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錦:央企總數可能重回100家

新組建的中央企業集團形勢分析與前景預測

李 錦

在航空發動機、鐵塔、國家管網、中國星網、輸配電裝備制造等新的央企成立後,現代物流、稀土、糧食儲備加工、海工裝備等央企将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中央企業将可能重回100家。

進入2021年,中央企業重組的新聞不斷,特别是新組建的中央企業集團,格外引人注意。上半年,中國星網集團的組建成立,成為首家總部注冊雄安的中央企業;下半年,輸配電裝備制造登陸上海。下一步,将聚焦先進制造業和科技創新,在現代物流、戰略性資源稀土、糧食儲備加工、海工裝備等領域大力推進央企重組和專業化整合,中央企業總數将可能重回100家。

新組建中央企業集團的特色

今年以來,以優勢企業為主體的專業化整合是央企重組的重中之重。“十四五”時期,我國中央企業重組以“做強做優做大中央企業、實作高品質發展”為主線,将更加突出主業和核心競争力的标準,以業務做強做精為目标,更好地推動重組、整合、調整、優化,加快打造一批行業産業龍頭企業、一批科技創新領軍企業、一批“專精特新”冠軍企業、一批基礎保障骨幹企業,使中央企業真正成為主責主業突出、功能作用顯著、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隊。

前幾年的重組基本上是兩家或者三家的重組,這幾年因為專業化的重組,往往會派生出新的央企。這個方面有四個案例,一個是鐵塔公司整合,由三大營運商劃撥自有鐵塔站址資源成立。随着鐵塔公司的成立,三大營運商不再自行建設基站鐵塔,而是通過鐵塔公司進行統一建設。

去年12月9日成立的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的組建可謂一個典型代表,2020年國家管網集團通過市場化方式收購三大石油公司相關管道資産,打破我國油氣幹線管道主要由三大石油公司實行上中下遊業務一體化經營的傳統格局,提升互聯互通水準,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X+1+X”油氣市場營運機制和“全國一張網”新格局初步形成,有效保障了我國油氣能源安全穩定供應。這項專業化整合涉及4家上市公司,橫跨上海、香港、紐約、倫敦4地資本市場,交易對價4061.8億元,并同步完成了國家管網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改革,引入資金2437億元,創造了2020年全球規模最大交易、近5年全球油氣行業最大交易、全球迄今為止最大市場化私募股權融資項目等多個“全球之最”。目前該公司擁有在役油氣管道9.1萬公裡、儲氣庫11座、LNG接收站10座,資産總規模超過8000億元。下一步,将加快推進省級管網的融入程序,加快西氣東輸四線等管網重點工程建設,加快培育發展平台營運模式,加快打造新時代具有國家管網集團特色的現代企業治理體系。

李錦:央企總數可能重回100家

今年4月,通過集中有關中央企業在衛星網際網路領域的優勢力量,新成立的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統一營運、管理我國的“太空資産”。是立足國家戰略全局、順應科技産業變革大勢的重大舉措,對于加快推動我國衛星網際網路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李錦:央企總數可能重回100家

今年9月,輸配電裝備制造業重組,是又一新的央企。中國電氣裝備集團作為新設立的中央企業,聚焦新一代輸配電、新能源和能源網際網路建設,瞄準“電氣技術引領者、能源革命推動者、綠色發展踐行者”戰略定位,充分發揮協同效應,加快整合融合聚合。繼國家電網剝離綠發後,這是又一項剝離,是國家電網在電力體制改革中“主輔分離”的關鍵一步。電裝集團的成立,标志中國電力體制改革沿着“政企分開、政監分開、廠網分離、主輔分離”方向進一步深化,為輸配電公司的成立,打了前站。抓住輸電、配電環節,其它放開,這是方向。輸配電裝備制造業公司成立,将利于輸配電公司的成立,是打了前站。

李錦:央企總數可能重回100家

新組建中央企業集團的前景預測

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推進的背景之下,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将取得實質性成效,新的央企還會繼續出現。在新發展階段,中央企業專業化整合仍然是重點。專業化整合是有效手段,專業化重組的結果和内容是業務的再組合和資源配置的再優化。央企專業化重組是從中央企業現狀考慮的。中央企業在主業方面,總體上進步很大,但也存在着資源分散、主業不突出等弊端,還存在着在某個專業上同質化競争、無序競争等現象。前幾年的整合,重點是解決多元化帶來的“亂”字,沒有達到“專”字。是以,要着眼長遠,從核心能力培育的視角來思考、推進專業化整合工作。按照市場發展需求,按照高品質發展的總體目标,以優勢企業為主體,通過無償劃轉、有償收購、股份制合作等方式,大力推進專業化的整合,通過資源優化配置,切實增強企業的核心競争力,打造具有全球競争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一是着力服務國家戰略部署,穩步推進中央企業集團重組,物流的資源整合與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劃轉将得到推進。

