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末中國開始建立大學,細分專業和科系,直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會将就讀的科系,和未來的職業畫上一個等号。
比如計算機系的畢業将來當程式員,建築系畢業的将來當建築師,音樂系畢業的将來當音樂家等等,這屬于大家認知的一個誤區。也有人想當然覺得中文系畢業的都會去當作家,是以許多将來夢想成為一名作家的學子都會去報考中文系,然而現實卻恰恰與我們的認知截然相反。

<h1 class="pgc-h-arrow-right">名作家幾乎都不是中文系的</h1>
細數中國近代有名的作家,你會發現他們很少有人是就讀中文系并順利畢業的。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魯迅先生原本是學醫的,但是他覺得醫學救不了中國人,于是放下了手術刀,拿起了筆,成就了一代大家。
與他一樣學習醫學出身的知名作家還有郭沫若;還有寫了諸多像《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的一代武俠作品大家的金庸先生是法學畢業的;而寫下《再别康橋》這樣動人詩歌的新月派代表詩人徐志摩在劍橋大學攻讀的卻是政治經濟學。
另外還有像冰心、張愛玲、餘光中等名家都是外國文學系畢業的,而更有甚者,像沈從文、巴金、葉聖陶等甚至都沒有上過大學。當然這種誤區也不是隻有我們這種圈外人會有,許多作家早年也曾陷入這個誤區當中。
例如齊邦媛先生在晚年的時候曾經回憶道自己因為想成為作家而考取了國立武漢大學的中文系,但是她的恩師朱光潛先生得知此事後卻馬上勸她轉系到外國文學系,朱光潛先生是這樣說的:“學寫作,毫無意義,純粹浪費時間”。
還有一件類似的事情是發生在北京大學校園裡的,著名作家李健吾當年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在開學第一節課點名的時候,是以老師在點到李健吾的名字時特意停了下來,問他是不是自己在報紙上經常看到的那個李健吾?
而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老師繼續問李健吾是不是想要成為一個作家,李健吾直點頭,老師當機立斷地讓他馬上轉去外國文學系。而李健吾也聽從了老師的建議轉系,最終成就了将來的一代文學大師。而這位老師就是中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而他本人也不是中文系出身的,他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中文系不培養作家竟是大學内人盡皆知的常識</h1>
中文系雖然從表面上來看與文學的關系最為密切,但是中文系隻是單純地研究文學。中文系不會培養思想天馬行空、文筆自由灑脫、充滿感性的作家,而是緻力于培養學富五車、邏輯思維嚴謹、充滿理性的學術研究者。而這也是當初以博斯年為代表的學院派創立中文系的根本目的。
是以中文系其實是更偏向理論教育、學術研究的學院派科系。固然中文系可以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文學理論、知識背景,能夠培養學生擁有更加嚴謹的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
但是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殺了學生們創作的靈感,将學生們的思維局限在了一個很小的框框内,使得學生們有的時候甚至都寫不出任何東西。
同時,也因為過度學習了太多的理論知識,也使得學生們的文筆變得過于深刻和沉重,充滿了學術氣息,就像是在讀學術論文一樣,内容中充斥着各類專業名詞,讓普通人很難讀懂。
而且許多學院派的教授十分注重學術本位的思想,甚至十分排斥諸如寫作等文學創作工作。就如同以前學堂裡的老學究一般,雖然讀過很多書,但是因為讀得太多,是以把人都讀得變呆闆了。
是以在很多人,甚至幾位知名文學家的心中,中文系就是一個培養滿口“之乎者也”的老學究的專業。胡适先生就曾經感歎過自己是“但開風氣不為師”,就是因為像個老學究一樣讀了太多的書,思想過度理性,是以在文學創作這條道路上永遠無法取得巨大的成就。
中文系看似是距離文學最接近的專業,但是卻也是離文學創作最遠的專業。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楊晦教授曾經在上課的時候公開表示:“本專業不培養任何作家,請有這種想法的同學馬上轉系”。
而一代大家,同為北大中文系教授的王力先生也曾說過:“文學人才其實很難養成,但倘若說文學人才可以養成的話,最适合養成文學人才的專業應該是外國文學系,而并非中文系”。
由此,我們其實并不難看出,不論是學院派的中文系教授,還是緻力于文學創作的作家,他們都認為中文系根本培養不出作家。而真正想要成為作家,最好是先到外國文學系開拓視野,展開想象的翅膀,然後再回過頭來讀一讀中國的文學著作,然後你就會發現許多不一樣的想法和觀點,進而衍生出許許多多的創作靈感。
<h1 class="pgc-h-arrow-right">那中文系究竟還值不值得讀</h1>
目前中國國内的中文系乃至文學界人才儲備水準,其實是存在一個斷層現象的。
2010年一名叫王雲飛的江蘇考生,用文言文寫了自己的聯考作文并獲得滿分的消息刷爆網絡,而為了批閱這篇作文,閱卷組甚至請來了多位中文系教授進行批閱,而王雲飛所用古文之深度連這些教授都有地方不明白。
文學的積累是要靠終生的,而不可能隻靠這短短的大學幾年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但是在快餐文化盛行的當下,越來越多的學子隻看重最後的文憑而不在意在拿到那張文憑之間的過程,這種功利思想也就造就了目前國内中文系乃至文學界人才缺失的窘境。
其實歸根到底,中文系究竟值不值得讀還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全看大家自己的個人意願了。
免責聲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内與本号聯系,我們将在第一時間删除内容。文章隻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