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作者:天津百靈通

說起咱天津的早點

煎餅果子與鍋巴菜的地位

那是不相上下的

在天津沒有嘛玩兒是一碗

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的話,那就兩碗咯~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就像老婆餅裡沒有老婆一樣

鍋巴菜裡也沒有鍋巴隻有點香菜

此鍋巴非彼鍋巴

其實這裡像煎餅切條一樣的條子

就是天津人口中的鍋巴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像面一樣的寬扁的鍋巴條

是用綠豆面和小米漿做的

回鍋加特色鹵汁讓鹵裹滿鍋巴條

再和着鹵汁湯撈出

點上濃香芝麻醬、腐乳

綴上香菜,喜歡吃辣的加兩勺辣子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鍋巴菜”的起源

鍋巴菜起源于山東煎餅

早年間,山東流行把煎餅泡着吃,後來,一些山東人來到天津謀生,便用綠豆小米等物磨成漿液,在爐铛上攤成薄餅,切成柳條狀,做些鹵子,一頭挑着煎餅條,一頭挑着鹵子,沿街兜售。

上世紀三十年代,這種販賣形式,遍布整個天津衛,一副挑子,也挑遍了整座城市的犄角旮旯。

這種遊走于街頭巷尾的小吃,注定無法居廟堂之高,是以它便帶着濃厚的市井氣,恰是這種市井氣,讓這道特色小吃有了極強的滲透力。

“鍋巴菜”的制作方法

原料:

大米500g、綠豆500g、蔥花、蒜末、香菜段、花生油、芝麻油、大料粉、面醬、醬油、五香粉、堿面、濕澱粉、香幹片、芝麻醬、腐乳汁、辣椒油等。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佐料

制作過程:

1、綠豆、大米洗淨,用水浸泡至回軟,以2:1比例磨磨成糊狀用鐵鏊攤成極薄的煎餅,切成柳條形狀。

2、鍋内加花生油燒熱,加入蔥花、姜末、香菜段爆香,上大料粉、面醬炒熟,倒入醬油燒開,再加鹽水、五香粉、堿面煮開,用濕澱粉勾成鹵汁

3、将香幹片成小菱形,放入熱油中炸至外皮發脆,再放入醬油水中煮開略煨。

4、食用時,将嘎巴投入盛有鹵子的容器内,适當攪拌,盛入碗内,并根據個人口味,加入腐乳汁、辣椒胡、香幹片、芝麻醬和香菜末。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制作要領:

1、煎餅必須用大米和綠豆制作,否則加鹵汁一炮就散軟無勁:

2、鹵汁應稀稠适當,清淡不粘糊:

3、随吃随澆鹵汁,不宜放置太久。

美食特色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該品憑嚴格的純天然選料,精湛的十四道生産工序,特别是“大小鹵”工藝等三項絕活,使其風味别具特色,遠近聞名,深受消費者喜愛。天津的鍋巴菜既是食、又是湯、還是菜,是天津獨有的特色佳肴。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成品五彩缤紛,多味混合,素香撲鼻,鍋巴香嫩有咬勁,鹵子透亮,營養豐富,素淡爽口。加上綠豆性甘涼,能清熱,解暑,利水、解毒,是以,每逢夏季,備受歡迎。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從蒲松齡《煎餅賦》中,就可知早在康熙年間山東人吃煎餅,“時霜寒而冰凍,佐小啜于淩朝,額涔涔而欲汁,勝金帳之羊羔。”于是流落津門的山東人也将煎餅帶到了天津,幾經演變,形成了鍋巴菜和煎餅果子兩種煎餅食法,成為完全不同于山東煎餅卷大蔥,沏煎餅湯的獨特津門風味小吃。

千百年來,食物就這樣随着人們的腳步,不停遷徙,不斷流變。

好店推薦

因為鍋巴菜就是人家首創的!創始人張蘭夫婦據稱還是梁山好漢菜園子張青的後代。大福來在乾隆年間就已存在,至今将近三百年。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如今的大福來早已發展成集多種小吃于一體的,大型連鎖餐飲企業。在秉承了傳統基礎上,仍然走的是親民的路線。味道正宗,物美價廉,深受廣大學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的喜愛!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這是大福來旗艦店的大堂,非常整潔現代,非一般小鋪可比。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大福來鍋巴菜裡的鍋巴,也是小米綠豆攤制,切成柳葉狀,澆上鹵子。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她家的嘎巴菜調料除了芝麻醬,醬豆腐和香菜以外,還有一個獨門搭配,就是炸的焦香的香幹碎。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嘎巴菜是綿軟的,香幹碎脆香有嚼勁,綿軟與焦脆的結合大大豐富了嘎巴菜的口感,這是大福來家的特色!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琥鉑色的鹵子,棕色的麻醬,粉紅的腐乳,翠綠的香菜,淺黃色的嘎巴,真是五彩缤紛,頗是誘人。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嘎巴豆香濃郁,軟糯而不失嚼勁,鹵子久拌不洩,素菜肉香,這是天津嘎巴菜的精髓!再配一個芝麻燒餅,完美!

在天津,沒有什麼是一碗鍋巴菜解決不了的

從小到大

鍋巴菜對于天津孩子來說

意義早已不單單是早點這麼簡單

吃的是咱大天津早點的傳承

吃的是回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