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文前注:本篇文章圖檔來自網絡搜尋,圖文無關

“兔”這個詞其實在我國坊間一直都有,就是戲園子裡面的旦角,清朝的時候他們委身于男人,被叫做“兔”。

而在《品花寶鑒》裡面,對“兔”這個詞有着更加詳細的解釋。

原是旦腳出身,三十年中便有四變。你說那四變:少年時豐姿美秀,人所鐘愛……人說是兔。

而老舍先生的文章《兔》,引用的正是此意,我本以為是講述梨園相公的故事,讀完以後卻發現,這篇文章和感情無關,講的是一個男孩小陳從當票友到正式入梨園以至于最後毀滅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可以映射到我國現在娛樂圈現狀,引發多重思考。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1">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h1>

在《兔》中,老舍講述了主角小陳的短暫生涯,開始小陳是一個普通的公司職員,很聰明,沒有學過戲,唱戲也一般,可是扮相身段卻很老道,被老票友俞先生注意到,收為了徒弟。

小陳學戲很快,俞先生又太嚴格,很快小陳就和其他票友混在一起,遠離了俞先生。

離開俞先生的小陳認識了一個黑漢,這個黑漢不停地誇獎小陳,讓小陳以為自己在梨園能混出名聲,成為名伶,到時候就有着數不清的銀子。

但是小陳将成為名伶的希望并沒有寄托在自己的努力上,相反,他寄托在了黑漢的身上。因為戲台上的這些,都得聽黑漢的調動,就像是《兔》原文裡面說的那樣:

黑漢一句話便能教小陳沒地方去過戲瘾,先不用說别的了。

也因為黑漢的存在,是以小陳在台上算是順利,拉琴的也不敢使壞,可是小陳表面風光的背後,卻是他需要為了他在台上的光彩而付出的大額資金,以及觀衆們暗地評價他是“兔子”的嘲諷。

小陳隻是一個普通的職員,是承擔不起這些行頭的,當然黑漢可以去替小陳承擔。“我”作為小陳的前同僚,看不下去小陳現在的處境,勸小陳回頭是岸,卻沒有想到被小陳激烈地反駁。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在之後,小陳辭職,徹底以唱戲為生,“我”去聽他戲之時,見到小陳讨好楚總長,“我”才幡然醒悟:黑漢隻是辦事的人,真正願意“捧”小陳的是“熱愛藝術”的楚總長。

後來“我”又聽說,小陳的妹妹長得漂亮,是小陳賠上了自己的妹妹,才換來自己在外唱戲的機會:

楚總長得到個美人,黑漢落下了不少的錢,小陳得去唱戲,而且被人叫做“兔子”。

而在結局的時候,小陳的妹妹被楚總長抛棄,小陳的行頭也被黑漢沒收走,小陳在半空的戲園子裡唱戲,那時候小陳已經身患肺病,“我”無意間偶遇到他,沒過多久,“我”就在小報上看到了小陳去世的消息。

這就是《兔》中小陳短暫的一生,其實老舍先生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想要通過“小陳”這一個人物去表達底層小人物的悲歡以及坎坷,他向來是擅長去寫這些的,可是這篇文章現在來看,早已脫離了年代的桎梏,映射到現在的娛樂圈。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2">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h1>

從《兔》這篇文章中,我們完全可以看到一個“明星”誕生的産業鍊。

在《兔》裡面,小陳放在現在的娛樂圈,其實也是随處可見的男孩:熱愛舞台,有些資質,聰明且有天賦,并且懷着一顆想要在舞台上大紅大紫的心。

如果說小陳就是民國時期某個初闖娛樂圈明星的索性的話,那麼《兔》裡面能夠操控一切的“黑漢”,就是經紀人,或者往大點說,就是娛樂公司。

根據《兔》裡面的描述,黑漢和小陳之間的關系是這樣的:

要走這條路,黑漢是個寶貝。在黑漢的口中,不但極到家的講究戲,他也談怎樣為朋友家辦堂會戲,怎樣約角,怎樣派份兒,怎樣賃衣箱。職業的,玩票的,“使黑杵的”,全得聽他的調動。他可以把誰捧起來,也可以把誰摔下去;他不但懂戲,他也懂“事”。小陳沒法不聽他的話,沒法不和他親近。

如果把當時的梨園比作一個娛樂圈,那麼小陳的“唱戲”就和現在娛樂圈明星的“拍戲”一樣,有地方唱戲放在現在娛樂圈裡,也就是有戲拍,有資源。

“黑漢”這個角色在整個圈子裡是有着話語權的,他可以“捧”誰。也可以“摔”誰,“黑漢”甚至可以一句話讓小陳是沒有地方唱戲的,戲台上的人都要聽“黑漢”這個角色的調動,小陳不敢不聽“黑漢”的話。

