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曾仕強先生解讀傅佩榮先生解讀南懷瑾先生解讀

作者:含章園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出自《道德經》第十章,意思是,自然大道就是如此化生繁衍萬物。創造萬物卻不據為己有,養育萬物卻不自恃有功,長成萬物卻不把持主宰。這就是最高深的德行。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曾仕強先生解讀</h1>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生之畜之,從這四個字可以體會什麼叫無為。比如,我們去問種花的人:“請問你在種花嗎?”他說是呀,在種花。這個人就是不懂道家的。如果他說沒有,是花自己在長。這個人就是有修養的人。

生,就是不塞其源。種花人看到這種花需要水分多一點,就多提供一點給它,這叫作不塞其源。它喜歡什麼樣的土壤,就提供給它什麼樣的土壤,其他的都不做。隻能順應自然的規律,替它安排好一個外界的成長環境。我們應該記住,花有自己成長的環境。

我們對小孩也是一樣,你把他生下來,可是不能教他幹什麼,你隻能給他提供一個适當的生存環境,其他的都是他自己的事。

畜,就是不禁其性。什麼叫不禁其性?這種花喜歡陽光充足一點,就把它移到外面去。那種花怕曬,就把它弄到陰涼一點的裡面去。花要不要長,要長得好還是長得不好,完全是花 自己的事情,我們無能為力,這樣就叫無為。

生而不有。比如,老天把人生下來,他卻不認為人是他所有。同樣,我們當父母的生育子女,雖然孩子是我們所生所養的,但不是我們所有,我們沒有占用他的權力,我們沒有所有權。

為而不恃。做了很多事情,但是沒有炫耀自己的才能。

長而不宰。我們讓他成長,但是不能主宰他。因為兒孫自有兒孫福,他喜歡學什麼是他的事,他學得好不好也是他的事,他将來有沒有好機會還是他的事,我們不可能去主宰他。連老天都主宰不了,我們做父母的,怎麼可能去主宰兒女的前途呢?這就叫做玄德。

是謂玄德。劉備叫劉玄德,玄德,自己有德,不認為自己有德,不希望别人回報。别人怎麼樣我都不計較,有沒有希望我不在乎,我該做我就去做,這樣才叫做玄德。

一個人認為自己有道德,認為自己符合道德品行,這就已經不德了。隻要一認為自己品德很高尚,其實就已經很低賤了;認為自己對别人是很好的,這個動機就不純正了。千萬不要自己認為自己有德就自我标榜,到處去講,可是現代人這種毛病是很普遍的。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曾仕強先生解讀傅佩榮先生解讀南懷瑾先生解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傅佩榮先生解讀</h1>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生長萬物,養育萬物。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仗恃己力,引導萬物而不加以控制,這就是神奇的德。

“生之,畜之”,王弼注解說:怎麼樣讓萬物可以自由去生、自由去養呢?就是“不塞其源,不禁其性”。萬物生命的源頭,你不要把它塞住,它的本性你不要将它禁止。你隻要不塞住它的源頭,它就會自己生存發展;你隻要不要禁止它的本性,它就會自己按照本性的需求,跟其他萬物有一定的配合的發展的方式。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你能不能夠生養一樣東西,而不要控制它呢?你做成了一件事情,不要仗恃自己呢?你當一個上司的時候,不要去宰制他呢?等于是我擁有,但是我又讓他自己發展,我隻是在一種幫助他、協助他、服務他的角色,讓他自由去發展。甚至,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被别人擁有了,被仗恃了,被控制了。

玄德,在《三國演義》裡,劉備就字“玄德”。玄德就是奇妙的德,非常奇妙的德。老子的“道”是指萬物的來源與歸宿,而老子的“德”是指萬物從道所獲得的本性與禀賦。如果萬物都按照道所給的本性與禀賦去生存發展的話,萬物會保持一種非常奇妙的和諧的平衡,或是平衡的和諧。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曾仕強先生解讀傅佩榮先生解讀南懷瑾先生解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6">南懷瑾先生解讀</h1>

“生而不有”,如天地一樣,雖能生長萬有,但不據為己有。

“為而不恃”,雖然是因為他的德業作為而有此成功,但他卻不自恃為己功。

“長而不宰”,雖然雄長萬方,但卻不願永久自居于主宰的地位。

“是謂玄德”,“玄德”的意思,不隻是大德而已。

《道德經》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緻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阖,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