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連嶽,知名作家。

他做過很多事,寫過很多文章。但未來他能讓人記住的,很可能不是他的作品,而是他最近幾年戲劇化的價值觀轉變。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連嶽曾出版過多本情感問答合集,2009年的一篇專訪稱,「哪怕隻有10%的中國男人能達到連嶽的水準,中國女人的幸福程度就可以往前邁出一大步。」

圖檔來源:網易

2021年9月23日,連嶽釋出了一篇公号文章,他對「生孩子」一事的态度引發了熱議。這主要是因為他如今的态度和過去截然相反,讓人詫異乃至震驚。

在公号中,連嶽貼出了和一個網友的郵件來往。網友問他,作為「普通人家」要不要生三胎。

連嶽回答:

「越是像你一樣,自我評價為普通人家的,越要堅定地生三胎。」

之後,他從熱力學第二定律一直講到「三生萬物」,還舉出了四點理由,看起來相當雄辯。

結果,有心的網友找到了他2013年時對生孩子的态度,那時他寫道:

「我一直是個丁克主義者,很簡單,我想不出什麼理由要生孩子。如果你認同孩子是一個自由人,他擁有他的人生,那麼,幾乎所有生孩子的理由都可以否決掉。」

他還寫道:

「孩子不是用來填補你人生遺憾的。」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丁克為「Double/Dual Income, No Kids」的縮寫,指父母雙方都有收入但選擇不生育的家庭。圖為2011年電影《丁克》(D.I.N.K.s)海報,講述了一個自由作家成為地區丁克運動領袖的故事。

圖檔來源:IMDB

短短幾年,連嶽老師在生孩子一事上的态度,發生了180度的大轉變,這實在有點讓人摸不到頭腦。

很難想象一個人能前腳認為「任何生孩子的理由都可以否決」,後腳又舉出一大堆理由建議别人生孩子。

一個人倒是可以自己成為「丁克主義者」,同時卻要求别人「堅定地生三胎」,從邏輯上講沒什麼問題,就是有點缺德了。

當然,人的觀點可能會随着經曆、時間、環境等因素而轉變。隻是,此次連嶽老師講的道理,邏輯不通的地方太多,與自己過去的想法之間也缺乏邏輯轉折。

換句話說,實在是有些侮辱讀者的智商。

連嶽支援生三胎,給出了一個大前提:引用了熱力學第二定律作為大支柱,來支撐他的觀點。

對于一般讀者而言,這個前提相當唬人,容易讓人一下子被突如其來的高大上概念打倒。可實際上,恐怕連嶽老師自己也不太明白,這個定律到底是什麼意思。

熱力學第二定律,簡稱熵增定律。

熵是什麼?

這個概念最初來自19世紀實體學家玻爾茲曼(Ludwig Boltzmann),用來描述可用能量的消耗過程。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路德維希·玻爾茲曼(1844-1906),奧地利實體學家,熱力學創始者,發展了統計力學,并用統計概念解釋了熵增定律。圖為玻爾茲曼之墓,刻有熵公式。

圖檔來源:Wikipedia

如果有兩個物體,一個溫度高,一個溫度低,熱量就會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最終被消耗掉。

熵描述的就是這樣一個過程。

熵增加,意味着渙散、無序、無用、沉寂的狀态,反之則是熵減少。

而這一過程在後世,并非僅僅局限于實體世界,還常常超出熱力學的範圍,用來描述人類社會。

比如,有人在沙灘上堆了一個城堡,它當然不可能永遠在那,而是會随着時間推進逐漸瓦解。因為大自然中,無序的狀态和可能性遠遠大于有序。

從這個前提來衍生的話,宇宙終将歸于沉寂,不管人類多麼希望有序,都不可能扭轉這個結局。

連嶽老師有一點說的在理,就是「人類的進步是一個熵減過程」。

然而,他搞錯了另一件事情,人類的确偏愛秩序,偏愛對抗熵的增加,但這本身并不會扭轉總體的熵增。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實體學家們提出過很多反對熵增定律的理論,包括著名的「麥克斯韋妖」(Maxwell’s demon),它與芝諾的烏龜、拉普拉斯獸和薛定谔的貓并稱「實體學四大神獸」。