但是這個“黑漢”并不是真正的掌控者,他的背後依舊有人——“楚總長”。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在《兔》裡面,小陳通過“黑漢”的人脈,将妹妹獻給了楚總長,自己有了登台唱戲的機會。“黑漢”隻是聯通小陳和楚總長之間的一個辦事者,當然,“黑漢”本人也是盈利的,但是真正幕後的推手是楚總長本人。

在《兔》裡面,老舍先生給我們展現出一條“梨園明星”産業鍊:

擁有最大掌控權的楚總長-中間人“黑漢”-梨園的票友小陳

這條産業鍊裡面,楚總長是赢家,他得到了小陳的妹妹,黑漢也是赢家,他出了力,但是得到了錢。

唯一輸家便是小陳,小陳雖然短暫的得到了想要的掌聲,但很快就消失了,他不但賠上了自己的妹妹,還有自己的前途。

而這一切,在現在的娛樂圈仍能夠看到影子。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當然,現在的社會與過去不同,楚總長已經不再是一個人,他變成了隐形的一股力量——資本。在過去黑暗的社會裡面楚總長會和小陳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交易,但是在現在的娛樂圈,這些交易也不複存在了。

不過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不管“楚總長”是一個人還是資本本身,他的赢家地位絕對是不會變動的。

那麼“黑漢”又是誰?“黑漢”也不再是一個人,他代表是資本下面具體運作,具體地說就是明星的娛樂公司,和“黑漢”本人一樣,這些公司有一定的話語權,但是背後還是要仰仗着“楚總長”,他們上對資本,下對藝人,是一個中間的角色。

而“小陳”則是那些懷揣着夢想來到娛樂圈的小明星,當然,不是所有的明星都會有“小陳”這樣悲慘的下場,相反,現在的明星大多數都比我們普通人過得要好很多,可能現在娛樂圈裡面的“小陳”都不再是輸家,賠錢到走上絕路這件事基本上也不再可能發生。可是“他們”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不去精進自己的能力,“丢失舞台”也漸漸會演變成了事實。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而自從“偶像”“小鮮肉”這樣的名詞出現以後,現在所謂的“造星”也成為了一條産業鍊:

由資本去推動娛樂公司以及提供資源,娛樂公司再用“資源”去捧紅藝人,資本和娛樂公司二者得利,這是現在的一條産業鍊,當然藝人本身能夠捧紅也是需要潛力的,沒有潛力,吃了資源還不紅的藝人也有很多。

但是當藝人失去了價值的時候,比如沾染上了負面的新聞,或者是不能再帶來更多的利益的時候,那麼這位藝人如果還在吃老本,沒有不斷精進自己的業務,就像小陳唱戲到最後都很難讓聽戲的人“叫上一聲好”,那麼藝人很可能被資本所抛棄。

藝人本身的潛力和能帶來的金錢就像是《兔》裡面“小陳的妹妹”,過去在梨園裡面小陳需要和楚總長進行一次交易,現在看似不用,實際上,藝人還是在和資本在做交易,不過交易的是自己本身能夠帶來的價值。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3">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h1>

《兔》裡面影射娛樂圈的不僅是娛樂圈的産業鍊,還有“宣傳”。

衆所周知,“宣傳”在娛樂行業中占據着重要的地位,有宣傳也有曝光,進而才會獲得所有人的喜愛。

其實在古代梨園中,的确是有宣傳的,不過這種宣傳是一種被動宣傳,即自己倚靠能力而名聲在外,進而讓大家喜歡。

但是,在老舍的《兔》裡面,他提到了兩個宣傳營銷的點:

一是觀衆,二是報紙。

在《兔》裡面,老舍寫了一批特殊的觀衆:

大家喊好的時候,他們不喊;他們卻在那大家不注意的地方,贊歎着,仿佛是忘形的,不能不發洩的,喝一聲彩,使大家驚異,而且沒法不佩服他們是真懂行。據說,若是請他們吃一頓飯,他們便可以玩這一招。顯然的,小陳要打算減除了那種嘀咕,也得請他們吃飯。

老舍先生還寫了這批觀衆不像其他觀衆那樣偶爾前來,他們大多當過票友,專門叫“倒好”,以顯示自己的專業,而身邊的觀衆也會靠近這些觀衆,來顯示自己的“專業”。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也就是說,這批專門叫“倒好”的觀衆一定程度上在引導着觀衆們對于台上人的品評,界定,除此之外,這群人還将叫好或者是嘀咕列為收費項目(請吃飯),一個戲子想要扭轉風評,一定程度上也要依賴這些“收費”的觀衆。

而報紙也是另外一個“宣傳”手段。

在原文中,作者描述小陳的唱并不太好,甚至他的唱“後排觀衆都聽不清”,但是根據“黑漢”的安排,報紙上還是将小陳誇獎成了“昔日田桂鳳”(田桂鳳,著名花旦,曾有人評:自田桂鳳出,而花旦幾與須生為敵體),甚至後來将他稱為“名旦”。

