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接受審判
▌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惡
阿倫特發覺,被關在玻璃籠子裡的兇殘戰犯,怎麼看都是一個普通人。
她記錄之下的艾希曼,就是為納粹制度效力的一顆齒輪:官僚心态,盲目服從,麻木執行。
漢娜.阿倫特(1906-1975)德國政治理論家
正是這一點,令阿倫特意識到,惡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惡魔,在極權主義統治下,如果缺乏思考力和判斷力,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成為惡的代言人。
“平庸的惡”這一高度原創性的觀點,由此在阿倫特有關艾希曼的審判報道中被首次提出。
漢娜·阿倫特
“如此的遠離現實、停止思考,對一個人造成的災難可能要比這個人自身具有的所有罪惡動機加在一起還要嚴重。實際上這是人們在耶路撒冷學的一課。”
不思考,注定了艾希曼成為那個時代最大惡極的罪犯。
是以,阿倫特認為,唯有始終應該堅持辨識善惡的能力,堅持傾聽内心的道德律令,個體才有可能在極權主義統治下抵禦“平庸的惡”。
(轉發自網易長河飲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