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洞庭湖畔看小康·尋找最美笑臉丨安鄉陳慶:脫了“貧困帽”帶富“一批人”

作者:日常惡魔
洞庭湖畔看小康·尋找最美笑臉丨安鄉陳慶:脫了“貧困帽”帶富“一批人”

00:00

洞庭湖畔看小康·尋找最美笑臉丨安鄉陳慶:脫了“貧困帽”帶富“一批人”

2019年,陳慶成立了常德市京德祥特種養殖責任有限公司。

紅網時刻記者 李彩虹 白玲川 安鄉報道

深秋時節,田間路旁青翠欲滴,啾啾鳥鳴萦繞耳畔,一陣風拂過,稻谷彎下了腰,樹葉紛紛投進大地母親的懷抱。11月3日,記者走進常德市安鄉縣三岔河鎮枞楊樹村,田野裡到處是豐收的歌聲。

“陳師傅,今天穿得靈醒哦,看起來精神帥氣啊”今年44歲的陳慶,穿着白襯衣筆挺西服,滿臉沐浴着幸福笑容。

記者帶着疑惑走進陳慶的脫貧故事,原來,陳慶自幼出生在安鄉縣三岔河鎮枞楊樹村一個貧困家庭,離異後的他要獨自照顧母親和兒子,因童年時患小兒麻痹症落下殘疾,在就業上常常碰壁,一直四處打零工維持生活,2014年陳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幾年來,村幹部、工作隊、結對幹部都在想法子幫助他脫貧,2019年,陳慶終于迎來了人生的轉折。

“去年在同學家幫忙的時候遇到了一個朋友,看我雖然身體殘疾但是搞事吃得苦,靠譜,就想拉我一把。”受到這位朋友的鼓勵,加上自己也想擺脫貧困,陳慶的内心開始波動,決定咬牙一拼創番事業。

2019年5月,陳慶踏上前往山東濰坊市的火車,開始創業前的學習,經過朋友介紹到濰坊市一特種養殖公司學習水蛭養殖加工、蚯蚓加工技術。陳慶知道自己的底子差,每天都會反複回味專家的技術知識點,平時多琢磨,在最短的時間裡把養殖加工技術掌握熟透。

去年,陳慶決定在家鄉成立水蛭養殖加工及蚯蚓加工公司,由于資金缺乏讓陳慶頭痛不已。朋友得知他缺資金,二話不說出資200萬給陳慶購買裝置等,2019年12月,陳慶在村裡成立了常德市京德祥特種養殖責任有限公司。

去年,陳慶養殖了20畝水蛭,通過養殖加工創造了10萬元收入,同時,蚯蚓半年加工量達到50噸,産值約60萬元。

陳慶富了,他決定帶着村裡的貧困戶共同富。他說:“感謝人生中所遇到的貴人,在最困難的時候拉了自己一把,我要把這種“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公司用工在同等條件下永遠貧困戶優先”。去年,公司用工量最大時達到30人,其中貧困戶8人,貧困戶工資發放4萬元,有效解決貧困戶就近就業。

“陳老闆對人又好,又從不拖欠工資,我們都愛跟他搞事。”今年53歲的胡臘香,是三岔河鎮枞楊樹西片五組的村民,也是陳慶創業路上的“受益人”。胡臘香告訴記者,在家附近打工,家裡老人和農活都能顧得到,每天還能掙得120塊錢,貼補家用,對我們來講已經心滿意足了。說話間,胡臘香臉上笑開了花。

同時,陳慶還帶領貧困戶加入公司的産業幫扶中,通過産業支出農戶和公司各承擔一半方式,免費技術指導,有效帶動了3戶10畝養殖水蛭,為貧困戶創造收益約5萬元。

洞庭湖畔看小康·尋找最美笑臉丨安鄉陳慶:脫了“貧困帽”帶富“一批人”

養殖水蛭。

洞庭湖畔看小康·尋找最美笑臉丨安鄉陳慶:脫了“貧困帽”帶富“一批人”

曬蚯蚓。

雖創業有成,在水蛭、蚯蚓養殖加工業順利的進展下,陳慶不忘繼續學習深造集資,與市場接軌,發展多産業帶動貧困戶緻富,未來計劃擴大養殖和加工,發展石榴采摘園,預計産值達200萬元。

陳慶從貧困戶到脫掉“貧困帽”,一步一個腳印,帶動周邊貧困群衆共同緻富。“現在生活好了,人也變自信了,做事都順心,兒子也以我為豪,未來想再找個伴,把小日子過紅火。”談及未來,陳慶露出了幸福地笑臉。

據悉,安鄉縣是脫貧攻堅面上縣,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414戶、37791人,貧困村32個,貧困人口100人以上非貧困村105個,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9.5%。到2019年底,累計脫貧11842戶、36348人,32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到0.33%,餘下所有572戶1443人貧困人口計劃今年全部脫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