攸為避陳慶之鋒芒,被迫撤至長子(今山西長子西)。

不久,上黨王元穆率四萬大軍反撲。攻克大梁進據虎牢關,旋即被陳慶之擊敗。元穆率十餘騎北渡黃河遁逃。

半年時間之内,陳慶之率領7000白袍軍轉戰千裡,所向披靡。前後作戰47次,攻城32座,無一敗績。名聲大振。以至洛陽城中傳送童謠“名師大将莫自牢,千兵萬馬避白袍”

當北魏朝廷。反應過來。舉全國之兵。來剿滅元颢時。陳慶之為了戰略上的主動率領7000白袍兵北渡黃河與爾朱榮大戰三天三夜。但是力量懸殊實在太大,陳慶之被高林所破。加上元颢的主力也被爾朱榮殲滅。陳慶之隻有率剩下的幾千人南撤。而朱榮親率大軍追擊。在蒿高遇到了山洪爆發,正在渡河的梁軍被洪水吞沒,陳慶之本人幸免于難。後化妝為一個僧人躲過爾朱榮大軍的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當地人的幫助,輾轉回到南梁。

由于陳慶之的作戰。成功的當了一次北魏的攪屎棍。客觀上加速了北魏的分裂。是以梁武帝蕭衍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大家賞賜。升陳慶之為右衛将軍,永興侯,封邑一千五百戶。

中大通二年(530年),梁武帝以陳慶之為都督南、北司、西豫、豫四州諸軍事、南、北司二州刺史,其餘如故。陳慶之到任後,遂圍懸瓠,破魏颍州刺史婁起、揚州刺史是雲寶于溱水,又破行台孫騰、大都督侯進、豫州刺史堯雄、梁州刺史司馬恭于楚城。陳慶之随即減免了義陽鎮的兵役,停止水運補給,使江湘諸州得以休養生息,并開田六千頃。兩年之後,義陽鎮的糧食變得充實。梁武帝為此經常嘉獎陳慶之。陳慶之又表請精簡南司州為安陸郡,置上明郡。

大同元年(535年),兩敗于堯雄。

大同二年(536年)十月,擊敗後來南梁的掘墓人候景。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陳慶之去世,時年五十六歲。梁武帝以其忠于職守,戰功卓著,政績斐然,追贈他為散騎常侍、左衛将軍,賜鼓吹一部,谥号“武”。

曆史記載,陳慶之馬術不是很好,弓也拉不開。以一文弱書生一朝執掌兵權,卻像開挂一樣。在自己的高光時刻,一路北伐。打得北魏皇帝為避其鋒芒而逃亡。所率7000白袍軍以此成為曆史長河中一個閃耀的存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