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張飛字翼德,為何他們都鐘情于德?

作者:給曆史個救生圈

衆所周知,中國古人除了我們現在的“名”外,還有“字”和“号”。而“号”一般是文人和上層人士才擁有的,在民間并未普及,但“字”卻幾乎在全國通用。同新中國成立後“建國”、“建軍”之類的名字類似,古人的“字”也有着一定的時代印記。而三國時期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又反應了怎樣的社會現象呢?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

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張飛字翼德,為何他們都鐘情于德?

其實除了曹操和劉備兩人外,三國還有一位著名将領的字也帶“德”,此人便是劉備的三弟張飛。張飛字“翼德”,不知大家可否記得?而這些人之是以這麼鐘情于“德”字,就是因為東漢時期的人才選拔制度。在科舉制發明之前,各個朝代的人才選拔制度都不相同。其中漢朝的人才選拔制度為“察舉制”。

劉邦在建立漢朝後,為了能夠獲得一批高素質的官吏協助他管理帝國,特地下令各郡國舉薦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而從漢文帝開始,正式下诏要求“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谏者”,并定下了“對策”等考核标準。到了漢武帝時,察舉制逐漸完備,各種考核科目也不斷充實。

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張飛字翼德,為何他們都鐘情于德?

其中,在漢代的察舉常科中,孝廉是最重要的一科。“孝”就是指孝順,“廉”則是指廉潔。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古人是最看重孝行的。如果被舉薦的人存在不孝順的行為,将很有可能被褫奪官位。如說出“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本來已經被舉薦為官,但因為父親去世後他沒有回家守孝,不但被褫奪了官位,而且還被下了大牢。

除了孝廉之外,察舉常科中還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祿三項。茂才就如同後世的秀才,是憑真才實學被舉薦的。但舉薦最低标準為州,是以人數上要比孝廉少很多。而察廉則是指低級官員被考核後舉薦升遷,光祿是丞相、禦史等進階官員舉薦自己的屬官。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為先,文學上則以儒學為主。是以,漢朝的人們極其注意自己的品德,一旦德行出了問題,将再難有出頭之日。

曹操字孟德劉備字玄德,張飛字翼德,為何他們都鐘情于德?

曹操、劉備、張飛三人的字,便反應了當時東漢社會注重“德行”的社會氛圍。後來到了魏晉時期,統治階級改“察舉制”為九品中正制,将人分成九等,導緻出現了門閥政治和“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社會現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