李錦:央企總數可能重回100家

将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驅動發展、軍民融合發展、建設制造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作為中央企業集團重組的出發點、着力點,穩步推進物流、輸配電裝備制造等領域的資源整合,通過戰略性重組着力解決企業結構性沖突突出、關鍵技術“卡脖子”、核心競争力不足等問題。以中國鐵物和中國誠通物流闆塊企業為基礎組建現代物流集團,打造綜合物流國家隊,緻力于優化倉儲網絡布局,完善現代物流體系。納入重組整合的企業或涉及中國鐵物和中國誠通旗下的中國物資儲運集團、港中旅華貿物流以及中國物流股份。物流行業的央企專業化重組有助于優化大宗商品的倉儲、物流網絡布局,形成全鍊條的大宗商品倉儲、物流體系,補上中國現代物流産業的一塊短闆。中國鐵物和中國誠通物流闆塊在倉儲、運輸和産業資源方面都有相當深厚的積累,并在各自的細分領域享有優勢,專業化整合将有利于企業之間展開協作,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糧食儲備、油脂油料加工重組。由于中儲糧和中糧同屬于央企,“我們在下半年還要進一步積極推動(專業化整合),特别是涉及糧食儲備、油脂油料加工、海工等行業的整合也在推進。”彭華崗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央企中做油脂油料業務的主要集中在中糧和中儲糧。中儲糧下屬油脂企業所持有品牌為金鼎,中糧油脂部門旗下品牌為福臨門。兩個品牌合作,能夠增加央企在油脂領域的話語權。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是去年10月正式揭牌,在2022年底前完成中國南水北調集團由水利部劃轉國資委管理。組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是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作管理、完善工程體系、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的重大舉措。南水北調集團的經營範圍包括調水工程開發建設與營運,水生态保護,水污染治理,水的生産和供應,以及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等。任務推進水資源優化配置,切實建好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加快形成“四橫三縱”國家骨幹水網,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南水北調集團組建是中國水生态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大事。

二是着力國有資本布局和産業發展需要,做好新央企組建,稀土資源與海工裝備整合将得到推進。

根據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需要,結合産業發展實際,适時組建新的中央企業集團,推動國有資本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産業集中。下一步,稀土可能組成新的集團,中國占世界稀土資源的41.36%,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稀土資源大國。我們的稀土沒賣出“稀”的價格,卻賣出了“土”的價格。無序開采,低價銷售,缺乏核心技術。未來兩年全球大機率會出現需求暴漲。解決國内稀土開采企業之間的惡性競争,需要實行戰略性重組。我國稀土重組勢在必行,有利于集中資源、增強我國稀土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

與船舶行業綁定在一起的海工裝備領域整合情況,同樣備受矚目。去年以來,有關方面多次強調要積極穩妥推進船舶、化工等領域企業戰略性重組,持續推動海工裝備等領域專業化整合。這個行業重複建設嚴重、産業集中度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市場競争力偏弱等問題較為突出。推進其整合針對多個央企海工裝備産業面臨的經營困難問題,達到幫助其脫困的目的。

三是着力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領域,強化整合,康養健康産業将得到發展。

随着恩格爾系數下降,服務消費支出占比上升,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計民生、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的行業領域集中。随着中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在巨大需求和國家政策推動下,健康養老産業成為新藍海。由中國誠通、鐵建地産、中國國藥三家中央企業與大家保險聯合發起的中康養健康産業投資有限公司日前成立。近幾年,華潤、國投、中國誠通等中央企業接連出手,布局健康養老産業。央企将發揮國有資本的帶動和示範作用,有效解決養老服務體系有效供給不足、配置效率不足、養老服務品質不高及可持續發展等問題。當然,這個行業還不具備一級央企成立的條件,多為二級央企。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計民生、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性的行業領域集中,意味着在這個領域将有新的央企要成立。

來源:李錦解讀國資新聞

編輯丨葉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