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人的家庭都是圓滿的,不是每個人都有爸爸媽媽的疼愛,世界上總有不幸的小孩,而我就是其中的一個。

我叫趙琦,出生在山東一個小縣城。1998年,在我3歲時,母親因為父親有外遇導緻外遇的女人已經懷孕,于是離婚,此後,母親又下崗了。為了一心撫養我,母親盡可能給我提供最好的學習條件和營養品,可是我并不喜歡學習,國小三年級時,我迷上了電腦,經常逃學玩網遊。母親多次從網吧将我找回。因為沉迷網絡遊戲,我沒能考上重點中學。
為了讓我上重點中學,母親借了10000元。可沒想到,初二時,我又開始經常逃學上網。為了尋找我,母親一次又一次穿梭在37家網吧(我們居住的地方的全部網吧)。為了阻止我上網吧,母親提出給我買電腦,但被我拒絕了。
每次母親從網吧找回我,不是将我關在家中,就是将我關在一樓的倉庫。但這都無法阻止我上網。我從家中的下水道爬下來,用螺絲刀撬倉庫的鎖逃到網吧。又一次,我7天7夜沒回家。當母親再次尋找我時,竟然遇到了我爸。聽說我經常上網後,父親說,好在我又生了一個又聽話又聰明的兒子(也就是當初他們離婚時,外遇女人那時懷孕後生下的兒子)。這再一次刺激了母親脆弱的神經。當她在網吧找到我後,我對母親說:“我錯了,随你怎麼懲罰都行。”
于是,母親将我反手捆綁在倉庫。期間她來看過我一次,我乞求母親讓我上樓,因為倉庫太悶熱了,但母親沒有理會我。淩晨一點多,鄰居聽到我求救的聲音,敲響了母親的門,希望她能放我回家。母親下到一樓倉庫,我再次乞求放他回家,因為太悶熱了,但母親沒有理會我。直到淩晨五點多,我因高溫脫水,暈倒了。
自此,我和母親之間沒有再見過幾次面,我獨自離開了家,在外地打工養活自己。如今我已經成家,但卻時常想起母親。去年我帶着孩子回家了一趟,我沒有回家,去了趟鄰居家,聽鄰居說,母親說這麼多年,她沒有添一件新衣服。她不能穿好,不能打扮自己,不能吃好,我至今還記得母親為了讓我争氣,母親有時候甚至當着同學的面批評我,讓我很沒面子,也讓我沒有一個朋友。在老師眼裡,我是一個聽話的學生,而且成績也不像母親說的那麼差。2010年升中考時,我是全年級曆史科狀元。
我當時正處于青春期,特别叛逆,可壓抑的情緒又不知如何宣洩,因為知道母親很苦很不容易。母親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教育孩子。她不懂什麼是青春期,她有太多的苦和生活壓力。可如果,她能和身邊的朋友談談,如果能聽進别人的一點勸解,懂得尊重青春期的孩子,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那麼,這樣的悲劇就一定能減少。
我隻是一個15歲的孩子,從3歲開始就在母親的抱怨和壓力聲中成長,我很壓抑和痛苦。我了解母親的辛苦,了解母親的不幸,可我也很苦很累。但母親不了解我。很多父母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财産,是以,想打就打,想罵就罵。有的父母甚至說:“你的命都是我的,我打死你又怎樣?”可孩子沒有要求你們生下他。既然生了他,我們就應該尊重他,把孩子當人看。
寫在最後
我想類似的故事一定還會在發生。因為很多家長隻祈求孩子成績好就行,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學習上,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失去了自我和自尊。
我們不能譴責母親和趙琦。他們都是悲劇的主角。因為單親母親,因為所有的壓力都在母親身上,因為婚姻的不幸,因為想要證明給前夫看——我教育的兒子有出息,是以,趙琦身上承受了太多的壓力。我相信母親是愛兒子的,是以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最好的都留給兒子,但正是因為愛的不得法,才導緻兒子上網成瘾。
沉迷于網絡的孩子都是因為缺少愛和溝通,沒有正常的人際交往,是以,隻有在網絡遊戲中,他們才能找到自信和滿足
我了解作為單親母親的不容易,但我不希望類似的悲劇一再發生。那麼,該如何愛孩子,而不是将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财産,讓孩子實作自己未能實作的願望呢?我們是很苦很累,但孩子他無法承受太多。孩子成長有他的規律。我希望社會能多普及一些心理學的知識。
我相信,有很多這樣的單親母親,甚至不是離異的家庭,包括一些貧困家庭的父母,他們隻是簡單地以為隻要孩子讀書成績好,自己的命運就會發生改變。其實,孩子成長不僅僅是培養學習能力,還有生活能力、獨立能力。如果我們能走出“孩子學習好就行”的誤區,那麼,這麼的悲劇會少很多。
愛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但怎樣愛孩子才不會傷害孩子,這才是值得去思考的!!
身邊的一個真實案例,鄰居的兒子在國小成績很好,考上重點中學後,國中迷上了遊戲,成績也一落千丈,升中考,沒有考上重點高中,兒子進了一所普通高中。但朋友轉變了觀念,她看到兒子很多閃光點。兒子人際關系好,口才好,體育好,很勤勞,很禮貌,于是,因為被母親欣賞,兒子也認為自己很優秀,于是在普通中學當了班長,班主任也很喜歡他。由于被母親認同和欣賞,兒子有了久違的自信。鄰居對我說,她真為兒子感到自豪!雖然兒子成績不是很好,但兒子很優秀!
如果每個母親都能注意到孩子學習之外的其他優點,那麼他們對孩子就會少了些責備,多了欣賞和表揚,那麼,孩子就會自信和快樂。讓孩子擁有快樂的記憶和幸福的家庭,比什麼都重要。
其實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多。如果孩子工作了,結婚了,他們就擁有自己的生活;如果父母給孩子更多的愛,而不是功利心那麼強,隻在乎孩子的學習成績,那麼孩子就不會沉迷網絡,孩子就不會那麼叛逆,悲劇也就不會發生。
單親媽媽,希望你們能學會怎樣正确地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