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心中的十大經典配音形象(6) 畢克--波洛

作者:光影音畫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h1>

我心中的十大經典配音形象(6) 畢克--波洛

我心中的十大經典配音形象(6)畢克--波洛

(英國電影《尼羅河上的慘案》男主角,上譯配音)

"夫人們,小姐們,先生們,該收場了---"

得知畢克老師走了的那一瞬間,我的心頭"咯噔'了一下:是啊,該收場了,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一代配

音巨匠就這樣離開了譯制片這個充滿活力和無限魅力的舞台.而葬禮上為他送行的居然還有上述這段經典

錄音,策劃者也許想拿畢克老師生前的颠峰之作來告慰逝者的魂靈,或者是想讓還在活着的人們永遠留住畢

克老師的藝術财富,讓語言的豐碑刻上永恒的烙印.

如果說李梓是上譯廠的當家花旦,那麼畢克絕對是上譯廠這個"制造靈魂"的工廠的小生台柱.當然,上

譯廠的小生是個明星群體,喬榛、童自榮、于鼎、尚華等等等等都是那麼出類拔萃,而畢克老師的特殊地

位則完全是由于他非同凡響甚至是深不可測的創造力。波洛隻是他演繹過的無數正義、智慧、勇敢、滄桑

、悲情、溫柔、邪惡等角色中的其中的一個。要說經典,畢克老師這個人就是個不可複制的經典。

畢克老師的波洛其實有兩個,另一個同是阿加莎系列的《陽光下的罪惡》。說心理話,很難說哪個“

波洛”更出色,之是以我在這裡選擇《尼羅河上的慘案》隻是因為這部電影的配音陣容太“豪華”了以至

隻要提到上譯,甚至隻要提到譯制電影,就不能不想到這部配音超級大片,而本片中李梓、劉廣甯、童自

榮、喬榛、程曉桦、蘇秀、邱嶽峰、于鼎、丁建華、趙慎之、胡慶漢等衆星烘托出來的就是畢克版"波洛"

這顆“巨星”。

波洛是個極可愛的偵探,正義和智慧是他的基本符号,但他正義的高大形象旁邊似乎總有個“玩世不

恭”的影子,而他的智慧又常包裹着慵懶和懈怠的外殼。“你這個臭不可聞的法國小人”---“比利時小

人”,他自嘲的口吻令人忍俊不禁;“我霍柯爾波洛現在很清楚地知道---”,他自信中帶着自負的口吻

又是那麼具有震懾力而令人無法拒絕。“換句話說---”他多次以這樣的方式象是個極耐心的老師在向學

生解釋着某些值得深究的課題。“哦親愛的,有句忠告,象美國人常常說的,悠着點!”他随時不忘善意

地告誡人們一些做人的道理。“女人最大的心願是讓人愛她”片尾他意味深長的感歎似乎又在表明他雖然

看透紅塵卻仍要負起拯救衆生的使命。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如此深度的人物形象,畢克老師驚人的創造力

沒法不讓我們歎服。

二十多分鐘的“案情分析”幾乎成了中國配音史上空前絕後的模闆範例,邏輯推理的過程在波洛層層

推進中展開,在揭開迷底之前他要告訴大家的絕不僅僅是案情本身的線索,這其中對欺騙者的憎惡,對貪

婪者的扼惋,對勒索者的警示,對報複者的勸戒,對盜竊者的鄙視,對嫉妒者的嘲弄,甚至對糊塗者(船

上的管事)的善意的批評,仿佛在告訴人們,罪惡的根源和土壤其實就在每個人自己的心裡,真的去實施

犯罪隻不過是最後的一道程式。畢可老師從容鎮定的叙述中透着十足的節奏感和穿透力,怎能不讓此時真

正的罪犯驚慌失措、膽戰心驚,畢克老師讓我們領略到了波洛身上的真正的大智慧。此後環環相扣密不透

風的案情分析則讓全體中國人上了一堂最最生動的邏輯推理課。我們屏住呼吸,不能漏掉此時畢克老師嘴

裡的任何一句話甚至一個聲調一個感歎語。每一句話都不是多餘的,而每一句話的情緒變化、停頓或轉折

則有可能意味着某些重大線索的關鍵元素,更是不能輕易錯過的。語言的魅力至此應為極緻了。相信每一

個傾聽者都能聽出屬于自己的味道和心得。而這樣的課重複聽多少遍都是不會令人厭倦的。(當年看完該

片後還在上國小5年級的我立刻去新華書店買了本〈邏輯學〉,看不懂沒有關系,我感覺讀着就仿佛能稍

稍貼近一點偉大的波洛,呵呵,當時真的是這樣想的)

關于《尼羅河上的慘案》的配音,我想細細分析鑒賞起來恐怕足夠一篇碩士生論文的。作為一個沒什

麼專業知識的業餘影迷,能享受其中我已深感滿足和欣慰。正象奧特伯恩太太在片中所言“哦,生活可真

殘酷,人必須要堅強面對---”。有了這樣的精神食糧,我想再殘酷的生活也能讓我們從中找到安慰。

感謝配音網給我加分,謝謝網友們的回貼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