當然這些報紙都是經過了“黑漢”的安排,報紙作為當時主要的宣傳管道,“黑漢”沒有放過,他通過利益交換,讓報紙虛僞地誇贊小陳,營造出一種“虛假繁榮”的場景。

而“虛假繁榮”背後,有多少人真的喜歡小陳,不過是在小陳唱戲的時候,嘀咕着他是“兔子”罷了。

而這些宣傳手段,在現在依舊流行于娛樂圈,方式甚至沒有變動,隻不過名字變了而已。

那些收費“叫好”“嘀咕”的觀衆,放到現在的娛樂圈,就是“水軍”以及“職粉”(職業粉絲)。“水軍”收費來改變一個藝人的風評,其他不明真相的觀衆也會被“水軍”和“職粉”引導。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而那些報紙上的營銷手段,到現在變成了“買熱搜”“發通稿”,讓藝人不斷攀上熱搜,哪怕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在熱搜上露臉,營造出藝人“非常紅”的場面。

同樣地,這些“非常紅”的背後,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歡這個明星,又有多少人是等着看這個藝人翻車。

娛樂圈的營銷手段與觀衆的心态,其實老舍先生早就寫明白了。

<h1 class="pgc-h-decimal" data-index="04">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h1>

既然藝人産業鍊近幾十年沒有變過,宣傳手段近幾十年沒有變過,那麼作為故事中心人物的小陳,是不是又能給當今的藝人一點啟示?

我在前面說過,小陳和現在懷揣夢想進入娛樂圈的年輕人一樣:熱愛舞台,有些資質,聰明且有天賦,并且懷着一顆想要在舞台上大紅大紫的心。

那造成小陳悲劇的是什麼?

小陳開始和老票友俞先生學戲的時候,因為其他票友給小陳送了一雙鞋,讓俞先生憤怒,師徒自此分道揚镳。

而後,小陳唱戲,“黑漢”不告訴小陳的弱點,一味捧着他,說他唱得比名伶還好,讓小陳信以為真,于是想要真正進入梨園,成為名伶,賺取大錢。

從這一步開始,小陳就沒有辦法再回頭。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其實造成小陳悲劇有三點:

一是心态浮躁,小陳開始因為俞先生的戲老,沒有心思學習,一味想着和其他票友混,并且學一些新潮的段子,在基本功完全沒有打紮實的情況下,和師父決裂。倘若小陳靜下心來好好學戲,也許不會造成悲劇。

二是自我認識不清,這是小陳最大、也是故事裡最重要、最深刻的一點。小陳因為“黑漢”以及報紙的“吹捧”,真的以為自己是名伶,唱得比其他人還要好,甚至在他落魄的時候他都要激動地反駁。哪怕最後,小陳到了空戲園子以後,他都沒有意識到其實自己的真正唱戲水準根本不像“黑漢”說得那樣。

小陳是有天資,但是在他二十歲之前,他是沒有唱過戲的,這和其他從小出身于梨園的人就有着天壤之别。他又不肯努力,心态浮躁,導緻他的那一點點天資最後也被耗損。

也正是小陳沒有自知之明,不知道自己與其他人的真正差距有多大,一味聽着“虛假吹捧”,導緻他堅定了要唱戲的路,辭掉工作,一步一步把自己和家人送到了深淵。

三是迷失在物欲,物欲也是導緻小陳悲劇的一個原因,如果不是豔羨其他名旦能夠賺得的錢,小陳自己不會堅定地、不顧一切地想走唱戲的路,沉浸于物欲,心靈匮乏是小陳悲劇的另一原因。

其實在小陳的身上,是當時一個底層人物的縮影,其實何嘗不是現在部分年輕藝人的縮影呢?

老舍筆下“小鮮肉”戲子的一生:為了紅把妹妹送别人,結局凄慘兔:一個“小鮮肉”短暫的一生産業鍊影射:資本的産物與棄兒細節-娛樂圈的營銷手段主角-站在夢想和物欲的十字路口

年輕藝人來到了娛樂圈,懷揣夢想,豔羨着别人的光鮮亮麗,可是成功的又有幾人呢?

就算是成功了,能夠穩定心神,在物欲橫流的娛樂圈踏實下來,努力精進自己的,又有幾人呢?

如果這些藝人不沉下心來精進自己,他們隻能淪為資本的棄兒,觀衆茶餘飯後的話題。

文後話:

娛樂圈先前被一些小鮮肉刷屏,有一夜成名的,也有一夜口碑崩盤的,對于這些情況公衆号早就有品評,其實自媒體人也都是看風向寫評論,大家接受的觀點都是被自媒體所引導的。我雖然也作為自媒體,但是我希望借助老舍先生的文章,來告訴大家一些非觀點、風向的意見。

參考文獻:

老舍 《兔》

我是陸月圓,關注書、影中女性以及少數群體生存狀态,并緻力将其分享給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