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畢克:心有餘而“氣”不足(王安桅)

作者:光影音畫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h1>

畢克:心有餘而“氣”不足(王安桅)

畢克:心有餘而“氣”不足

王安桅

與64歲的配音演員畢克先生電話聯絡,耳機那邊的聲音依然圓潤動聽,但想起他為日本硬派演技明星高倉健所配制的聲音,似乎感覺上少了一點剛勁與氣度。待你在上海電影譯制廠廠長室見到畢克,他才去食堂買回一份荷包蛋澆頭的湯面,就坐在沙發上氣喘了好一陣。“哮喘!老病根了!前年去年整整兩個冬天與春節都在高幹病房内度過的!”畢克先生音容笑貌很有長者與上司風度,“今年家裡裝了個大電表,可以很暢快地用電爐取暖,就再不用去病房受那份孤孤單單,心情很糟的罪了!”他雖未退休,就已經從話筒前離開,擔任了廠裡顧問,為愛徒丁建華、喬榛等新一代演員配制的影片把關與審閱。

畢克先生如今似乎與高倉健的獨身生活相像。一子遠赴美利堅深造,一女也在外地經商,太太在美國照料年老的嶽父。問畢克先生為何不去美國與家人團聚,他談的一些原因中最關鍵的,還是他離不開這份幹了40多年的配音事業。盡管隻能顧問,并感歎自己在當今大好的開放形勢下,在配音事業恰逢最好機遇之時,自己卻因健康原因而不能再越新高峰。像高倉健演的《夜叉》,去年就由喬榛擔任了配音。

高倉健曾對畢克為他所配制的影片豎過大拇指頭。今日談起這位曾讓無數女人迷得下跪的“真正男子漢”的稱贊,畢克謙稱高倉健贊譽實為“外交辭令”,不值一談。他說,“當時人們為什麼那麼喜歡《追捕》?無非是十年動亂剛結束,影片中杜丘不屈不撓,克服困難險阻、伸張正義的精神正好吻合了當時人們的心态……就我而言,為高倉健培的五部戲中,《追捕》、《幸福的黃手帕》、《遠山的呼喚》、《兆治的酒館》、《海峽》,我最喜歡《黃手絹》與《呼喚》。”畢克還表示要向高倉健扮演的角色學習,學習那種敢于抗争的勇敢精神,因為自己遇到委屈,一般最大程度上能做到的,也就是沉默。

畢克先生現每周去一次廠裡,其餘時間則都守在他那套三室一廳的新公房裡,所有事情均可用滬語“摸”來形容。“摸法摸法”,意為緩慢而又瑣碎,一會兒熬點粥,一會兒下點面,一點點事情可幹半天,并有氧氣袋一邊保駕,自己還得上街采購。最近由居委會幫助,聘得“鐘點工”一名,自己方才輕松不少。

說起畢克先生的高徒們,丁建華、喬榛、童自榮等已挑起配音事業的重擔,這可使他欣慰?他淡淡一笑,“假如……”他把這兩個字咬得很重,“假如他們非常客氣地把我尊稱為他們的老師,那如今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了。”

畢克先生從事配音行當以來,已為1000多部電影、電視、紀錄片、科教片配了音。問他有否做這方面的作品搜集工作,将來搞一個回顧展,他搖頭說從未考慮過。因為腦子裡隻有一個概念,這些資料都是公家的,若在以前,連自己的智慧也都是公家的!不由會問畢克先生是否是中共黨員,他笑請一邊的黨支部副書記回答此問題。副書記沉吟稍許:“不是黨員!”他語氣肯定,“但是是一位老積極。”

(《戲劇電影報》,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