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孫雲曉:尊重孩子的九個法則

作者:孫雲曉
孫雲曉:尊重孩子的九個法則

對于當下的父母來說,要學會尊重孩子,其實并不難。關鍵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相信孩子是獨一無二的

相信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也許他不能成為音樂家,但他可能成為音樂教師;也許他不能成為科學家,但他可能成為設計師....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我們不能規定所有的孩子做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成功的道路千萬條,但對于每個人僅有一條或幾條比較适合。

對于一個肯奮鬥的人來說,成功在于選擇。所謂“天才”就是選擇了适合自己的路的人,所謂“蠢材”則是選擇了不适合自己的路的人。

第二,尊重孩子的想法與意願

父母在決定某件事情的時候,應該問問孩子:“我這樣做你願意接受嗎?”“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有的孩子由于性格内向或者不願意表達自己的真實意願,往往會在情緒中表現出不滿。這時候父母應該多加注意,發現後,要耐心和孩子溝通,不要忽略自己無意中的言行對孩子造成的傷害。

但要注意,在和孩子溝通時不應該逼迫他們交代思想。當孩子煩躁不安或悶悶不樂時,請告訴他:“如果你願意,我希望傾聽你的心裡話;但如果你不願意,我也不勉強。”

第三,不要對孩子管得過嚴過細

給孩子無私地愛,并不意味着要包辦代替孩子的一切,對孩子過度保護。

但現實中,有的父母總是覺得與孩子有關的一切都是自己的責任,是以,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怕孩子受别人欺負;不允許孩子有零花錢,怕孩子上當受騙;不允許孩子使用火柴和剪刀,怕孩子傷了手指....這些愛都是不理智的。

如果你非要孩子一切按你的規定辦的話,這樣的生活對于孩子而言幾乎如坐牢一般。是以,尊重孩子就要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多一些自己的選擇和安排。

第四,尊重和引導孩子走向成熟

如果孩子摔了跤,當你父母的需要做的,不是禁止他繼續往前走,也不是抱着他走,而是鼓勵他站起來,繼續向前走,讓他學會自立,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因為孩子由“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過程,就是一個逐漸走向獨立的過程,剝奪這個過程的後果是災難性的。

第五,支援孩子的正當愛好

某國文教科書中有一篇日本作家寫的文章,說有一個孩子非常喜歡葫蘆,但是他的爸爸和老師對他的愛好很厭惡,最終将孩子收集的葫蘆一個個毀掉,扼殺了孩子的愛好。這篇文章讓我們重新思考這樣一個教育問題:父母、老師對孩子的愛好、興趣應持什麼态度?我們能不能讓孩子選擇一條更好的路呢?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允許孩子去發展自己的興趣,實作自己的願望,這本來就是他們應有的權利。

衆所周知,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動力。能不能尊重孩子的興趣,實質上取決于父母是真愛孩子還是假愛孩子。我們要特别珍惜孩子的正當愛好,這是他美麗人生的幼芽,這是他燦爛夢想的嘗試,剝奪他的這種權利是很殘忍的,也是很愚蠢的。即使孩子的愛好很可笑,但隻要是健康有益的,父母就應當鼓勵。

第六,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有了秘密是件可怕的事情,殊不知,秘密是孩子成長的營養品,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走向獨立的過程,走向獨立的過程一定會産生大量的秘密。這個時候,他們開始脫離對父母的依賴,不再像過去那樣向父母袒露一切事情,有了自己的小秘密。這樣的秘密是孩子長大伴随物。獨自享有秘密,獨自面對某件事情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責任。

兒童時期,秘密會使孩子的生活變得很神奇。外國專家甚至認為沒有秘密就沒有兒童時代,秘密是兒童成長的催化劑。

第七,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和别人的沖突

與他人友好相處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大人之間每每因為利益糾紛、得失相争還會經常鬧沖突呢,何況自制力較差的孩子。孩子之間因為性格、愛好的差異難免會産生摩擦,鬧沖突,這都是正常現象,關鍵是要正确對待這些沖突。不能因為孩子之間發生一兩次沖突就不讓他們繼續交往了。孩子身上最可貴的就是不世故,吵完了接着玩,打過了轉眼忘,甚至不打不成交,解決沖突的過程正是彼此深入了解的過程。是以,父母應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沖突,勇于承認錯誤,善于寬容别人,使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長大、成熟。

第八,幫助孩子逐漸建立合理的規則

就看電視和吃飯相沖突的例子來說,做父母的要思考,孩子是偶爾這樣,還是經常這樣。如果孩子做事總是沒有規律,當然要管,要引導。但有的時候,情況是這樣的:孩子突然發現了一個很不容易看到的節目,特别想看,而且這個節目這次如果不看,下次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看到。那麼,父母在這個時候,對孩子暫時不想先吃飯的行為就應該表示了解,不要刻闆。隻要孩子做的事情有價值,他就有權利和理由做完它。其實,成年人不也是這樣嗎?當我們沉浸在某件事情裡的時候,一定也是不希望被别人打擾的。

第九,和孩子一起制訂行為原則

父母可以把孩子的朋友請到家裡來,讓他們在父母的指導下做遊戲,也可以讓孩子們開展其他感興趣的活動。這樣,父母不但可以了解孩子的朋友,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指導他們的行為。孩子們判斷是非的能力畢竟有限,而父母又不可能一直跟着孩子,是以,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訂一些行為準則:告訴他們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什麼事情不能做,什麼事情可以做,進而確定孩子交友的安全。

孫雲曉:尊重孩子的九個法則

本文摘自孫雲曉著作《親子關系·12招讓你成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