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大是誰:聞名京城的琴師,高适口中的天下知落魄的前半生知己難逢 高适成名 别離

作者:南閣水哥

文丨南閣水哥

天寶六載,一個落魄的老書生,在睢陽遇到了另外一個更加落魄的老音樂家。兩人一見如故,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夜晚,卻有了神奇的際遇。兩首《别董大》終于讓這兩位名垂千古。一個叫高适,邊塞詩的第一牛人。董大,天下最聞名的琴師。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董大的本名呢?

<h1 class="pgc-h-center-line">落魄的前半生</h1>

董大是誰:聞名京城的琴師,高适口中的天下知落魄的前半生知己難逢 高适成名 别離

<h1 class="pgc-h-center-line">

</h1>

董大其實是有全名的,叫做董庭蘭。他的前半生過的很窩囊,從來不讀書,從來不好好幹活,就是在流浪和乞讨要飯中度過。這也是很神奇的一點。他的琴到底是怎麼學會的?

他當過兵。這個很正常,在唐代可是實行府兵制,也是就說所有的男丁都有當兵的義務。在當兵的過程中居然就學會了彈琴。當時參軍陳懷古也是一個琴師,于是就跟着學了當時流行的“沈家聲、祝家聲”。很快的,因為天賦的關系,董大在琴藝上竟然超越了前輩們,一舉成了天下聞名的琴師。

可是董大依舊不讀書,也許一把琴就足夠他生活下去了。

很顯然,董大并沒有一帆風順的日子。琴師并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職業,在門閥等級依舊嚴明的唐朝,似乎隻是達官顯貴家裡養的一個會彈琴的工具而已。很無奈,但也是沒有辦法,這就是命運。

董大是誰:聞名京城的琴師,高适口中的天下知落魄的前半生知己難逢 高适成名 别離

要想改變命運,也許隻有靠讀書了。雖然不能考取功名,但讀書總是有益身心總不會錯。于是他開始了不一樣的下半生。

<h1 class="pgc-h-center-line">知己難逢</h1>

董大很長時間裡都是寄居在山林之中,過着清貧的日子。有些人藏的越深,外面的人越想認識。這種饑餓營銷的手段,終于把董大捧成了一個流量明星。隻要他的曲子一定是當時最風行的。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一直是琴界的一部神作,很少有人能表演好,更不用說是超越。

而董大就做到了。

李颀在他的《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中這麼描寫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竊聽來妖精。

言遲更速皆應手,将往複旋如有情。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裡浮雲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

如此高的評價,一方面是吹捧,另外一個方面也是說明董大的水準真的好。

董大是誰:聞名京城的琴師,高适口中的天下知落魄的前半生知己難逢 高适成名 别離

而詩中“房給事”就是後來的宰相房琯。而董大在很長一段時間也是靠着他生活的。

但是董大不快樂。他寫的曲子,聽得懂的人真的少。他知道人們隻是看在房琯的面子上而已。

知己會在哪裡呢?

遠方,一個落魄的書生正在向他的生命中靠近。

<h1 class="pgc-h-center-line"> 高适成名</h1>

高适,也是一個落魄之人。開元二十三年,高适聯考落榜。那一年的狀元叫蕭穎士,時人論其“殷、顔、柳、陸,李、蕭、邵、趙,以能全其交也”。工古文辭,語言樸實;詩多清凄之言。和這樣的人競争,輸了也是無可奈何。

不過他是不會認輸的。繼續努力,總會有出人頭地的一天。這一天要在12年之後才到。

在此期間,他卻遇到了讓他名垂千古的人物。

那就是董大,董庭蘭。

其實董大也很意外,為何會和這麼一個毫無名氣的人成了好朋友。更好玩的是兩個在一起的時候甚至連買酒的錢都沒有。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有的時候,貧賤的朋友們才是真的友誼。

董大是誰:聞名京城的琴師,高适口中的天下知落魄的前半生知己難逢 高适成名 别離

睢陽的日子很短,但卻很快樂。董大在這個時期,确實有不少的成就。比如最有名的《大胡笳》、《小胡笳》就在這個時期整理創作的。以至于百年之後的元稹對此的評價是“哀笳慢指董家本”。董大算是出名了。

<h1 class="pgc-h-center-line"> 别離</h1>

終于兩個人還是要分别。睢陽不會是董大最後的歸宿。他依舊清貧,他還是想回到自己的山裡去,過着“人不知”的生活。

董大是誰:聞名京城的琴師,高适口中的天下知落魄的前半生知己難逢 高适成名 别離

高适卻不這麼想,他想成名。三年後,他終于中舉。開始走向了人生的巅峰。而《别董大》中的那句“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到底說的會是誰呢?

衆說紛纭,但我看,高适在說自己。

繼續閱讀