為了生育孩子,人需要吃一些東西、用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被吃掉、用掉以後,變成了垃圾,歸于無序。這實際上是熵增的過程。

是以,一個孩子從降生到成長期間,的确時時刻刻在追尋秩序,努力減少熵,但實際上,總體的熵依然是在增長的。

對父母來說,生孩子,人類早晚會滅亡,宇宙會沉寂;不生孩子,人類早晚也會滅亡,宇宙也會沉寂。

是以,從這一角度,生不生孩子,本質上還是個人的選擇,沒有什麼「熵減大業」。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連嶽在公号上提出的「熵減大業」。

圖檔來源:微信公衆号「連嶽」

退一步說,就算人類真有一個「熵減大業」,也不代表每個人就必須為這個大業做貢獻。這前後并不存在必然的邏輯聯系與義務。

再退一步說,就算真有一個「熵減大業」,每個人也必須做出貢獻,生孩子也并非是唯一選項。

若是退到盡頭,真的有「熵減大業」,每個人也必須做貢獻,生孩子又是唯一出路,那麼,作為丁克主義者的連嶽老師自己,該如何自處,怎麼解釋自己的丁克思想呢?過去的一胎化政策又怎麼解釋呢?

連嶽文章的這個前提,可謂是邏輯漏洞百出,更像是挂了一個羊頭,準備在羊頭下賣狗肉。

果然,在那一通熵增熵減的玄乎理論下,連嶽之後給出的四條理由更是亂七八糟。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連嶽給出的四條理由。

第一條,連嶽說,現在政策和生物本能一緻了,是以生孩子自己和國家都受益、都開心。

這裡的邏輯問題是,讓自己受益的事并不等同于必須幹的事,而生物本能也并不等同于開心。

更諷刺的是,這句話不得不讓人思考,為何過去的政策和生物本能不一緻?

第二條,連嶽說,政府政策會逐漸利于多生育情況,為其創造更好的環境。

這同樣無法從邏輯上推導出人們就應該多生孩子。

第三條,連嶽說,醫學進步使得生孩子的風險變小。

這也和上條同理,不能導出要多生孩子。而且,如果按這個邏輯,那麼醫療進步還能使人類壽命變長,進而支援少生孩子。

第四點就更荒謬了,連嶽說,多生孩子會出現更多傑出人物。

他或許沒注意到,多生孩子也可能多生出更多平庸的人,或者增加更多的騙子、歹徒、殺人犯……

連嶽提出的建議如此漏洞百出,不僅侮辱了讀者的智商,還狠狠地打了過去的自己一記響亮的巴掌。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可他為什麼還要這麼做呢?

作為知名作家,連嶽顯然給自己創造了一個「智商悖論」:以他的智商,肯定不會相信自己寫的這些東西,以他的智商,也不應該寫出這些東西。

但他偏偏寫了,還硬生生地展現出自己深信不疑的模樣。

那麼,事實很可能是,他自己并不真的相信自己給出的支援生育三胎的理由,而他也沒打算讓讀者相信。如果真有讀者信以為真,那算是意外收獲。

他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他想讓誰相信,他自己真的相信這套說法?

這恐怕就隻有連嶽自己知道了。

知名作家連嶽:自己丁克,卻鼓勵網友生三胎?

2020年上映的電影《信條》中,未來的人類通過熵減「黑科技」實作了時空逆轉。圖為其中的「翻車」現場。

圖檔來源:avpasion.com

其實,回過頭一瞧,比起他現在的文字,連嶽過去對生育的看法更有邏輯,也更有教育意義,他曾說過:

「生不生,生多生少都是個人選擇,都應該尊重,對他人的生殖私事,不要問不要勸不要自以為比别人正确。」

「不要問不要勸不要自以為比别人正确」,這種話擲地有聲。

現在的連嶽或許該向過去的自己,好好學習一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