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作者:禾禾愛生活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中華民族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産生了諸多的英雄人物,可是在人們眼中等人就是不如:他們有名氣。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真實曆史上隋唐時期的頭号猛将秦瓊和尉遲恭,在人們的心目中就遠不如等人厲害。硬是被等這些評書裡杜撰的人物壓制上千年;同樣的人物還有許多......因為普通群眾比較認可戲曲和小說中說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不世出的名将——陳慶之。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宇文成都

陳慶之____今江蘇省宜興人,南北朝時期的名将,據傳說出身庶族或小官吏的後代。身體羸弱,不善騎馬,連普通的弓弩都難以拉開,但富有膽略,善于籌謀。

自幼追随西漢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蕭衍,博通文史的蕭衍因為十分喜歡下棋,于是陳慶之為了哄上司開心,二人常常不分晝夜地對弈,是以深受蕭衍的喜愛,蕭衍建立南朝梁政權後。陳慶之散去家财為梁武帝招賢納士,但一直都默默無聞,後來蕭衍加封其為"奉朝請"(閑散大官的優惠待遇)。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英雄總會有用武之地,陳慶之41歲這一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歸附了梁朝;陳慶之奉命率領兩千人馬護送蕭綜入鎮徐州,北魏派來兩萬人馬前來攻城,在城外安營紮寨,陳慶之進逼其軍營,一戰便将其擊潰。從此正式開始了軍旅生涯。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528年北魏發生内亂,梁武帝出于戰略上的考慮,支援魏北海王元颢在渙水稱帝,讓陳慶之帶領七千人馬護送元颢北歸, 梁軍一路北伐。據史載,陳慶之以七千之衆從铚縣出發至洛陽,前後47場硬仗無一敗績,攻城32座,所過之處皆攻破,威震中原。陳慶之攻入魏國都城洛陽時,城中到處流傳着“名師大将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陳慶之和部下皆穿白袍)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一,部下有凝聚力,誓同生死

據《梁書》中還記載,陳慶之北伐攻下荥陽的時候,陣亡了五百人,手下主要的将士(大約300人)一起跪在元颢的帳前,要求殺死荥陽的守将楊昱,但是元颢愛惜楊昱之才不忍殺之,苦求衆人才将楊昱免職為民,但楊昱的主要部下共37人卻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被刳腹取心食之。 這件事說明了戰争的殘酷,同時也說明陳慶之的手下彼此感情濃厚 ,親如兄弟。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二,善于鼓舞士氣,每戰必親臨指揮

因為自幼飽讀詩書,富有謀略,是以陳慶之非常善言辭,每當開戰之前,他都會對手下做一番慷慨陳詞的動員。攻打荥陽城的時候,手下的七千将士面對十倍于己的守軍,大家都十分的驚恐。

陳慶之不慌不忙給自己的戰馬喂完草料後對衆人說:“我們一路攻城略地,殺了很多的無辜平民。對面的守城士兵與我們都是仇敵。我們隻有七千人,敵人卻有三十餘萬,這種情況下,我們生存的幾率很小。我們不能和他們在平原上交鋒,隻有攻破他們的城壘,我們才有勝算,大家不要互相猜疑,團結起來以免戰死沙場......”一番話,斷絕了大家害怕,逃跑的心思,隻能置死地而後生,随後弱小身軀的他親自擂鼓,隻擊一次鼓,梁軍便全部都登上了城牆......。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三,沒有後顧之憂,每場戰鬥都是背水一戰

因為這七千人是護送元颢北歸魏國都城洛陽稱帝,是以隻能一路北進,無須把守占領的城池;關鍵是這支部隊沒有後勤拖累,也可以說沒有後勤保障,他們隻能一路靠着打到哪裡,搶到哪裡,就吃到哪裡(估計每占領一座城,精神和物質上都會獲得巨大的滿足)士兵們充滿了戰鬥力,滿血負荷。每場戰鬥都是對于大家來說都是生死戰,沒有退路。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四,有謀略,打仗靈活多變

攻打考城的時候,考城四面環水,守衛十分的嚴密,部下将士手足無措,陳慶之突發奇想指令手下在水面上築壘(估計相當于今天的舟橋部隊)很輕松的攻陷了考城,生擒守将晖業,還意外獲得租車七千八百輛。

不過陳慶之的神話似乎一閃即瞬,把元颢送進洛陽後,北魏開始組織全國的軍事力量反擊。陳慶之最終被爾朱榮大軍擊敗,元颢遭擒被殺(元颢對陳慶之産生了猜忌和不信任,也是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陳慶之開始向南梁撤退,回撤途中遭遇山洪,渡河的梁軍全軍覆沒。陳慶之幸免于難僞裝成出家人逃回南梁,蕭衍對其大加封賞.....直至去世,享年54歲。

身體羸弱不善騎射的陳慶之___怎麼做到千軍萬馬避白袍的

結束語: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陳慶之手裡有足夠的兵源和後勤,會建立怎樣的功業。可惜他隻有七千人,無兵源和後勤保障,曆史給予他的舞台有限,施展空間有限,而且曆史沒有如果。

弓拉不開,騎馬都費勁的陳慶之成為南北朝時最耀眼的将星,其北歸洛陽正史有記載的戰績,完全不遜色《三國演義》中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将;趙雲長坂坡大戰;馬超潼關抖威風.....曆史也許真的欠陳慶之一本《三國演義》,陳慶之一個讀書人,自己可能都不會想到會因為打仗勇猛流傳後世。您了解陳慶之嗎?您覺得“千軍萬馬避白袍”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您留言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