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作者:孫雲曉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社交自由,但不是說對孩子的人際交往就不管不顧,相反,優秀的父母早早就會給孩子上社交課。那麼父母如何指導孩子的人際交往呢,首先得明确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引導孩子善于和不同的人相處。

父母可以設想一下,當孩子進入學校以後,他處在一個什麼環境中呢?

毫無疑問,他會與各種各樣的人生活在一起。有的來自普通工薪家庭,有的來自商人家庭,有的來自農民工家庭。學校就是一個小社會,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有不同的特點,班級自然就成了多元文化的組合。

孩子身在其中,隻要能學會和不同的人和諧相處,那麼,當他走向社會的時候,就會比較适應。相反,如果孩子拒絕跟不熟悉或不相同的人在一起,他就可能逐漸走向孤獨封閉,這不利于培養孩子健全的性格和社會活動能力。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顯示,有45.3%的父母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要求孩子減少和朋友的交往。父母的擔心是可以了解的,因為交往有可能會使孩子興奮得忘乎是以,有可能過多投入時間和精力,而把學習丢在腦後。是以,父母适度的提醒、節制是必要的。

但是,父母和孩子的成長環境相差甚遠,孩子尤其是獨生子女内心的孤獨感是父母難以了解的。必須看到朋友對孩子的發展不可或缺,限制過多會得不償失。建議父母在多跟孩子交流的同時,應該鼓勵孩子和同齡的朋友主動交往,特别要引1導孩子為彌補個人缺陷而交往,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挑戰,會給孩子帶來突破性和均衡的發展。而且孩子交往的人多了,自然就明白什麼人是真正可交的。

同時,不要不加分析地認為孩子煲電話粥、發短信、玩微信是十惡不赦的壞事,要看到這可能與孩子對于同伴友誼的渴望有關,應給予了解和引導。

第二,引導孩子善于發現别人的優點。

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是與人友善相處的三個關鍵點。有的孩子在家裡比較受寵,會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不太容易發現别人的優點。我觀察過一個現象,讓一群國小生說某個同學的優缺點。講缺點的時候,這不好、那不好,大家的話都很多;當要講别人優點的時候,大家一下子就沉默了,什麼也說不出來。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其實,孩子的感覺很敏銳,但是需要父母、老師的及時引導,讓孩子學會發現别人的優點。隻有善于發現别人的優點,才會有與人交往的動力,也才容易被人接納。

與他人友好相處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大人之間還每每因為利益糾紛、得失相争鬧沖突,何況自制力較差的孩子呢?孩子之間因為性格、愛好的差異難免會産生摩擦,這都是正常現象,關鍵是要正确對待。不能因為孩子之間發生過一兩次沖突就不讓他們繼續交往了。孩子身上最可貴的就是不世故,吵完了接着玩,打過了轉眼忘,甚至不打不成交,沖突的解決正是彼此深入了解的機會。是以,父母應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沖突,勇于承認錯誤,善于寬容别人,使孩子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逐漸長大、成熟。

第三,引導孩子善于獨立思考。

随着年齡的增長,孩子越來越多地受到同伴的影響。當他們看到同學們花錢大手大腳、追求名牌時,往往不自覺地就會攀比,加入到過度消費的群體中。當同學們中間流行追星的時候,很多孩子都會被裹挾其中,甚至越來越瘋狂。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孩子們有個共同點就是模仿,這個特點帶來的好處是互相學習,壞處是盲從。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我的建議是,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孩子明白和大家友好相處、尊重别人、善解人意非常重要,但同時自己也是個有獨立思想的人,不能人家說什麼我也說什麼,要動腦思考問題,既要對别人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要保持自己的優勢,堅持正确的見解。

本文摘自孫雲曉著作《學習力·12招巧妙喚醒孩子的潛能》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孫雲曉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

教育部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

生活の感悟

父母指導孩子人際交往的三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