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那麼多種果酒,卻很少見西瓜酒?

西瓜的含糖量可以簡單地按5%算,比例在水果中也許不算很高,但是考慮到我們吃西瓜的量而言,這個數字就不算低了,并且因為西瓜所含的糖以蔗糖和葡萄糖為主,會比較快地成為血糖的一部分,是以我們此前也已經說到,西瓜其實是高升糖指數的食物。

為什麼有那麼多種果酒,卻很少見西瓜酒?

不過,西瓜對血糖的影響卻不能這麼簡單地評價。按照浙江大學王立銘教授的話來說,可以多吃,别打成西瓜汁喝就行。可見,雖說西瓜含糖量挺高的,但是對健康的風險并不大。如果按照糖的能量來算,半個西瓜通常有五六斤,糖分就在125-150克之間,相當于五六百大卡的能量,快趕上一頓飯了。是以,多吃西瓜沒問題,但還是要控制能量攝入,少吃點其他食物才行。

話說到這兒了,其實還有個問題值得講一講。我們知道,釀酒就是糖在微生物的無氧代謝下變成酒精的過程。水果容易腐敗,到了豐收季節往往會白白爛在地裡,西瓜也有這個風險。我們前兩天講過的櫻桃和荔枝,常常會用來釀酒,這也和它們不易儲存的特點有關。但是,西瓜的含糖量不低,喝西瓜汁不健康,然而技術上來說,糖也可以轉化成酒精,為什麼很少見到西瓜酒呢?

因為從事酒精方面的課題,這個問題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總的來說,我國是一個糖資源并不充分的國家,絕對不可能像巴西那樣,能夠把甘蔗都用來做燃料酒精,就連食用酒精就在與人争糧,引起不小非議。在這種條件下,如果能夠找到更多釀酒的原料,最起碼也能省點糧食不是?

我也曾試過用酵母去加工西瓜汁,但是很遺憾,最終形成的“酒”,根本就是讓人惡心的泔水。

還别說,在網上查了查,确實有不少人和我有一樣的想法,但是沒找到一個說自己釀出來的西瓜酒好喝的。雖然也有相關的專利,比如甯夏的硒砂瓜就有人聲稱可以釀酒,但是相應的産品也沒有上市。

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呢?

簡單說起來,其實有兩個不利因素。

首先,西瓜太容易沾染其他細菌了。我們都有經驗,西瓜隻要切開,不蓋保鮮膜放在常溫下,兩三個小時就變質了。是以,在釀酒的時候,必須要先對西瓜汁進行巴氏消毒,把雜菌都殺死,然後再用酵母發酵,才能夠有機會釀出酒來。對一般家庭來說,這種操作并不現實。

即使有條件,這麼做出來的西瓜酒也仍然不好喝,這就要說第二個因素了。西瓜中含有一些低分子量的醛類與有機酸,做過化學實驗的人都知道,這些物質的味道通常都會讓人很不舒服,是以在釀造西瓜酒時,還要想辦法脫除它們才可以。但是,目前要做到這一點并不是太容易,西瓜釀酒工藝沒法走向現實,也就不難了解了。

是以,既然美味的西瓜酒很難做出來,西瓜汁又不健康,那就還是老老實實啃西瓜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